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续写中)-------一场游戏一场梦(26) |
正文 | 第二天,上班时,传来了好消息——我主笔的那篇“雄文”通过了“三堂会审”,送韩总队长过目后也已通过,已报武警总部了——后来,此文获总部年度课题报告一等奖,而其时的我,已经卸甲归田了。 我再一次亮剑成功! 是晚,司办摆宴为我犒劳——这在部队,专门为一个兵摆宴,好像有些近是于天方夜谭,而这,却又真真切切发生在我身上——是晚,我拥有了一个新的称谓:“唐秘”。 不久,曹副主任正式将《军事简报》编辑工作交我,他只负责稿件的总把关。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军事家刘亚洲曾说,中国该像美军一样,不是思考明天的战争,而是思考后天的战争。中国军队应该走出去,就是以进攻为防守,以攻为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是的,套用其理论思维就是一句话:进攻是最好的防守。而在这司办高手林立的秘书群中,要得到他们的发自内心的尊敬和认可,惟一的手段和方法就是亮剑——比人高一点,人家不会睬你,要高,就要高出一头,让人仰视于你。 刘亚洲还说,不谋天下者,不足以谋一域。天下如此,单位也如此。 我再度出击,且是雷霆速度杀出。 其时,军委江泽民主席向全军和武警部队提出新形势下,要大力推进新军事变革要求,懂政治风向标的人,谁都明白,谁能在把握和紧跟住高层精神上有建树,谁就会脱颖而出,谁就会在众多人中一枝秀出。 我从曹副主任口中得知,我们的郑主任有意在这方面在总队首长前搏个头彩,正在进行一篇在新军事变革中有关人才战略的论述文,之前交由潘秘书撰写,潘文出来后,他却不满意,正在考虑自己亲自“操刀”。 敏锐的触角告诉我,这是一个机会,如果能抢在郑主任“操刀”前成一篇他想要却没有要到的东西,于他来说,必是大功一件。 看准了,把实了,就干吧! 用了两天时间,我完成了一篇题为《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树立科学留人辩证观》的文章,并大胆地将自己的名字和郑主任的名字并排出现——我要从幕后走向前台,我要告诉总队上下,士官唐雪元就是文中所说的要留住的人才,千万个这样的人才留住了,新军事变革才可能成功。全文如下: 军委江主席在全国人大十届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讲话时指出:“培养大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是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这一变革的重要保证。”这一论述,深刻阐述了人才培养与新军事变革的关系,揭示了培养高素质人才对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重大作用。然而,人才作为世界上唯一的有思想的资源,先天具有向最有效率的组织结构中流动的特性。在市场经济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这种“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效应,倍加明显。因此,我军在迎接新军事变革中,在下大力培养人才的同时,更要注重有意识地留住人才。怎样才能留住人才,对当今部队建设来说,是迫在眉睫、时不我待,是摆在各级领导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事业•感情•待遇 积极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实施人才战略工程,加强部队人才队伍建设,各级领导除了思想上高度重视外,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三个留人”,即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 事业留人。人才一般都有实现自己价值的愿望和需求,在任何即定的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下,事业始终是人才追求自我实现的一个价值平台,是留住人才最终的决定力量。因为人才最怕的,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要留住人才,首先要打造一个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创新、有利于个人成长进步的事业。让各类人才有发挥作用、施展抱负的舞台和机遇。用武“有成”首先取决于用武“有地”,只有把人才用到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岗位上,才能使他们真正感受并实现自己的价值。对我们部队来说,用事业留人,就是要善于用迎接新军事变革,走有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的伟大事业来吸引和聚积人才,激励他们在火热的军营为部队的建设发展尽心尽责,建功立业。 感情留人。在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中,要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和交往,把人心凝聚在一起,形成合力,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感情是重要的基础。用感情留人,就是对人才要有爱心、真心,帮助他们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工作环境,使大家心情舒畅地工作,让优秀的人才彼此相互依恋:不要忘记,优秀人才也是喜欢“扎堆”的。人才并非都只追求高薪,和谐的环境,融洽的人际关系,先进的团队文化,都足以抵挡好多外界的诱惑。当然,我们所讲的感情,既不是江湖义气,也不是无原则的一团和气,而是部队中同志们之间健康、纯正的人际关系,它是建立在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目标基础之上的。 待遇留人。众所周知,军人的代名词是奉献和牺牲。但军人也是人,不是神和仙,也要养家糊口,也要吃饭穿衣,也都是物质决定论者。邓小平同志曾指出:“革命精神是非常宝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在当今市场经济里,任何资源包括人才资源都是表现为价值的,对于大多数人才来说,工作环境固然是决定去留的重要因素,但首先必需的,还是要有一个能够事先享受现代一般生活水平的收入,能够比较体面地活着。