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昼看人,夜读书(书话1-3)
正文

1\昼看人,夜读书

友人每问,最近忙啥。答曰:昼看人,夜读书。

原先以为,读书容易看人难,其实,读书不易,看人更不易,两者皆难矣。夜里,读书读出志气,立誓要学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白天,还得不嫌铜臭去找钱。夜里,读书读出精神,今世要学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白天,还得小心翼翼看上司的脸色行事……倘不如此,我另外又有什么办法呢!

多少年来,在我眼里,人流如织,行色匆匆,连他们的面孔都来不及看清楚,只是觉得每个人都在理所当然地为自己的生计而劳累奔波,一个个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定睛细看,我发现:在这芸芸众生之中,有的人活着是为了别人好;有的人只是为了自己好;有的人既为自己好,也为别人好;有的人活在世上则纯粹是为了让别人不安宁。于是乎,便有人乐,有人哀,有人喜,有人怒;便有了好人、坏人、不好不坏的人……

白天看过了一张张喜怒哀乐面色不同的脸,识别了一会好人坏人,晚上在书上的字里行间细细地品味和探究其缘由,慢慢地搜索和寻找其答案:既为世人,人格尊卑有别,人心善恶迥异,古今无非一辙;做人一世,生时握拳而来,老了撒手而去,尊卑原来一律。

2\何时读书好

何时读书好?雷轰电闪风狂雨暴之时不读书,心浮气躁之时不读书,大汗淋漓之时不读书,而只当夜深、酒中、适度劳动后(即“睡前、酒时、劳动后”),环境、心情、身体皆宜时,潜心研读,方能读有所获。

3\夜读滋味长

一日之计在于晨。老爸说,早晨头脑清醒,记得牢,效率高,早晨读书最好。会读书了,便自说自话地认定读书最好的时光不是在早晨,而是在夜里,在深夜里――夜读滋味长。

因为夜里安静,而夜读的滋味,就在于安静。安静能使人思绪奔泻,安静能使人浮想联翩;人在安静时方能思绪奔泻,人在安静里方能浮想联翩。所以,在安静的夜里读书,是一种写意的精神享受——

夜幕刚落,尽管白日的喧嚣还在延续,但比起白天毕竟安静多了;而读书的最好时光,乃是在人们都进入梦乡的时候——先不开灯,让融融的月光洒满房间,静静地伫立窗前:遥望明月,让清凉的月光洗去白天繁嚣的生活,让思绪的野马尽情奔跑在茫茫无际的天宇;遥望明月,满天空无色的月光,让我想起“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此时,心宇缓缓地缓缓地盛满了秀美的夜色变得无限空旷,说不尽的苍茫、空朦、含蓄、深沉、充实、丰富……思随心转,心有即有,心无则无,佛趣禅意,神思飘渺。然后开灯,将思绪搜回,从书房抱过一摞书刊,置于枕边,宽衣上床,叠数只软枕填入后背,选定一种舒服的睡姿,信手拈来一本,随意翻看。遇投合情趣的读下去,不入眼的就随手扔在地板上,当眼皮渐渐的沉重起来,书刊早已经撒满一地。明月不知君睡去,夜深犹照读书床。

这样,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便是收拾昨晚散落一地的书刊。其实,平日里我倒是个工作、生活讲严谨的人,什么事情追求个井井有条。但就是改不了这夜读里乱丢乱甩的习惯,不知为何,唯独在夜读这一件事上,我就偏偏喜欢这种懒散的方式,随意而舒心,于无意中营造一种“书似青山常乱叠,灯如红豆最相思”(友人赠联)的情趣。

我怕大白天读书,太阳的光线太过耀目,白晃晃的亮光把书的意境驱逐得荡然无存。而夜色迷朦,揿亮台灯,那书页便在夜灯闪烁中生出一种神奇的魅力:读蒲松龄的《聊斋》,鬼影跃然纸上;读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或希区柯克的悬念小说,则凶险骤增、神秘频添……书在柔柔的夜灯下,给我百般思索、无限遐想。

夜读又不可太晚。明代《五杂俎》告诫:“夜读书不可过子时,盖人当是时,诸血归心,一不得睡,则血耗而生病矣。”这里说的“子时”,即23点至凌晨1点。读书对睡眠的影响,副作用当然有,但“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梦更长”。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20:5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