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西 行 散 记 |
正文 | 都市住久了,郁闷,烦躁的情绪时时笼罩心头,使人沮丧不安。 走出都市,到广袤的原野间去吸吮那清爽鲜美的空气,换一换那让混浊气味燻昏了的头脑,久久地縈绕在心头。 七月的一天,我去西北工商报送稿,总编先生伸出热情的手,邀我参加他们将在银川市召开的宣传发行工作会。他好象猜透了我此间的心情。我不胜欢喜…… 我的同事得知我要去西北,讥讽地说,人家都去沿海发达地区观光旅游,而你偏偏去那荒凉偏僻落后之地,真是逆潮流而动! 我毫不在意,淡然一笑。心想,都是祖国的美好山河,那儿都是值得喜爱的,值得畅游的!洋洋大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浩然疆土。各有特色、各有所慕,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1)心馨一刻 清晨,汽车驶出古都西安,沿着那黑色的泛着光泽的公路向西飞奔而去。咋一出都市,夏日清晨凉爽的气息让人透心的畅快。微风浸润衣彩,抚弄着肌肤,仿佛刚从湿热,炙烫,郁闷的浴盆中出来般轻松、惬意,昏胀的大脑清醒得多了。 往日,骑着自行车在喧闹的街市穿行,人挤人,车挤车,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特别那刺激鼻翼,让人酸辣难忍的焦臭的汽油味,时时袭击得人欲现倾倒翻仰之窘态。 走出闹市,全然是另一种心境,另一种情态,好一个大自然的怀抱,好一个馨香的世界! 天上灰白相间的云霞,散开又聚合,聚合又散开,太阳时而露出脸蛋,时而躲进乌云里,一束束银白的光穿过簿簿的云纱洒向大地;原野间,山峁一片青,一簇绿,随着车儿的飞驰,在旋转,在滚动;鸟儿,恁的在天空翱翔,在枝头欢唱,“啾啾啾,……”,其乐无比;农夫扬鞭,马儿嘶鸣,壮实的黄牛拽着绊绳,奋力在田间……一切都那么泰然自如,那么幽静闲雅,象一幅深邃淡雅的水墨画。 浓云布满天空,大地一片深沉,微风熠熠吹拂,雨丝轻轻落下。落在禾苗上,禾苗摇晃身姿,翩翩起舞;落在尘埃上,点点滴滴,印出了梅花朵朵;落在池塘里,似明珠滚动在银盘里,朗朗声脆;落在人们的身上,似甘露滋润着发皴的肌肤。我从窗口伸出头去,尽情地吸吮着甜甜的雨丝,享受着大自然赐给的琼浆玉液,以滋润我焦渴的心田,冲刷我心头的郁闷。此时我真想大声的呼号:天公呀,您使我开心,您是赐给人间生命的圣灵! (2)野宿 夏天的暴雨来得猛,收得快。一阵又一阵狂怒发泄,似乎要撕裂大地,要毁坏世界。如注的雨,让山间的小河浊浪翻腾,把路基冲垮,把桥梁斩断! 一陈狂啸,余劲未消,却嘎然而止,一切陷于平静。路垮了,桥断了,车儿不能行走。怎么办?一辆辆客车排成长长的队被阻隔在河的一端。车上的旅客燋燥不安,怨天尤人,诅咒恶魔! 我记着这个日子,当是8月8日,地点固原以南的山沟里。 夜幕拉开,山谷一片寂静。 前不能到村舍,后不及店堂,大家只好在车上过夜。 幽深旷阔的大山谷,明净如洗的天穹,星星眨巴着眼睛,昆虫吱吱吱地凄励地狂叫着,河水哗哗地流淌着,格外地清晰入耳。 这样的情景,在都市里难以想象,真是千载难逢,我这样想着,不以此为苦,而倒有些满足。平静无聊的生活过惯了,反觉这是一种乐趣。我安然地,静静地在思索着。 夜深了,天骤然地冷起来,凉气从客车的缝隙处偷袭着人们,只是听到有人在哆哆索索,唏唏溜溜地叫冷。着短裤簿衫的,撑不住了,带着备用衣服的,在换衣服,没有准备的,只好紧缩着身躯,依畏在座椅上。我当属于手绾臂膀卷曲者,和我同行的小何,见我薄衣短衫,急忙把我让到里面座上,给我遮挡寒气。一换座位,再有小何为我挡风和那温热的体肤,我瑟缩的身子平稳起来,透肤的冷减轻了好多。 