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说说喝酒这点事
正文

说说喝酒这点事

这几天,关于酒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以至于让我比前几天醉酒时更加迷糊。因此,很想说说关于喝酒的那点事。

(一)

古往今来,酒似乎有着某种挥之不去的魔力,总是强烈地吸引着人们。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喝酒在我们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婚丧嫁娶,逢年过节,迎来送往,接待应酬,喝酒都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酒,作为一种文化的传承,已经升华为一种精神的补给,缔造了人类的一种文明。“浊酒一杯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多美的一种境界!

其实,我并不怎么喝酒。记得小时在家过年过节时,家里做的水酒是决然不敢喝的,只是偶尔喝点甜甜的香槟酒;后来在吉安师专读书时,有时觉得好玩,就与同室好友用剩余的饭菜票,从小卖部买来一瓶葡萄酒(一般以“雷司令”居多),从食堂打来几个小菜,学着大人们的样子慢慢喝起酒来,可还没喝到几口,就觉面红耳赤、头昏目眩,只好倒在床上昏昏而睡……。及至今日,我的酒量也并无好涨,虽然勉强能喝一至两杯,但从未有过酒瘾。无论酒的优劣,不管是堆花贡酒、堆花八年,还是五粮液酒,对我来说,都是苦涩、辛辣的,那刺鼻的气味儿,实在是难以下咽,再好的酒到了我的嘴里,也只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品不出个一二三来。但是,“人在世上走,哪能不喝酒?”,生活要过下去,酒就得喝下去。自古及今,概莫能外。

(二)

在中国,很多的事情都是在酒桌上搞掂的,很多的友情都是在酒桌上结交的,很多的机会都是在酒桌上出现的,很多的生意是在酒桌上谈妥的。所以,尽管大家知道酒伤身体、祸害无穷,但仍然对喝酒乐此不疲。我想,或许主要是因为喝酒有如下几大好处:

喝酒,能够沟通感情。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而酒是沟通感情的纽带,喝酒最基本的益处就是能够在推杯换盏中沟通感情。因为吃饭喝酒是比较随意的、没有约束的环境场合,最能拉近人与人的感情。尤其对身在职场的人来说,不抽烟还能对付,不喝酒可能真的就是你的一块短板了。常言道,“会喝酒、好办事”。与人谈判也好、求人办事也好、招商引资也好、争资争项也好,要想达到你的目的,最好必须先邀请人家喝喝酒、叙叙情。俗话说“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如果人家答应来吃你的饭、喝你的酒了,大凡你的事情就成功一半了——“酒杯一端、政策放宽,哧溜一响、好讲好讲,筷子一提,可以可以”。我想,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现在“吃请”和“请吃”如此繁多的缘由了。

喝酒,能够交朋结友。酒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男人不喝酒,交不到好朋友”。甚至有人说,“如果你没有饭局,就将面临淘汰出局”。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要想不断扩延自己的社交圈层,酒桌就是一个最好的平台,喝酒就是一个最好的手段。要巩固老朋友,就需要时常小聚,高调喝酒,低声叙情;要结交新朋友,就需要常现饭局,收集名片,获得朋友。现实生活中,我们有很多新朋友都是在酒桌上认识的,常常两个似曾相识的人见面,首先都会想到的是:“我们好像在哪喝过酒?”——此乃“酒肉穿肠过,朋友心中留”啊!

