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原创】秋暮情痕 |
正文 | ![]() 时光流逝,而你的身影一直刻印在我的脑海。每当秋风携着清凉的雨丝划过枝头,那种思念你的情感又无端地加重了一重,不由得又念起你的俊美和暖意。 ——引子 浅浅的溪流依偎着村寨转沟外那条笔直的圩堤一直向远方延伸、流淌。远在千里之外的我似乎又听到那潺潺的水流声穿过安静的村子,还有那圩堤两侧入秋后晕染的绚丽色彩也随着这儿的凉意渐浓在我的脑海里越加的清晰可见。 家乡的秋色,自从我十一二岁离家后就再也未曾近距离地走近。最近得知那片储存着我所有 记忆的那片热土掀翻了所有,我才后悔没有在之前多些时间去和往事告别,去靠近那一生无法忘怀的记忆。而年年看着那记忆中的秋色在为生计奔波中慢慢遗忘、漂白,残颜殆尽。但只要秋风在耳际响起,就会拨动那根温存内心深处的思念。真想再撑起那把大大的油布伞淋淋那凉凉的秋雨,再驻足听听那婉转的鸟鸣,再沿着圩堤看看那满河坡秋的色彩,再倚靠那颗怀抱粗的“菩萨树”片刻,再弯腰采摘一束熟悉的野菊花闻闻那怒放的清香。因为,那里,曾经有过我最美的记忆,难忘的童年。 在我的记忆里,那条圩堤延伸而去的路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单单是因为圩堤外侧那潺潺而过的溪水,还有那在我梦中经常出现的“菩萨树”、在梦境中还散发着浓郁的菊香和数不清的婆婆丁那挺直的花茎上一团团白色绒绒的小球。是她们把我的童年记忆涂抹上美丽的色彩,也让我在这一生的回忆里定格出一副不在褪色画卷。 小时候,在父亲的领读下尽管在入学之时我已经熟背了“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来八廿三,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不差一二天。”二十四节气歌,但是我对四季的划分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直到后来我大学毕业后才依照日历的记载把节气和四季联系起来,但我还是更愿意看见圩堤两侧的“菩萨树”在一场凉凉的雨后红遍整个枝头,听那在微风穿过火红的叶片间发出的哗哗声响,因为这才是我记忆中秋的来临。 得知你们失去生命永别了那块坚守的热土时,我潸然泪下,模糊了那条伸向远方的路。今秋,我只好梦回故乡,让我再次寻找童年里的菩萨树、婆婆丁、野菊花…… 注: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宋代林和清诗:"巾子峰头乌桕树,微霜未落已先红。"乌桕树作为木材,其材质在我的家乡却不为看好,尽管它的材质细腻,柔韧性也好,可是它不耐潮湿,一旦被积水浸渍,就很容易因水而腐朽,并且腐烂后成为泥土样。但是,它很适宜用来雕菩萨,供奉在每家的神龛上,因为那儿没有湿气。所以我们家乡大都将其称为“菩萨树”。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