夏夜虽短,我似乎觉得很漫长。 蒙蒙胧胧,不知何时进了梦乡…… 忽然车门打开了,一声尖呖的门声划破静悄悄的夜幕,悬在车内的为羁旅者照明的蜡烛被震熄了。一股强冷猛烈地袭击着我们距车门最近的一排人,只是一阵颤抖,小何紧紧依偎着,有点禁不住这冷,我急忙关了车门。此举使我们彼此感到人情的温馨。 重又进入平静中,寂静的夜晚,万籁沉言,一片宁静。夜愈静,我愈不能入睡,愈不能入睡,愈觉得心热,心愈热,思绪愈激昂。想到人生,想到友谊,想到当年,想到未来…… 人,何以为生?寂寞相伴?或轰轰烈烈,或无所事事,或花前月下,或怀志高远,或愤世嫉俗,云云。 我常常想,人生应当是要做不游支流的吞舟之鱼,要有不集污池的鸿鹄之志。 当然,既有这遐想,就须付诸于行动。修身养性当是首位了。修身当果,还需致学于精。以知识弥补人性的弱点,以修身完美人生的宏愿,虽然自己尚未能有所为,但这种努力追求,也会有所收益的,日复一日,循序渐进耳! (3)平畴千里 没想到的事终于发生在这样的夜晚,炎炎夏夜,竟让一场暴雨改变了性情,把寒冷降临给旅途中的人们,使他们饱尝夏夜的寒冷之苦。在度过这人生既难以予料,又能予料的夏夜,同车甚至堵在河之东的众多客车的羁旅者,欣喜顿上眉稍。迎着夏季早晨的灿烂阳光,大家面容上现出了光彩,兴奋不已,一扫一夜之间的畏琐,低迷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了新的旅途生活。 客车沿着泥泞的刚刚铲开的坎坷不平的路,缓缓地小心翼翼地走着,只怕陷入波浪翻腾的小河的激流中去。河堤被洪水冲垮一大片,临时修起的路就在堤坡上,虽然不陡,但地面松软,再加上穿过小河还须拐一个九十度的弯,上一个小坡,才能进入彼岸的正路。巨烈颠簸,忽上忽下的车儿,好像喝醉酒的莽汉,不自主地摇摆着。旅客个个屏住气,痴痴地盯着一拐一歪的汽车,只怕有闪失。一霎时,美好的朝阳也变得黯然了。司机的技术过得硬,坐在驾驶位上,两手紧握住方向盘,凝目敛气,身子随着崩跳的车子晃动着,双手呈缚蛟之势,任你崩达,我自岿然。忽然只见司机身躯尽力向后,腿足尽力伸开,用力踩蹬油门,成仰卧之势。轰然一响,汽车冲上泥坡,越过险滩,爬上清水河的彼岸。人们松了口气,脸上现出欢快的表情,心头积聚起的汗水也沁干了。 固原逢险,虽是人生的一段难忘插曲,它启迪的道理是:人生道路是不平坦的,每时每刻都会遇到险境,如能随遇而安,保持平静心态,险也就不险了。虽不能人人做到视死如归,但有一种制险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恐怕要做到,没有一种视死如归的心里素质,万万是不可能的。心态者,修养也。 离开固原,穿过峰峦叠嶂的山路,一路北行,沿着清水河河谷平原,过同心,越吴忠,直奔银川。 小的时候学地理,看着那弯弯曲曲各色交错的地图,印象中宁夏属于那“大漠孤烟直”的荒僻之地。可以说宁夏除去河套那一小块绿色,都是黄橙颜色。谁知,车儿一过固原,存在我脑海几十年的固定模式骤然被打破了。打开车窗,扶帮膛目远视,层叠的庄田,一起一伏,熟黄了的小麦正在收割,比起陕西关中,晚了个把月。看看这些晚熟的麦子,方悟,节气所致,可能是冬麦与春麦在季节上的差异,导致晚熟。当然,尽管是炎炎盛暑,太阳不如关中收麦时节的那样毒,麦一熟,如不及时抢收,一遇风,或太阳曝晒就会落颗。关中有句谚语道:麦黄六月,秀女下床,等到忙罢,再去打扮。意即,麦一成熟,不分男女老幼都要投入到枪收抢种中去。一则把该收的要及时收回,不使辛苦一年的庄稼遭受不测风雨的损伤;一则是及时抢种,“人耽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季”。总之,不抓紧时间抢种,错过农时,一料庄稼就担误了,影响全年收成。 