标题 | 遗梦江南 |
正文 | 喜欢上江南,是缘于那句“小桥流水人家”,一幅清雅疏淡却不失温馨的画面。而在这个清明时节,闲坐湖心一亭,望着绵绵长长的春雨,我的心又迷失在了江南的雨雾中,不知返回。 江南,她一直滋养在我的幻想中,温婉淡雅。梦中的她像一幅水墨画,带点淡淡的丹青。几株翠竹依石而眠,伴水而醉,不慕红尘蝶蜂迷,遗世独立于泉水边。小溪叮咚作响,一路欢歌从山涧流出,清澈灵动,把沉于水底的鹅卵石洗的晶莹剔透。而江南,也因这水沾染了诗意,水影横斜,河埠如琴,烟波渺渺,翠柳依依,竹语萧萧,草长莺飞,微风和煦。此时,我坐在乌篷船上,任清凉的河水顺指尖流过,凭一叶扁舟随波而荡,闲看斜阳杏花飞,卧听黄鹂百转啼,如此人生,也不枉来一遭了。 “绿浪东西南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水做的江南,自然少不了桥来做点缀,小巧典雅,如天上彩虹的石拱桥;古朴秀美,淡雅清丽的青石板桥;历史悠久,见证了白娘子和许仙缠绵爱情的断桥;仰或是随意搭建,横于溪间的竹木桥,不管是什么样的桥,都给江南的水增添了无限的韵味。 烟雨里雾失楼台,清风处淡月生姿,自古多情江南雨。在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日子里,我撑一支长蒿,驾一叶扁舟,游荡于江南的水乡里。或许,我会看到溪边浣纱的西子,杏眼柳眉,丹唇微启,柔顺的青丝随意绾着,不施粉黛,却倾国倾城;也应该会拾到随水流诗的“薛涛笺”,在那粉红的笺上应该有“双栖绿池上,朝暮共飞还。更忙将趋日,同心莲叶间。”这样美丽的诗句。潺潺的流水勾勒出石头城中金陵十二钗的红巾绿袖,这水里,也应该融入了黛玉一生的泪水,一世的痴怨。 船从如镜的水面划过,划出一道清波,清波在逶迤的灯光下闪烁着片片磷光。舟也飘飘,人也渺渺,人舟共进,我来到了秦淮河畔,这个历经千秋岁月,看惯了风花雪月、刀光剑影,听惯了商女们歌舞升平、爱恨情愁的古河,应该是淡妆素颜,静谧的立在那里等我。雾霭如烟,淡月蒙蒙,酒肆飞歌,人家热闹。软软的吴歌从临水而建的楼阁中飘出,舞女的长袖卷过荧荧烛火,华丽的轻纱摇曳生姿,船上的才子翘首而望,吟出流传千古的佳词丽句。河畔的酒家清香四溢,河里的船家载舟载月,在这样一个风月烟花地,应该有一处静谧地,留给那位苦苦等待归郎的痴情女子。临河的阁楼上有一扇镂花木窗,窗户是半开着的,窗台上吊一盏小灯笼,供着一盆菊花或兰花,女子双目含愁,幽幽的望着河面,“过尽千帆皆不是”,一次次的希望,却又一回回的失望,莲花般的容颜在无尽的等待中凋落,惹人怜惜。 停船靠岸,我只想撑着一把古韵秀美的油纸伞,走在那悠长寂寥的青石板小巷里,去寻访梦里的纳兰容若。绵绵的细雨轻抚在巷边的青苔上,奏出一支柔和的曲调,悠长,悠长,承载着思念飘向远方,我只是远远望着雨雾中的他。他,或怅然望向远方,或独身立于亭边,或依竹沉思,从那单薄的背影里,我总是能读到彻骨的落寞、孤独与惆怅。他如一株开在污浊泥塘里的芙蓉,柔弱的枝干孤零零地举着一朵纤尘不染、清香四溢的花朵,却还是要依靠那污浊的泥土来生存,因为他的根在那里,是无法也无力与人言说的,只能让人感怀良久。在这个江南雨夜,我渴望遇到这个才华横溢又温柔多情的公子,无需相识相知,只远远的看着,就已足够,因为有此景,有此情,有此人,已不需要那些俗套的故事来修饰。 没有去过江南,心却在那里生了根。其实,人一旦太喜欢一个地方,他是不敢去的,留着那一份幻想,留着那一份憧憬,把心中的圣地滋养的更加丰满多情。江南,她有着青石小弄台门深,有着乌瓦粉檐廊棚长,亦有着遍地凡俗市肆闹,如同蜿蜒缠绵于小镇的流水,潺潺流淌却不扰清梦。不管去与不去,她的美已生于心底,于轻浮烦躁时去梦中的江南小憩,才不致蒙了心尘,流于世俗,听不见鸟语,闻不到花香……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