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灯节谈古
正文

中国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古称上元节,又因这一天有赏灯观焰火的风俗,所以又叫“灯节”。据司马迁《史记》记载,古人在每月的月圆日(古称“望日”)祭祀传说中至尊的“太一神”(主宰宇宙一切之神),由此演化为正月十五的夜游观灯。这一风俗到隋唐时已蔚为壮观。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撰《北史》上说,隋朝时“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阶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带兽面,男为女服,竭资破产,竞此一时。”意思是说当时无论首都还是外埠城市,每到正月十五日,满街人群,锣鼓震天,灯笼火把照亮大地,人们戴着兽形面具,男人换穿女人的衣服,许多人家耗尽资财,为的是竞争一时之冠。唐朝诗人苏味道《望日夜游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妓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这首诗描写了唐朝都城长安元宵之夜的景象。据《大唐新语》和《唐两京新记》记载:每年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前后三天,夜不戒严,观灯者人山人海。诗中写道:满街灯火与披雪挂霜的银白树木交相辉映,星光下的护城河桥也开了铁锁,任人通行。达官贵人的马蹄卷起阵阵尘土,天上明月照耀着人流往来。观灯的歌妓们打扮得艳如桃李,她们边走边唱《梅花落》的曲调。执金吾(古代宫廷卫士官职名)解除了宵禁,计时的钟漏不要催促这美好时光的结束。从中可见中国古人闹元宵的盛况,并且活动规模与形式,竟有与西方狂欢节大致相似之处。

元宵节在中国各地都有吃汤圆(一种用糯米粉包裹糖馅做成圆球状,水煮使用的食品)的习俗,所以汤圆也叫“元宵”。民国初年大总统袁世凯曾因“元宵”二字与“袁消”(袁氏消亡)谐音,认为对自己不利,下令民间只能叫“汤圆”,这是后话。汤圆大约也是起源于唐朝。据《天宝遗事》记载:“都下上元日造面茧(即汤圆),馅中置纸签,或削木书官品,人自探取,以卜异日官品高下。”意思是说京城里在元宵节这天制作汤圆,在汤圆馅里放置纸条或者木片,上面写有官职,吃汤圆的人用这个来占卜自己未来的官品高下。这大约是官迷心窍的封建文人搞的把戏。至于一般老百姓,据宋人杨廷秀说,是在汤圆馅里放进写着吉祥话的纸签,“以占一岁之祸福。”(《渊鉴类函》卷十七·岁时部六)后来,占卜的内容没有了,而汤圆则作为一种精美的节日食品被保存下来。

在存在着阶级剥削与压迫的时代,民间节日的狂欢享乐往往只是权势者的专利,而对于贫贱弱势的劳苦大众,过节即过关,仍不能摆脱统治者的奴役和压榨。据明代陈鸣鹤撰述福建文人行迹的《东越文苑》记载,北宋陈襄任福州太守时,曾下令城中不论贫富,每户要在灯节燃灯七盏。他的朋友、诗人陈烈即做了一盏一丈多长的大灯,悬挂在城中鼓楼上,上面题诗一首云:“富家一碗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碗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虽说当时陈襄接受了陈烈的意见,下令免除贫家挂灯,但这首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元宵灯诗”,却成了辛辣讽刺社会不均的千古名句,甚至被列入今天的中学语文课本。后人认为既然陈烈是为民代言的好诗人,他的朋友陈襄按理不该下此蠢令,于是把下令百姓捐灯的太守改为在北宋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任福州太守的刘瑾,这刘瑾遂背上了“风流太守”的千古骂名。不管刘瑾一生为官如何,起码他在这件事上,是被冤枉了的。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2: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