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杨世光——读贾来发《宏轩斋吟草》
正文

清韵宏声

——读贾来发《宏轩斋吟草》

杨世光

来自秀丽星云湖畔的诗词新秀,捧给了读者一卷清秀,秀入心中便成了挥之不去的隽永。这是我读贾来发诗词集《宏轩斋吟草》后抽绎到的艺术脉象。分言之,有五点感觉。

第一感觉,是乡情浓郁。诗人的根在鱼米之乡的农村,田园景物与农家生活有如烙印给了他梳理不尽的情思与灵感,化出诗来便是典型的乡村风俗画。如《老家写意》:

青山来眼底,绿水绕江村。

户对千秋画,门开四季春。

花香时入座,月色总亲人。

最喜枝头鸟,时时送好音。

敞门户,观画山,赏春水,闻花香,享月色,听鸟啭,本来美丽的乡村生活图景,一入诗人笔下,变得倍加诱人,读之不禁为乡景乡情所醉。

又如《梦乡》:

望远千山外,乡关梦几番。

田间飞白鹭,湖里钓青竿。

酒备亲朋宴,言欢野老滩。

工收新月上,围坐话桑蚕。

是梦,也是作者早年生活的亲切再现。有风景,有人气,有情怀,情景交融之中,不仅有鲜活画面,且如闻言欢聚话之声,诗人的浓郁乡情尽在其间穿流。

抒写乡景乡事乡情的诗尚有诸多佳句,如《夏日即事》中的“秧栽水底云天上,豆晒村前马路旁”,实写而不乏妙韵;《回家》中的“谁家黄犬门前吠,哪户花鸡院里飞?”自然而有动

感;《夏日速写》中的“串红椒墙上挂,一条黑狗树旁眠”,信笔特写,色彩明丽,农家实象栩栩如生;《乡村夏日》中的“榴花灼灼村前院,燕影翩翩雨后天。翠柳欢听蛙鼓闹,修篁喜舞

水声喧。”活如一幅年画,乡情之美尽寓其中。

第二感觉,是忧患激扬。在热情讴歌时代新姿主旋律的同时,面对时弊和腐败浊流,诗人凛然表现出了可贵的批判精神,用诗作鞭予以挞伐。《愤时》、《旅游区感叹调》等诗,对黄丑赌风作了无情的揭露和警诫;《嘲团伙》对“关系全凭财色建,交情要靠酒钱攻”的现象给予有力针砭:“他妈尽是害人虫。”可谓冲冠一怒,力语千钧,率真生威。《过袁嘉谷故居》直发愤

意,构思别出心裁:

状元府第今何在?一代文宗闹市寻。

可恨城西宾客宴,冲天酒气败嘉音。

本应清高风雅的文宗故居,却被吃喝风招来的冲天酒气笼罩,嘉音难觅,实在是莫大的讽刺,更是一种人性的悲哀。诗人的不平之气,忧患之心,活托在强对比的刻画中,闪耀出诗的正

义使命之光。

诗人的忧患意识,还表现在对于贫困层的关切上。如《贫困山村》,在铺垫了“屋破家贫猪拱圈,衣单人瘦树栖鸦”,“一日三餐煮豆瓜”的实景之后,蓦然发力:过“年吃啥问阿妈。”

这一揪心的问,是诗人作为人民歌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是对社会关爱的切切呼唤,读之乍起心澜。

第三感觉,是寄志高远。诗言志,志必高,如七古《登高》:

豁然神驰心境开,千里江山入眼来。

云中举起补天手,日月星辰欲重排。

登高而置身云中,仿佛举手即可补天,日月星辰都呈面前,任你拨拉排列,这是何等的想象,何等的气概,干一番伟大事业的大我心志尽彰其间,透出一股阳刚壮气。

又如《学诗有怀》:

莫放青春一日闲,书田耕罢复犁笺。

他年种出诗千树,撑起神州半个天。

出语不凡,寓志不凡,可谓豪气冲霄。这种豪壮之气,决非小我空狂,实是代诗界立言,凭着一日不闲地耕书犁笺的辛勤奋努,有朝一日必成现实。

这样豪心雄志的诗语尚多,如“抖落襟尘重上马,云间揽辔赴神京。”(《秋日放歌》)“俯看千峰归我统,一声长啸动苍穹。”(《丁亥季夏与诸诗友登梁王山》)即便在学电脑“鼠标击处彩屏开,五笔轻敲把字裁”时,诗人也不忘驰骋想象,一展遥“控指挥兵百万,一时尽向眼前来”的大胸襟,读之浩气冲怀,堪谓掷地有声。(见《学电脑》)