喝酒,能够忘却烦恼。酒,是情感的催化剂,喝了酒的人大多容易感伤,乐于怀旧,但更多的人还是选择借酒消愁。曹操说过:“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酒可以让人暂时忘掉苦痛,可以让自己脆弱的心灵倍感自信。酒的劲道似乎能够化为勇敢面对或决心放弃的力量,让自己用一种迷茫去驱散另一种迷茫,让人于半梦半醒之间在现实中麻木度过。这时,酒是一种寄托、一种宣泄,人们追求的是那种“人生能有几回醉,现在不醉何时醉”的超然境界。

喝酒,能够激发灵感。喝酒能让人精神亢奋、灵感频现、文思泉涌。李白斗酒诗百篇“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欧阳修的“我欲四时携酒去,莫教一日花不开”;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字里行间无不流淌着浓浓的酒香。酒仿佛成了文学大家们灵感的泉源,他们在酒后半梦半醒之间灵感突闪,于是,一部部巨作、一曲曲绝唱随着酒气喷薄而出。于是,作为政务秘书的我,有时材料在身、不敢多喝时,朋友会煞有介事地劝道:“多喝点酒好啊,才思敏捷”。可孰不知,写自己的东西可以跟着感觉任思绪天南地北地游走,但为领导写稿,可得揣摩领导的心思啊!哪有领导跟着你的感觉而走的呢?——这就是秘书们难言的苦楚啊。

喝酒,能够活跃气氛。现在的诸多酒场,多是海喝胡论。公务也罢,私聚也好,酒过三寻,席间所言全无了正事,除了笑料、荤段子以外,就是变着法子劝酒。有人酒至半斤便再也不能自控,更无法他控。于是,平素木讷寡言者,也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此时,各种精妙绝句脱口而出——女士劝酒:“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我给领导倒杯酒,领导不喝是嫌我丑”;女士和领导碰杯:“领导在上我在下,您说几下就几下”;主人举杯:“女人大点口,男人全进去”……,顿时引来阵阵浪笑,气氛甚是活跃。

喝酒,能够壮大胆量。一般喝酒之后,人的大脑比较兴奋,心跳速度较快,而且各个细胞的活动速度也加快,同时可以激活人的语言中枢,于是胆子也就大了起来,一些以前不敢说的,现在有胆量去说了,可以敞开心扉、忘乎所以了。因此,酒过三巡后,常听有人狮吼:“酒壮英雄胆,不服老婆管”、“东风吹,战鼓擂,今天喝酒谁怕谁?”、“感情铁不铁?铁!那就不怕胃出血!感情深不深?深!那就不怕打吊针!”。甚至有一次,我的一位老同事端着一杯酒,晃荡晃荡地来到一位市领导面前,“我敬领导,领导喝完、我随意。谢谢!”,令全桌愕然……

喝酒,能够催生产业。酒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历史,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经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传统的名酒,比如樟树的四特酒、吉安的堆花酒。或许可能因为酒可以推进文化传播,激荡一种精神,所以在酒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系列附加产业应运而生,像陪酒员,调酒师……,尤其在严禁酒驾的今天,有些大城市的酒店、餐厅为了方便顾客放心大胆喝酒,专门设置了专业的代驾人员,估计这个行业应该是比较有发展潜力的,在当今的职场一族里应该是比较人性化的服务阿!

(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看待任何事物都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喝酒,同样如此。我们要在正确估价喝酒起到的正面作用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喝酒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喝酒过量伤身体。酒似一把“双刃剑”,喝酒过量,有伤身体。从自己的喝酒经历来看,本来就身小力薄、不胜酒力,可每当情到深处,却不得不“舍命陪君子”,无论是喝至几杯、劝到何处,常做出“感情深、一口闷”的壮举,仿佛只有陪醉才算是真情投入。及至散场,只好别人相送。轻时,头晕脑涨,沉沉睡去,朦胧中,不知东方已晓白,大脑如失去记忆一般,一片空白;重时,呕吐三天,还分不清东南西北,身子虚弱得比害了一场重病还难受,十天半月也难以修复。难怪有人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连干三杯酒,你说苦不苦?”

