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乡情不改 思念悠长
正文

白云悠悠,青山碧水,水载云动,山崎树摇。珠拉比拉我的故乡河,拉长了我绵绵无边的思绪。正如一位诗人所说:“如果说,故乡的小河是眼睛,那么岸边的花草就是眼睛上的睫毛。风一吹,睫毛一眨一眨的,像星星闪烁不定的多情的慧目,牵动着我那颗思乡的心。”

乡情不改,思念悠长。珠拉比拉我心中流淌的小河,养育了家乡的人民,书写了家乡的历史,见证了家乡的发展。

上世纪50年代末,开发建设小兴安岭。1958年5月,山东河北,关里关外,人如潮,车如流,聚集珠拉比拉河畔。唤醒了沉睡的青山,揭开了小河的面纱。一夜间,美玉般的月亮河(珠拉,蒙语佛灯,满语美玉,比拉,蒙、满语月亮),出落深山,日夜飞歌,带给人们是淳朴的气息,献给人们的无穷的财富。

无忧无虑的童年,风华正茂的青春,嬉戏春日的碧草花黄间,依偎夏日的岸边堤柳旁。落英缤纷的时节,透过清澈的碧水,天水一色镶嵌着白云、绿柳,花草缓缓流淌。遥望群山,“万木霜天,层林尽染。”村村寨寨丰收景,家家户户采撷忙。穿梭河两岸,行走山林间,录下的是串串质朴爽朗的笑声,拍下的是幅幅美丽动人的镜头。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小兴安岭森林二级经纬普查开始。那一年,我刚刚毕业不久,随森林普查调查设计队,到珠拉比拉河发源地之一的“金沟”验证林班。初春,我们小队一行14人,坐着链轨拖拉机牵引的木制爬犁,到达距家乡40公里以外的地点,搞调查设计。山中无路行,拖拉机碾过就是道;山间无道寻,野兽踩出的印迹就是路。原始茂密的大森林,参天蔽日,藤条灌木横生,苔藓树挂滋长,红松过搂不算粗,脚踢鹿角不稀奇。涧水透寒彻心凉(珠拉比拉河发源地只能称山涧了,水面只有一步之遥),鸟鸣兽窜结帮行。赏不够的山水,听不够的乌啼。帐篷设在小河发源地岸边,上山的时候我们带够的是主食,蔬菜自己解决。为防万一,每个小队配备一只美30步枪,20发子弹。一是人走迷山了在驻地放枪,听声找方向。二是野兽袭击进行自卫。还不错,那里不禁猎,“棒打狍子瓢舀鱼,山珍野味盘中餐,”在珠拉比拉河发源地,工作了三个多月,不但没减肥,体重到增加了许多。下山回来的时候,我们仅带调查资料,徒步返回。待冬季封冻,机械能上山的时候,再将行李运回。“三十二年弹指一挥间”,我还是难忘,流淌在我心中的那条小河。

如今,让我常常回忆起的小河,是那落日余辉。也可能是和我年龄相牵,落日浸染美丽的小河湾,不曾失却信心和勇气,依然给家乡增添活力;潮起潮落碧玉般的小河,依然勾勒落日之情,抹去昨日残破之画。家乡的珠拉比拉河,你是我故乡的情缘。

落日漫撒小河口,随你血液漂流走。遥望夹岸小山村,青砖瓦舍绿荫遮,炊烟幔云飘酒香,三糊一炸家常饭,五星一绝似酒家。时时在我心中回味。夹岸柳绿飞絮飘,落日水鳞映彩霞。在我心里,显得格外美丽。落日是壮阔的奔腾,是勇敢的追求,是进取的情怀,是不息的向前,是拼搏的空间。

珠拉比拉河在奔腾,小兴安岭山在开拓。安然悠闲的家乡河,静静地流淌着,流淌着家乡的心血。近闻家乡又升腾。水泥马路行村间,青砖铁瓦保温墙,塑钢窗棂墙中镶,山乡新村变新颜。我为家乡歌唱,我为家乡祈福。

作者:徐静波(红叶秀枝)2011年9月3日夜,写于晨明。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3 18:5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