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谈试婚
正文

十几年前少男少女婚前如果同居,在社会上就会受到一些人的指脊梁,做父母的也会极力反对,骚言蜚语继之而来,有的地方警方还介入,罪曰,非法同居,拘留。现在好了,从城市到农村已不以为然了。有少数中年人还提倡这样, 其实在西方早已有之,名曰:试婚。中国不提倡试婚,然现在悄悄试婚的年轻人实在不少。看看下面一则实事。

阿兰是一很文静很内向的姑娘,外表也可以。23岁时经人介绍一小伙,谈了不到半年便结婚。可一年后丈夫有了婚外遇,口角不断,回到娘家不久就离了婚。由于短婚未育,媒婆给介绍的多数是同龄小伙,可他人一打听是已婚,都摆摆手谢绝了。因为在中国农村取再婚女人是不体面,不光荣的,名誉也是不好的。直到三十岁阿兰才嫁一带小孩三十多岁的男人为夫。然她的伙伴小风,虽与未婚夫同居二年,后由于男方懒惰提出分手,但由于没有结婚很快介绍了一小伙。

现在许多实事戳穿了婚前同居危害的谎言。婚前共同生活一段时间能起到相互磨合,加深了解,看看个性是否相容。容着则结婚,非者则分手。既不牵扯财产,有无子女牵挂。只是感情上受些打击和处女情结(这是人的观念问题)的危害。我认为总的比前者优点多得多。美国思想家罗素说过一句话:“如果要求人们在不知道他们在性的方面是否和谐,就进入婚姻关系,那时荒唐的。”有些人他们不提倡试婚,以下是他们的观点。

一、试婚是件不严肃的事。试婚是指未婚同居,不是一般的偷尝禁果。尽管传统观念正在遭遇瓦解,但是传统观念仍然极大的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其同居的行为,往往被人误解为夫妻,一旦试婚不成,首先伤害的是女性,结婚对其成婚势必会带影响。故婚姻岂可当儿戏?

二、试婚父母长辈不支持。如果双方父母得知子女试婚,父母亲大都持反对意见,特别是女方家长。如果试婚不成,就会伤害父母的感情。试婚是很容易失败的。因为试婚很难得到父母的认可,特别是女方家长的认可。

三、试婚容易被所谓的“桃花男”利用。试婚的现象是不严肃的婚姻观念。试婚的概念一出来,那些自命风流的花公子、负公子就有空子可钻,今天玩了她,明天随便找个借口便可以分手。一旦发生这种情况,那么结果将是,感情被欺骗了,身子被玩弄了,名节坏掉了;而所谓的真爱不仅不能找到,相反,将会使你在“爱”的旅途中迷失方向。

四、试婚不成情感受折磨。对试婚者而言,如能做到好合好散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即使是双方都同意分手,放在心上的这段情感历史,你今后将如何面对,如何品尝?人都是有感情的,特别是女性,这份情或恨留在你心里,你将如何承受?

五、试婚不成心理受伤害。试婚不成,会导致双方,特别是女性对婚姻观,人生观的错误看法。导致把激情当作理智,把浪漫当作现实,把性爱当作情爱。一旦分手,其心理将遭受巨大的创伤。

六、试婚不成财产难分割。试婚是一种法律没有明确界定的行为,现有法律法规对此社会现象采取的是一种不予保护,对于试婚男女双方都是不享有的,也就是说试婚男女双方不发生意外情况,感情维系较好,顺利过渡到结婚还好,如果发生意外情况,任何一方对他方是没有任何法律权利和义务的。试婚期间,肯定要涉及财产,谁来保护你的权利呢?

七、试婚很难长久。试婚与恋爱时的出轨并不一样,恋爱中的出轨虽然并不可取,但至少没有试婚的后果严重。但试婚也有与恋爱接近的让人向往的词,叫花前月下,非常浪漫,或许正因为现在的年轻人,崇尚这种生活,讨厌锅碗瓢盆的结婚生活,而选择所谓的试婚吧?但殊不知,试婚后依然要面对锅碗瓢盆的婚后生活,甚至在试婚期间也逃避不了锅碗瓢盆的生活的细节。

八、试婚易使妇女身体受伤害。由于试婚,不可避免会发生怀孕的现象,给女性身体带来伤害,同时,随着年龄的增大,一旦试婚不成,对婚姻也会造成影响。

九、试婚成功对婚姻依然有害。有些人认为,试婚的成功率也很高的嘛!试婚成功有助于建立一个稳定的家庭。这个观念是错误的,首先我问大家,夫妻在蜜月期,有多少离婚的?离婚率最高的是那个时间段?一是女方怀孕的时候,二是“七年之痒”,第三,出现第三者时。试婚能试到那么长吗?那么害处在哪儿?第一,试婚说明双方对婚姻观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不严肃的态度下导致的结合,本身并不牢固。第二,试婚期间,双方各自掩盖自己的缺点,试婚试不出来。第三,试婚期间,双方对爱的期待超乎于现实,故结婚后,这种浪漫很难维持。所以,试婚并不能保证双方婚姻天长地久。

下面是我国一些民族的试婚风俗(资料)。

在台湾兰屿的雅美族中,有一种"试婚"的婚配方式。一般女孩子找男孩子,选择身强力壮能干家务重活的,主动求爱,在双方关系较密切后就先过同居生活。但如同居3年仍不能结婚,一般就解除婚约。