部队不是生活的真空,因此,工资福利待遇在“三个留人”中,是更基本的。用适当的待遇留人,就是要在部队政策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为人才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使人才后顾无忧、少忧,帮助人才解决他们自身无力解决的矛盾和困难,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根本•纽带•条件 “三个留人”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它既体现了党性第一的原则,又体现了同志感情和时代特点。其共同特征,概括起来就是拴心留人。用事业留人是根本,是核心,是第一位的;它强调的是以党和部队的事业为立身之本,体现了党性第一、事业第一的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它放在首位。如果连事业都弄丢了,谈何留人,留人又有何用? 感情留人是纽带,强调的是要加强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有爱惜人才的政治责任感,充分信任人才,放手使用人才,办事公正,不搞厚此薄彼、亲亲疏疏那一套,在组织和人才之间建立起牢固的信用和忠诚。 用适当的待遇留人是必要条件,它体现了对人才的尊重和爱护,也体现了人才自身的实际价值。没有用适当的待遇留人这个条件,事业和感情留人就失去了物质基础,一切留人的努力都将是画饼充饥。贯彻“三个留人”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全面的、辩证的观点,防止片面性、绝对化,一个都不能少。一方面要注意防止片面强调用待遇留人,而不讲用事业留人,忽视感情留人的倾向;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防止只讲用事业和感情留人,而舍不得用待遇留人的倾向。只要“三个留人”做全了做好了,没有人才也可以有人才,走了的人才也会回来;如果做不好做不全,既使有了人才也会失去,来了的人才也会再走。这就是人才去留上的辩证法。 领导是关键 在留人问题上,领导者担负着特别重要的、无法替代的政治责任:“留人工程”,是实实在在的“一把手工程”。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是领导者成熟的主要标志之一。”从一定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留不住的人才,只有不擅留人甚至撵人的领导。因此,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必须坚定地树立正确的留人理念。 强烈的爱才之心。要真正从灵魂深处重视人才,从感情深处贴近人才。泱泱华夏有着爱才惜才的优良传统,刘备三顾茅庐,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些都是历史上爱才的不朽典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个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忠诚于部队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领导干部,必然会对人才有满腔的爱心和真挚的感情,时时刻刻想人才之所虑,急人才之所难,帮人才之所需。 宽宏的容才之量。要善于包容、吸纳、凝聚各种各样的人才,以开阔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选才用才。现在,有些领导干部选人用人,过多地考虑个人的荣辱得失,担心人才成长起来影响自己的位置,不愿意用甚至排挤打击比自己强的,而喜欢用听自己话的,比自己能力低的,与自己关系好的。武大郎开店,谈何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选人用人留人一定要以事业为重。 高超的用才之艺。唐太宗说,君子用人如用器,各取所长,物尽其材,人尽其用。这话讲得非常深刻。人才不是全才,人才只是在某一领域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所以,对人才不能求全责备,因瑕掩瑜,责短舍长。要想真正拥有并留住人才,必须不拘一格,辩证地看待人才,坚持人事相适,容人之短,扬人之长。 正确的用人导向。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对人才有无吸引力、凝聚力,主要是看现有人才用得怎么样。如果身边的人才都用不好、留不住,那么,外面的人才就不会来。忽视现有人才,而奢谈培养和吸引人才,是舍近求远。当前,有些部队和单位一方面讲没有人才,另一方面又浪费人才;一方面花大力引进人才,另一方面又大量流失人才。有的尽管发现并留了一些人才,也用了,但大多数是当配角,不敢把他们放到重要岗位上。留才不用是浪费,不放手使用,同样是一种浪费。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敢于打破条条框框,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发现、留住和大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使他们在迎接新军事变革的军营中形成千岩竞秀、百花齐放、人才辈出、各显其能的良好局面。 此文呈上,正解郑主任之难题,称赞有加,又呈司令部邓副总队长兼参谋长处,经他阅后,再送总队首长案前,又获好评。不久,经郑主任同意,我将此文投《政治指导员》、《军事》、《基层政治工作研究》等杂志,文章均变铅字发表,同时,此文还获《军事》杂志当年度好稿一等奖。 再接着,我趁热打铁,又完成与曹副主任联名署的《浅谈副职领导艺术》一文,不久,此文又在军、地多家杂志发表。 上述一系列“组和拳”打完,我已经彻底征服本单位所有干部同事,加上编辑总队《军事简报》工作,我已在总队声名鹊起,而此时,我们原来的刘处长却处于相当尴尬的局面——尤其是我的那篇《适应新军事变革要求树立科学留人辩证观》转发机关各处后,他被成为机关办公楼中议论的不会用人的典型领导。随之而来的,有许多干部主动找我套近乎,无非两事:一是在军队刊物发表文章,二是上我的《军事简报》。我的原则仍是:有恩报恩,有怨报怨,永远不会随形势随外在的因素改变而改变。 在写作那些理论论文外,我一直没有停过散文、诗歌的创作,其实,这,才是我真正的长项,当然,也时不时有此类的文章散见报端,几本上达到了每成一文,十有七八要发表的程度。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