可是在这里,见不到繁忙的抢收抢种景象。虽见麦田里有收割的痕迹,堆放的割倒的麦子捆儿,但不见那些汗流浃背的农夫。好象这里人儿性子坦,不像关中人那么火烧火燎的急性子,麦子一熟,昼夜劳碌,恨不得把成熟的庄稼,一夜之间抢收回家。对此,我不解其情,想问个究竟。汽车在飞奔,无停歇之意,机遇难求,只好凭想象胡乱猜测:可能是气候原因。同关中比,固原以上,北去朔方,气温偏低,尽管太阳炎炎,没有那么烈,那么毒,而此时正是气温趋于平缓要走“下坡路了”所以夏收也就不需要那么急迫了。另则,这里是河谷,且人稀地多,层层梯田上,收割的人也就稀疏可数了。 汽车奔驰在北上的自治区区道上,匆匆间已是同心。到了同心应是进入卫宁平原和银川平原的大门。从两山夹峙的清水河谷乍一出来,眼前展现出开阔无亘的境界。四顾百里,一马平川。天无限的高,地无限的阔,人胸怀也似乎无限的开朗了。 如果说,清水河河谷是宁夏的粮米川,那平畴千里的卫宁平原,银川平原该是富庶的金银宝地了。从地图上得来的“大漠孤烟直”的印象,此时却一扫视野,呈现于脑海里的全是充满生机的绿野,连地图在脑海里都变了颜色,一刬的绿色。在同心,在那漠漠平野里,随着汽车的高速行驶,一片片金黄色的葵林,不时撞击着眼帘。那朵朵盛开的葵花,金灿灿的光辉闪耀,那农家村落远远隐匿葵林深处,别有一番诗情画意。 虽然没有机缘下地询访种植向日葵的端底,但从直觉上已能体味到当地农民的心意。改革开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在种植上农民可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条件的品种。大面积种植向日葵可能是调整种植结构的结果,或许是这里自古以来就有种植的习惯。向日葵大片种植我从来没见过,它改变了我自幼形成的关中人喜欢在场边地头点缀种植的观念,而真正看到油葵作为经济作物的价值。似乎嗅到了油葵飘香沁人心脾的清香味,不由得我面对葵林长长地吸吮着那浸润香味之气。 在进入银川平原的时候,一种江南水乡的风光展现在眼前,这是大西北粗犷浩瀚中的一块秀丽之地。霎时,使人沉浸在稻谷飘香的浓情中,陶然忘机。“天下黄河富银川”的古训,自在学堂里读书时就已浸润心田。那时像神话一般在脑海里盘桓,作为一种常识留在脑海里。而今天一入银川那种富庶的感觉便实实在在地撞进心扉,不得不使人为祖国,或者说为宁夏有这样一块胜地而心慰,多年形成的大漠孤烟直的观念彻底被击碎了,我真为自已能有机会来到这样的宝地而自荣了。 虽然这里不是阡陌纵横,村舍星罗密布,但却是,清流沽沽,河渠交错。那沉甸甸黄灿灿的稻谷,散放着清新醉人的气息。一种富足的美好平和景象,使人感受到银川人生活的祥和、温馨、幸福。 (4)银川无银 做新闻工作有岁,日久天长养成了一种怪辟之性,每到一个陌生之地总爱寻根问底,要对某地弄个根打梢,方肯满足,否则饭吃不好,睡觉不实。到了银川就更不例外了。旁晚进城,已是掌灯时辰。汽车穿行银川老城,街宽灯明,车水马龙,行人如流;高楼广厦排空,店堂商肆如织。看着这旧城新貌,心里总是盘旋着一个问题:此地为什么以银川命名,是产银之地吗?询问同行,都无人说得清。于是一安顿好下榻之所,就匆匆去街头寻找书店,跑了一条街,在一家小书店里看到一本《西夏故事》就翻阅起来。翻来翻去,没有找到解答我心中问题的答案。而所收益的就是了解了西夏王朝粗略的兴亡史。后来在宁夏一位乡党的手里拿到了关于银川形成过程的资料。 银川者非产银之地。其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宁夏的士质属碱性,地面常常呈现为白色,像银子撒满一地。这一点本人也没有较大的兴趣去考究,因为去宁夏仅以过客而行之,也没有时间来看个真实,只是道听途说罢了。