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我的故乡河-珠拉比拉 |
正文 | 离开家乡已有20多年,流进梦里的仍是故乡那条小河。清澈的河水在我心中流淌,蜿蜒湍流的河水,透着彻骨的寒气,掬一捧河水,甜甜的味道,至今甜余舌尖。在我的记忆里,唯有家乡小河水,味正甘醇,是真正水的味道。 很久以前这里就有人居住,先辈亲昵称呼小河珠拉比拉(蒙语意思美玉般的月亮河)。珠拉比拉河,发源小兴安岭深山腹地的南岔林业局四合营林场,流经公顷面积,全长56公里,有27条支流岔河,最大的支流金沟河也是发源地之一(这里盛产黄金)。两条河流在桦阳的夹信山交汇,河流呈Y形,河水一路奔腾,在我的家乡桦阳注入汤旺河。 山无奇峰,水无险滩,水绕山行,山伴水转,平平淡淡的河水,在我的眼里宛若西施,伴我玩过天真的童年,陪我走过青春的岁月。浩南公路穿村而过的桦阳,就是我的家乡,多少年过去,她依然是那么美。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故乡的小河美如画,两岸树影婆娑,柳树沿河开花,飞絮漫天飘舞,恰似五月梨花。水清澈底,鱼游禽戏,鸟语花香,如诗如歌,故乡小河是我童年的乐园。 在我少年的记忆中,故乡小河曾经带给我,几多欢乐几多愁。“文革”,父亲是单位的会计,自然逃不过命运的安排,“蹲牛棚”后,到远离家乡的“五七”干校,下放劳动。那时我们兄妹4人,我是家中长子,与村里其它小伙伴不一样,人家还在玩耍的时候,我就已开始用幼嫩的肩膀和双手为家里分担部分活儿。除了帮助妈妈看护弟弟妹妹外,还要上山砍烧柴,下地采猪菜,妈妈去干活,我还要做些简单的饭菜,填饱我和弟弟妹妹的肚子。那年我刚刚13岁,就过早地体味到人间的艰辛与生活的不易。也许少年不知愁,贪玩的我有空就往河边跑,脱得一丝不挂,跳进清凉的水中游玩,让清清河水尽情地洗掉我每天的辛劳与疲惫。此时,我真切地感受到故乡的小河,赏赐我的是说不尽的轻松和舒畅。 留在我的记忆里的小河,是我快乐的小河。春折柳枝做哨子(儿时柳枝做的哨子,我们这里称叫叫),夏戏河水捕鱼虾,秋游两岸采野果,冬恋河上抽冰嘎。掏鸟窝、摸河蚌、捉蝈蝈、捞鱲蛄(这里称淡水小龙虾为河鱲蛄)。夜幕降临,河堤两岸蝉咏蛙鸣,奇妙的韵律旋入耳畔,令我痴醉。 故乡的小河是我生命的小河,我和父亲常常在小河里垂钓捕鱼。由于“割资本主义尾巴”,家中的一点点“自留地”收归公有撂荒着,不让耕种。我们家中人口多,生活拮据,没有办法,只好“打鱼摸虾”填补吃喝。在我生病住院的时候,母亲天天端着鱼汤来病房探视,术后我的身体很快复原,躲过病魔缠扰。 而今,故乡的小河。依然日夜欢歌奔流,却浸着哀怨韵律。市场经济砸坏一些人的脑袋,为了掠取小河更多的财富,竟然肆无忌惮地开始电鱼,毒鱼。如今,小河珍贵的淡水龙虾,特有的板呈子鱼,难以寻觅,就是细鳞鱼、哲罗鱼也不多见。我不知道这是故乡小河的悲哀,还是故乡人的悲哀。 但我相信,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故乡小河两岸,一定会恢复从前鸟语花香的美景,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游人,搭伙结伴观光那里的原始生态。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