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300年苇编工艺,新世纪面临失传 |
正文 | 300年苇编工艺,新世纪面临失传 下辽河苇编技艺经过历代的传承至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当时作为下辽河沿岸一带人民生活中的支柱产业的苇编制品曾远销黑龙江、吉林、河北、内蒙古等地,如今,这一民间苇编技艺面临濒危境地,掌握苇编技艺的人,在下辽河一带已是廖廖无几,苇编所用的工具也是“兔死走狗烹,鸟尽良弓藏”。 下辽河苇编技艺面临危机 对于下辽河苇编技艺所处的困境。笔者借着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契机,对苇编技艺通过资料收集、整理、老传承艺人录音,苇编技艺工序、实地录相等等,已深深感觉到了,尽管境内有着丰厚的世界最大的芦苇资源,以及下辽河沿岸一带有着深厚的民间文化底蕴,但在大街小巷,商贸集市已找不到苇编制品的影子。 在下辽河苇编技艺发祥地之一的西安镇,笔者走访了几位80多岁以上高龄的老传承艺人和几位乡村文化人,谈起苇编技艺的萧条,他们说,导致这一民间苇编技艺濒危的原因有许多。首先,市场经济的冲击,加上代替苇编制品的现代化工业制品的大量出现;再次由于苇编制品工序繁多又是纯手工技艺,操作起来特别辛苦,像这样挣钱少,来钱慢的手工行业几乎是无人问津了。 如今的年轻人不愿学习传统的苇编技艺,都到城里打工或从事其它行业,致使下辽河苇编技艺后继乏人,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信息快捷的今天,大多数农民要为生计奔波,对传统笨拙的下辽河苇编技艺不但自己不从事,就连孩子也不让学做了。但在历史上,下辽河苇编技艺却有着另一番景象。 下辽河苇编技艺的今昔 下辽河苇编技艺起源于清顺治拨民年间(1653年)至今下辽河一带还传有“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家家户户编苇席”之说。 据现今健在的老辈人传讲,300多年前,从关内河北霸县有刘姓兄弟二人携带家眷搬迁到今西安镇高坎湾村,他们兄弟二人垦荒占草,占据塘片以渔猎为生,在生产生活用具制品相当溃乏的清初时期,面对春绿秋黄的大片芦苇,刘姓兄弟二人不甘寂寞,开动脑筋,起先用芦苇试着编织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例如:炕席、鸡蛋篓子、酱缸盖等,至此以刘氏为代表的下辽河苇编在当地逐步发展起来,并世代相传,这就是下辽河苇编技艺的前身。 到了清咸丰年间,关内河北省霸县,大城、文安、静海等地的人陆续来下辽河西岸一带定居,人烟开始稠密。 当时的大辽河,水丰流畅,河面开阔,最宽处可达三里之多。北上的商船,由营口起航,首经田庄台“官码头”,必过下口子“官摆渡”(今西安镇小亮沟村村东)经过两道验关才继续溯流而上,直达辽北三江口,再入内蒙腹地。八百里河道,帆樯如林、往来如梭,据光绪年间史料记载,大辽河自开河至封冻期,“有船往来两万艘,这些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船只,上行时装载粤、闽浙、苏、鲁、川等省出产的绸缎、布匹、药材、瓷器、茶叶、糖类、纸张、漆器、竹器等杂货,途径下辽河“官马头”田庄台,“官摆渡”下口子用杂货换上苇编制品,再运往黑龙江、吉林、内蒙等地,返程下行时再把内蒙古及东北平原生产的高梁、大豆、毛皮、木材等运往南方诸地,因此苇编制品也成为了下辽河沿岸一带百姓的支柱产业,由于下辽河一带芦苇资源丰厚,当地的人无师自通,世世代代靠的是家族制传承,凭的是个人悟性,家家户户、男男女女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人都在从事苇编业,下辽河沿岸一带基本上形成了以苇编制品为龙头的产业链。随着下辽河苇编业的悄然兴起,加之当时人民生活的实际需求,人们开始从苇编制品的品种、样式上不断创新,当时苇编种类上可分为“炕席”“茓子”“鸡蛋篓子”“酱缸斗篷”“鱼篓”“锅盖”等,苇编制品苇席的样式上有“提尖”“炕板”“高庄”“黑三纹”“福字”“喜字”等,尺寸上可根据人们的生活实际需要可分为丈席,四、七、八尺等规格,一些小巧玲珑的苇编工艺品也根据市场的需求应运而生。 