既是今天到了银川地面,也无机会到郊野去,况这里时令正值稻谷生长成熟之季,广袤的原野覆盖的全是黄色的稻谷,无从观察。有人说,银川市郊过去排灌水系统混乱不堪,积久年深形成了洼地积水,湖沼星布,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从而出现地面常呈白色。人们把这种现象指为银川命名的来由。 另一种说法是有历史记录的。据宁夏地方志记载,“银川”一词的出现是在明末清初。清初解震泰作《游贺兰山》诗曰:连山似奔浪,黄河一带宽。城廓渺如舫,银川亦寥廓。“从这首诗中看,”银川之谓在当时主要指白浪滔滔的黄河,实指的是贺兰山与黄河之间的那些灌溉渠道。进一步理解可穿凿为泛指沟渠纵横,阡陌连缀江南水乡般的汉延唐徕两渠所灌溉的银川平原。真正从诗中演化为明确的地名是在清雍正年间。对银川的地名之由,史料记载曰:从黄河出。《慧浓渠碑》文说:黄河发源于昆仑,历积石,经银川,由石嘴山而北……银川在这里是作为宁夏县附近灌溉的别名开始使用了。乾隆年间,“银川”一词又演变为宁夏府城的雅号。乾隆十八年,也就是1753年,宁夏知府赵本植在府城西门创立银川书院,这是目前发现最早的以银川作为宁夏府城的别名而正式命名的机构。天下黄河富宁夏。滔滔河水,白浪蔽天,荫富着这块古老土地,银川是即富于形象的词,富饶的“江南水乡”只有以金银满川来形容了。 其实,任何文化现象的存在,都有个演绎发展的过程的。或出于传说,或出于特殊的自然风物的变迁,或出于农耕开发,或出于兵黩战乱,或出于历史名人的穿凿附会等等,可以说是因事而发,因人而成。 银川之由,也不例外。 由于河套地区的天然优势,河渠纵横,湖泊星布,故银川成为先民开发的**作。在这孕育着千古生机的西北边陲,游牧部落把它作为乐园开恳,约在三四千年前的殷商时期,北羌、熏育等民族就活动在这里。后来到了春秋战国时代,朐衍戎,匈奴等游牧民族在此居住,繁衍生息,开发了良田沃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大将蒙恬率军北击匈奴,占领银川平原的河东地区,将其划归北地郡区管辖。大约是今甘肃省陇东至宁夏一带。秦末,匈奴大举南下,又重新占领河套广大地区。从此,银川成了兵家争战之地,历尽了战乱、兴衰、荣辱、繁荣与落寞,且多次易主。 据史料记载,银川设县级建制是在公元前119年,即西汉元狩四年。朝廷在今银川市贺兰县西部暖泉农场附近设置廉城县,辖地范围包括银川及其以北的平罗一带。从此贺兰山下有了这样一个军事屯田城堡,成为银川平原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后来,历经魏晋、南北朝、唐宋的变迁,到西夏开国元勋,党项族李元昊创建大夏国,约1300多年间,几经易主,由银川平原上一座边塞小城堡,一跃成为地跨陕甘青内蒙辽阔地域的西夏王朝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与当时北宋的东京、辽国的上京成为鼎足之势。从此,这块荒漠之地几经开发,开始进入了它在历史上的辉煌时期。 设宁夏省当在国民党时期。1923年10月经国民党政府批准,在旧甘肃省朔方道管辖的8个县及宁夏护军使辖的西套蒙古两旗属地合并建为宁夏省,并将宁夏省城设在银川,从而银川以省会城市正式成立。解放后,我党尊重民族习惯及民族民主权利,于1958年10月25日成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为其首府。从此在全区各兄弟民族的团结下,建设宁夏,发展经济,使银川成为一颗璀灿的塞上明珠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