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又见乌鸦 |
正文 | 又见乌鸦 “我大清早起/站在人家屋角上哑哑的啼/人家讨嫌我,说我不吉利”。一百年前,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写了一首叫“乌鸦”的诗。小时候,乌鸦到处可见,特别是那些古树杈上,满满的是乌鸦的窝,而河道上几只乌鸦在觅食,小伙伴们捡起小石子向乌鸦扔去。“哑”、“哑”,乌鸦惊飞,停在树枝上叫,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乌鸦走了,在寒冷的冬天再也听不到乌鸦的叫声,山也秃了,满山的砂石拥入溪流。 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当乌鸦的叫声成为一种记忆时,不由地怀念起乌鸦来;随着这些年的环境保护,原本光秃秃的山岗变得绿郁葱葱,省鸟灰喜鹊多了起来,家前屋后到处飞;白鹭也来了,成群的白鹭停在树上,点缀着满眼的绿;鸳鸯来了,在清澈的河水中戏耍;炊烟少了,原本炊烟袅袅的乡村被现代化的炊具毁灭了,难得再见的几缕炊烟,变成了一种奢望;杆塔多了,那一根根银线奔向村落,源源不断地输送电能,只是不知何时再见乌鸦。 然而,这莫名的情绪,终在这满山红叶的秋天被打碎,在夕阳西下的那一刻,我终听到那久违的乌鸦声,并看到两只乌黑乌黑的乌鸦停在古树上欢叫。我不知道它们是否三十年前从这里飞走中的两只,也许是的,或许是从别处迁来的,据说来了好多天了, 它们在寻找栖身之地。我不知道别处的环境是否和这里三十年前一样,开始恶化,留不住乌鸦,以至于乌鸦不辞而别,到处流浪。尽管许多人都说环保意识已经加强,空气质量指数在提高,但乌鸦“是不能叫人家系在竹杆上,赚一把黄小米的”,相反它们对生存环境的宽容却让人须颜。好在这些年,在强大的电网支撑下,生态环境得改善,大批鸟类回迁。 如今乌鸦来了,不知喜鹊何时见到,但我想,这个冬天的早晨,乌鸦一定会打破剌骨的寒风唤醒冷漠的人们。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