第四感觉,是诗清艺雅。清如素描,丽立形象,雅成意境。素描明洁清淳,如《过鹰岩村》:

屋傍悬崖建,村依老树眠。

溪流云几片,烟笼竹三千。

野径山花长,芳丛小鸟喧。

人来春不语,日午浣婵娟。

清新,自然,明澈,流畅,像潺潺山泉,看形悦目,听声惬意。又如《秋游傣乡》:

四野金风爽,晴空散桂香。

稻翻千顷浪,果挂万枝黄。

鹭觅田间食,人贪午后凉。

暮烟归傣女,相约浴清江。

组合金风、桂香、稻浪、果枝、田鹭、暮烟、傣女、浴江等八个特色元素,勾勒出一幅绝妙的傣乡风情画,句句白描如话,却又动静相生,流转成美,有如王维诗的清丽。

诗贵形象塑造。尤其是咏物诗能否美成,关键在形象是否鲜明卓立。试看《咏云岩寺桂花》:

瑶台仙子降凡尘,古刹幽栖数百春。

一树碎黄开万点,清香隐隐透乾坤。

把古寺桂花刻画成一位离开天宫来到人间散花播香的仙子,桂花形象的外在美和内在美都借拟人化的仙子而展露无遗了。

其余如《龙源桃花》中“三千粉黛飞云岭,百万婵娟舞彩纱”的桃花林形象,《咏雷》中“一声叱咤动乾坤”的雷公形象,《风颂》中“怒撼千山摇”与《咏风》中“柔将天地抱怀眠”的刚柔两重形象,《咏瀑》中“万马千军下九穹”的壮伟形象,都塑造得风姿特立。

诗贵谋构意境。试看《霜天访友》:

极目层峦看未真,山间岚气染晴晨。

鸡声啼破霜天寂,行到君家半掩门。

霜天岚染,层峦朦胧,诗人晨行山间,鸡声破寂,忽见半掩门扉,访友题旨悠然浮出,却又戛然而止,造出一种明暗含蓄的意境。

其他如《山晚》中的古典意境:“野趣向山寻,天光近晚昏。候门人不至,飞鸟没荒林。”《偶成》中的哲理意境:“幽壑心中涌,云天水底流。往来成一梦,俯仰已千秋。”都造设得蕴

蓄别致,颇有唐人味道。

第五感觉,是对仗工稳。不少的佳联妙对,读来印象颇深。除前述例诗中诸多佳对外,还有如:“芳丘红万点,沃野碧千层。酒向三春饮,诗从半夜成。”(《故里行》)“屋外三更月,

灯前半卷书。”(《对月》)“日升铺就霞千里,月落翻成锦万重。”(《咏云》)“鼓荡江山风万壑,喧豗涧壁水千雷。高怀常对青峰语,壮志焉随白鹤归。”(《登高》)“青山作伴千杯

酒,明月巡空万壑秋。”(《过桐关题壁》)“玉龙天外舞,碧水巷中迎。”(《丽江行》)“树古千年茂,花繁竟日妍。”(《秀山行》)“沿湖灯火明如昼,绕岸村庄静似眠。”(《夜宿孤山》)“气吞三万里,势入九重天。槛外群峰秀,窗间一月娟。”(《叠翠阁》)看得出诗人对律句审美把握的娴熟。

从以上感觉,略可一窥诗艺追求的功力和成就。微瑕自然难免,比如有的诗偏于直白而显得浮浅,有的诗用韵欠严,有的诗取义重复,有的对仗联同义合掌而变化不足,但不掩大瑜。愿来

发诗友执著精进,写出更多佳品。且赋七绝一首共勉:

山音水律漾乡情,雅俗相融清丽生。

不负诗魂弘正气,忧时鞭丑发雷声。

(杨世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文史馆馆员、云南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云南省诗词学会副会长、云南省国学研究会副会长。)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1: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