当时田庄台设有苇编制品的集市,并有义发合、鸿兴泰、永增长、长兴泰等席商,每天早市可以收买苇编制品数以千计,转手销售辽、吉、黑三省。而登市卖苇编制品的有驾掌寺,高坎湾,小亮沟,田家坟,新屯,曹菜,魏家沟,以至营口县的盖家,赏军台等地。这一繁荣之景象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 解放后,人民政府设立苇田管理股,对苇田进行统一接管,继而发展成为赵圈河,辽滨几大苇场,而经营苇编产品的收购先由国营裕兴公司,后由土产公司,中间通过农村供销社代为收购。 苇编制品产量最高的要数苇席,苇编主要用于露天存放物品的苫盖,垫底和北方居民铺炕,其生产工序多,全部手工操作,高峰时期下辽河一带在百万片左右,1972年最高产135万片,1980年以后,苇席编织成为下辽沿岸盛产芦苇乡镇的农闲副业。产品多销往吉、黑两省,用作临时性存储粮食的苫席,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因新型防水塑料薄膜的出现,代替了苇编制品,城镇住房向高楼发展,发达地区居民不再使用苇席,农村百姓多用地板革之类的现代化原材料替代苇编制品,诸多因素使苇编制品的使用量大幅度下降、生产随之停滞,而芦苇加工业向现代化的工艺品方向纵深发展。 古老纯朴原生态的下辽河苇编技艺 谈起下辽河苇编技艺的历史和艺术价值,笔者通过大量查阅有关资料和走访很多上年纪的老辈人,苇编技艺工艺流程,不见著述,也未有资料详记,但它已牢牢地印在当地劳动人民的心中。几百年来,它靠的是口传身授,凭的是个人悟性和长期实践的体会及感觉才能掌握。 苇编技艺最早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延续至今已有350年的历史,几百年来,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为下辽河一带人类文明的延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苇编生产工艺流程繁多,每道工序要求严格,是其它编织技艺难以比拟的,它是劳动人民长期智慧的结晶,是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苇编技艺工序:首先从芦苇收割开始,接着:投出大苇、二苇、厦子、荒子,再根据芦苇的粗细,用自制的五镂穿子、四镂穿子、三镂穿子、拉子分别把芦苇破好瓣,捆成捆,再用竹制的苇夹子打掉苇皮,然后用磙子把苇子压熟,压熟的苇子用麻绳也按长短窜成链子,分为头篷、二篷、三篷、踩脚。此道工序可根据苇席的规格,先用木制的尺杆子,确定出选用哪种苇料,待编织时,首先是踩席头,然后根据口诀:“压三挑四郎当二”进行编织。当苇席向四周扩展时,用苇子连接,也称递糜子,席片编成后对四周进行圈边(也称捣席边),口诀是:“挑两双压两双”。把圈好的席片四边洇湿,用尺杆子压住四边,用拉席刀在席的背面拉成折痕,且用力要均匀,不能拉断。包犄角,也就是把四角包成90度的直角。打茬子,也就是把四边较长的部分用刀割断,然后用铁制的“撬了”把毛茬掖进席边的格纹里。夹席,用铁制的“夹了”把编好的苇席顺着花纹全面夹一遍,也称密密实实。 下辽河苇编技艺是特殊历史环境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作为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的一种,对研究下辽河一带民俗、民风和当时人民生产生活状况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史料,同时又对丰富和完善中国民间传统手工技艺发展更具有重大意义。 别让下辽河苇编技艺悄然离去 目前,下辽河一带,从事苇编技艺的人已是廖廖无几,保护这一民间文化迫在眉睫,为此西安镇文化站2007年初整理出文字、影音资料,并逐级上报,希望下辽河苇编技艺能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这一民间技艺,借助大洼县成立农垦博物馆的契机,呼吁成立抢救和保护下辽河苇编技艺领导小组,实行抢救和保护工作,逐级负责制,建立健全相关档案资料,列出五年保护计划,培养传承人,让下辽河苇编技艺世代传承下去。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