在台湾兰屿的雅美族中,有一种"试婚"的奇异婚配方式。一般女孩子找男孩子,选择身强力壮能干家务重活的,主动求爱,在双方关系较密切后就先过同居生活。同居期间,女孩子往往细心考察男孩子,如女方认为男方的工作不尽理想,即可解除同居关系,反之也可马上结婚。但如同居3年仍不能结婚,一般就解除婚约。男方对此不能有任何抱怨。

这种"试婚"(也称"二次婚")也盛行于其它民族。

叭固苗族的男女青年在通过"赶场"认识之后,便经常通过对歌来互诉情爱,通过赶场来约会。这种约会往往并不是一对男女,而是好几对男女在一起谈情说爱,互不干扰。时间一长,男女双方情投意合,就可以在了解双方家庭的情况下,议定财礼,把婚事定下来。到了议定的婚日,姑娘就带着几个朋友踏上去男家的路。男家则将聘礼摆在堂屋中间,并用酒饭招待新娘的女友,并赏些衣料、钱物,或再请族人吃顿饭,就算过了婚礼。过了一二天,男家就派人携带礼物去女方家"游说",女方父母如果满意这桩婚事。女方父母若对女婿毫不客气,不让坐,不给吃,那么虽然女婿不敢吭气,逆来顺受,但下次就不敢再来了。

过了婚礼之后,女的一般就住在男家。女方的父母派人把姑娘找回来,姑娘就要同男方约定时间,让他去接,并且回家后不伺机逃回男家,一直到父母完全同意他们的婚事。在这一期间,他们的婚姻关系并不算正式确立,而是一种临时的同居关系。过了3个月,半年或1年,如不能维持下去,便可自动离散,无须办什么手续。如果双方觉得过得还很和谐,也可进一步到政府机关办理手续,领取结婚证。这就是叭固苗族的"试婚"。

叭固苗族的"试婚",以女方生了小孩作为终结。一般来说,女方生了小孩,3天后娘家就要派人来"打三朝",否则就不尽人情了。孩子都出去了,女方父母也就默认了这门亲,嫁妆也就以贺礼的形式补送到男家。"试婚"阶段也由此而结束。

从雅美族与叭固苗族的"试婚"看,这种婚俗还真有点古代对偶婚的特点:双方认为合适便可以生活在一起,反之可以互相离异,不须经过什么手续。然而它却与此对偶婚不一样,因为试婚大多需经过严格的交往过程,甚至要履行婚前的一定手续,包括订婚。

在布朗族中,也盛行"试婚"的制度。男女十五六岁就算成丁,男孩子在经过染齿以后就有了谈情说爱的权利。女青年在自家的竹楼外,一边纺线,一边等待着小伙子们"邀贯"。当小伙子上门后,只要姑娘满意,女方父母一般就躲避开了,让女儿和小伙子谈情说爱。条件成熟了,男方的父母就会请一位老人作媒,带了礼物去女家订亲。小伙子送过酸茶叶和盐巴后,只要女方父母收下了,便可能同姑娘同宿了,也就开始"试婚"。

布朗族试婚后,必须在1年内举行婚礼。但婚礼后,新郎仍然在父母的家庭中劳动与生活,只是夜间来妻家住宿。农忙时则来帮助妻家干活。这种生活要维持3年。3年中如生了孩子则由妻子单独抚养,并且属于妻方的家族成员。这3年中如夫妻关系和睦,3年后就可以选择日期,举行第二次婚礼,把妻子和子女接回去。反之也可以离异。

对布朗族青年来说,这第二次婚礼才能算是正式婚礼,前面的只能当作"试婚"。把妻子、儿女接回家的同时,女方的嫁妆也随之而行,开始了新的独立的生活。

从布朗族的"试婚"来看,实际上是将从妻居的这一段时间作为"试婚"阶段,试婚阶段也有自动离异的权利。同雅美族与叭固苗族不同,布朗族的"试婚"阶段需3年时间,在此时间内所生孩子得属妻方的家庭成员。也就是说,一旦离异,子女不会归女方。故一般有了子女就不会轻易离异。

在众多的民族中,我们常常听到一些类似"试婚"的习俗,如蒙古族的"戴天头"习俗,苗族的"跳月"习俗等,所有这一类的习俗都是姑娘成年之后,先同居后结婚的习俗。姑娘们通过这一盛行的婚俗来深入地培养与丈夫的感情,考察丈夫的实际工作能力与生活能力。所以在实行"试婚"的民族中,离婚的现象就比较少。"试婚"制度同西方鼓吹的"性自由"是完全不同的。"试婚"是一种旧婚俗的遗痕。严格的婚前交往是试婚俗的前提,它又不同于走婚。

试婚能否降低离婚率,需要实事的数据来验证,我国民政部门近年(2009---2012)对北京、上海两大城市,25—35岁的人群做婚姻调查,发现离婚率多达三分之一,假设它真能降低离婚率的话,不妨试行,因为以上诸多不利原因只是暂时的,局部的,然人一生中夫妇若如意和睦不出现婚变,则是二人终生的幸福,也对孩子注了正能量。若出现离异会造成两孩子不利发展,四位老人思想受到打击。我认为该利大于弊吧。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4: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