喝酒过量出洋相。酒喝多了往往就会出洋相。多年的喝酒经历表明,我最不服的酒,是乡下村民自己酿制的水酒和高粱酒。记得结婚那年去永新“做新姑爷”那天,按照风俗,岳父家请了几个主要亲戚陪我喝酒,喝得就是家制的水酒,一碗一碗的喝,几个来回,就把不胜酒力的我给喝趴下了,整个晚上都未曾醒了过来,吓得做过护士的妻嫂不停地为我把脉,生怕我出了大事;还有一回,高中的班主任叫了我们几个学生到他一亲戚家做客,喝的是高粱酒,因进口味还好,又经不起热情相劝,我兴致高昂地喝了几大碗,不想立刻就醉了,吐得满身都是,只好赶紧往家里逃,生怕被人看见耻笑了去。不料,第二天邻居碰到我,笑道:“昨天喝高了不成?”想到前一天的狼狈相,真是无地自容啊。最可笑的是,有一次在外面喝高了,晕晕乎乎地骑着摩托车,跟在一辆中巴车的后面往家赶,突然,中巴车戛然而停,我猝不及防,连人带车钻到中巴车的底下去了,爬起来后,我酒壮英雄胆,气急败坏地对司机喊道:“你开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停了下来呢?”司机一脸的无辜:“到公交车停靠站了,我怎么不要停!你醉醺醺的从后面追尾,我还没找你麻烦呢!”我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我紧跟着的是市区9路公交车!晕死!

喝酒过量损形象。就公务人员来说,过量喝酒,将严重损害自身形象。有的人中午喝酒后,面红耳赤地去上班,与前来办事的群众交谈时,语无伦次,酒气熏天,令自己及机关部门的形象大损;还有的人干脆闭门谢客,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或找人玩牌、或呼呼大睡。为此,有人笑道:“革命小酒天天醉,喝红了眼睛喝坏了胃,喝得群众翻白眼,喝得单位没经费,喝得老婆流眼泪,晚上睡觉背靠背,一状告到纪委会,书记听了手一挥——能喝不喝也不对,我们也是天天醉!”

(四)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喝酒有益处,也有害处;是一件痛快的事,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所以,喝酒这件事,确实时常让人两难选择,很是纠结。

首先是,到底要不要去喝酒?喝酒有害身体,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那么,人家请了你,要不要去呢?从酒的害处来说,不能去;从你的身体状况来说,或许也不能去;从你上顿的酒水还在喉咙口的情况来看,那就更不能去了。但是,不去行么?这里有是否重情谊、讲感情的问题,也有是否给人面子的问题。但我在这里想要说的是,除此之外,关键还是你太注重自身面子的问题。一般来讲,当今社会,评判一个人尤其男人的一个重要标准是,你的应酬越多,说明你在这个社会上人缘越广、地位越高、混得越好。记得我在吉州区政府办工作时,一位区领导从日本考察回来后,经常讲到这么一种现象:在日本,如果男人晚上回来得越晚,说明他越有能耐,老婆就越是敬畏;如果下班后直接回家,说明这样的男人是没有出息的。听着这件事,想到身为小秘书的自己,每天都是围绕“单位——家里”两点一线的工作生活模式,真是让我无地自容、很是惭愧啊!这时我才如梦初醒,难怪有的人吃一餐饭连赶几个场子都不觉得累呢;难怪每天早上一上班,总听到有人说昨晚又喝得如何如何呢——看似在诉苦,实责在炫耀,得意之情早已溢于言表。——也许,这就是马斯若所说的“五个需要层次”中尊重的需要吧。

其次是,在桌上要不要喝酒?纠结半天后,到了酒家,上了餐桌,要不要喝酒呢?如果不喝,当然是最好。但在桌上不喝酒是没有话语权的,也是很难通得过的。如果你说,“我感冒了,不能喝酒”,人家会说,感冒更要喝点白酒消消炎;如果你说,“我实在是不会喝酒”,人家会说,那就喝点啤酒吧;如果你说,“我中午(或说昨晚)喝高了”,那更加会引起公愤:“就你有酒喝,我们大家都没酒喝。显摆啥个呢?”因此,事实是,不管你想不想喝,只要坐上了酒桌,就不能考虑胃的感受。大家都举起杯来,你不喝你就是煞风景,不喝就是不给人家面子。你的胃是胃,别人的胃也不是铁做的。何况这时有人正起哄:“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感情厚,喝不够;感情薄,喝不着;感情铁,喝出血”。话说到这份上,哪怕是一杯剧毒的农药,你也得把它吞下去。所以,最后往往是“不去不去又去了,不喝不喝又喝了,不醉不醉又醉了”。

