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特使?报童?公仆[散文]
正文

特使?报童?公仆[散文]

文/彬彬右

城是一座山,山是一座城。

山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巴国的首府,隋朝的“渝州”;北宋的“恭州”到南宋的重庆,距今已有三千年。三千年,石烂松枯,斗转星移。多少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惟有您——敬爱的周总理,记忆深深……

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三年间,您曾三次莅临重庆。作为中国共产党赴重庆谈判的“特使”,您既要为毛泽东来渝扫除障碍,又肩负着争取一批有良知的国民党人和爱国志士的使命。

著名的华裔作家韩素音在聆听了您四个小时的连续演讲后坦率地说:“那是一次人们所听到的最简明易懂的,条理最明细的,最朴实无华的,也是经过煞费苦心准备的演说……通过他那真挚的诚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是的,为唤醒人们的良知,争取中间派,您在重庆一方面积极为“重庆谈判”作准备,另一方面又利用各种场合发表演讲。

坐落在重庆市区长江边的曾家岩50号,是您到重庆的下榻处。“在一条鹅卵石铺成的泥泞小巷的尽头,窗户上糊着黄色的纸……这是一个寒酸的地方,下雨时小巷的泥没过脚面,楼房有些地方被日本炸弹炸坏了。”身处如此窘况,您依然矢志不改、孜孜不倦地忙工作,呕心沥血解国难。

这是山城盛夏的一个夜晚,您踱步阳台向远眺望,炯炯有神的目光越过层层房顶直射远方峭壁。在那里,您的思绪汇入了滔滔长江水……

您刚刚获悉:蒋撕毁了统战协议,伏击了奉命北上的新四军,叶挺被囚。此时,正值《新华日报》创办三周年,您心如潮涌,愤然提笔: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当晚,您毅然加入了报童行列,亲自上街卖报。后人有感于此,以一出话剧《报童》,唤醒了千万个热血男儿。

舆论是打击敌人的重要武器。在重庆期间,您对在渝的《新华日报》给予了多方关心和支持,由您亲手书写的《新华日报》报馆,今天仍然屹立重庆闹市区的临江门,成为了各界人士怀念您的永恒纪念。英国作家迪克?威尔逊曾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周创立了一个后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以及一九四九年以后作为北京传播工具的编辑机构的核心……同许多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员建立了联系,这些人后来都投向了一九四九年成立的人民共和国,填补了共产党在管理界、教育界和商业界的许多空白。”

目标,一个个接近;历史,一页页书写。从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三年的三次重庆之行,您赢得了各界人士的信赖,获得了巨大成功。

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共和国成立之后,您仍不改初衷,把全部热忱和智慧献给了新中国。您日理万机,每天工作近二十个小时。在您的公文包里总有那么一盒清凉油,累了,就往额上擦一点。在工作上,您“开创了一种无人能够匹敌的步调”。

一位地方干部曾寄送故乡的精美土特产,以表达对您的敬意。您将土特产捆好,并直率地附上一份国务院有关禁收各种礼品的通知寄了回去。守住清贫,不贪富贵,这就是您——我们的好总理。

多年前,在重庆聆听过您演讲的华裔作家韩素音再次踏进共和国总理住处时,曾这样描绘道:“在起居室里,有许多书摆在书架上,但却没有古玩,没有珍品,没有昂贵的家具。房子里放着破旧的沙发和藤条椅,地上铺着磨烂的廉价的地毯……”这就是共和国总理简朴生活的真实写照。

美国人麦克唐纳曾感概地说:“在政策决定之前您是顾问,在政策制定之后您是政策的执行者。”这两个角色都起着“公仆”的作用。

是的,从“特使”到“报童”,以至共和国的总理,您给我们的印象是:一个坚定的令人信服的共产党员;一个平易随和,胸怀宽广,令人敬仰的人民“公仆”。正因如此,您在中国,在世界才享有盛誉;也正因如此,在您逝世后的今天,人们依然怀着无尽的思念,追忆着您这位把双脚牢牢扎根在共和国土壤之中的世纪伟人——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7: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