再次是,究竟该选喝哪种酒?去也去了,酒也得喝了,那么该喝哪种酒呢?一般来讲,桌上无非两种选择——要么白酒,要么啤酒。问题是:白酒伤肝,啤酒痛风;白酒易醉,啤酒涨肚。真是两难选择啊!于是,通过多年实践,我原来的科长曾给我们一个秘诀:如果是三五个人小聚,宜选啤酒,一个来回也不到十杯,问题不大;如果是八九十人以上,必选白酒——理由是:人多时,喝白酒可浑水摸鱼、方便作假,喝啤酒一来一往、数量太大、难以应对。多年来的实践证明,这秘诀很是管用,实践中屡试屡灵。

(五)

酒是一种文化,喝酒是一门艺术。喝酒的技巧奥妙无穷,许多玄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喝酒,拼的是一种胆量。从某种意义上说,能不能喝酒并不在于酒量的大小,关键是自己的胆量。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喝酒的场合,靠的是一种胆量、拼的是一种气势。“夫战,勇气也!”我一同事常将这句话用于酒桌上,每每所向披靡、大胜而归。是啊,大不了一醉,第二天难过一点,多大的事呢?实践证明,胆量与酒量是成正比的,往往每醉一次,酒量就前进一步。有人说,酒是粮食精,酒比油要贵,是个好东西。遗憾的是,我喝了几十年的酒,也没有感觉到它好在什么地方。

喝酒,靠的是一门艺术。喝酒有很多技巧,尤其陪领导喝酒,要格外小心,眼头要活,还要有分寸。在酒场上不要多说话,客人筷子一放,你就要敢紧倒酒。酒倒少了,心不诚;倒多了,不体谅客人,很难把握,就靠临场发挥了。有时遇到领导不能喝了,你还要挺身而出,脸打肿充胖子,不能喝酒也得喝,要不然领导让你去陪酒干吗?只有努力陪好酒,才能为美好的前程打下坚实的基础——此所谓:“酒品即人品、酒瓶即水平”,正如坊间流传:“不会喝酒,前途没有;一喝九两,重点培养;只喝饮料,领导不要;一喝就倒,官位难保;一半就跑,升官还早;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喝酒,重的是一种人情。人情世故,处处皆有。我想,喝酒的场合,除了陪领导喝酒,通常还有两种情况:一是别人请你喝酒。说老实话,要么想请你帮什么忙,要么事已办好要答谢你。世上没有无缘无顾的爱,也没有人无缘无顾的酒。人家三番五次请,再不去,就有点拿大了,别人的一番好意,就有可能转为一番怨言。给人以面子,有时比喝酒本身更重要啊。二是你请别人喝酒。有可能别人帮了你什么忙,要还人家的人情。你自然就要尽东家之意,更要比平时多喝酒了,否则人家以为你心不诚、情不热,那还请人家喝酒干什么?此所谓“要让客人喝好,自家先要喝倒”、“客人喝酒就得醉,要不主人多惭愧”。

喝酒,要的是一种境界。喝酒不醉最为高。其实,我感觉喝醉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人活着偶尔还是要醉一醉的。只要身体还允许你喝,能喝就喝一点,没有什么大不了。咱在这个世上,只是个小人物,醉了也不会耽误国家什么大事儿。人活在世上不容易,苦闷的时候喝点酒,解解愁;高兴的时候喝点酒,助助兴;朋友相聚喝点酒,谈谈心;一个人的时候喝点酒,品品味,各取其乐。喝酒嘛,不就这点事!

不说了,喝酒去!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3: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