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中国年的信仰 |
正文 | 过年,是中国人最重视的一件大事。一票难求的春运,充分阐释着对年的理解;回不了家的问候,无奈注解着对年的渴望。回家过年,是每一个游子必然的选择!回家过年,是每一个中国人难以解开的一个情结!回家过年,更是许多人无法割舍的一种信仰! 回家过年,团团圆圆。好不容易买上那张票,火车上坐着站着挤着,大包小包带着;全副武装骑着摩托车,千里走单骑;还有那开着私家车,后备箱里装载着满满的心意;打“飞的”衣锦还乡的……无论怎样的方式,就为了除夕夜围坐在老屋,那顿团圆热闹的年夜饭! 回家过年,敬鬼神敬祖宗。在我的家乡,大年三十傍晚,要“请家堂”,也叫“请家亲”。家中最长的男主人,带着牌位、供品、火纸,到村边路口,冲着祖坟的方向,摆好,点燃火纸,燃放鞭炮,口中念念有词,请列祖列宗回家过年。牌位上写“天地宗亲之神位”,就供在家里正房正中位置。牌位前是三个大碗,碗里盛着整鸡、肘子、点心。大年初一天蒙蒙亮,第一碗饺子,就要供养祖宗。第一个头,也要磕给祖宗。大年初二初三,每一顿饭,酒菜都要先祭祀祖宗牌位,人们才可以享用。要讲究晚接早送,年初三下午,就要“送家堂”。程序与“请”类似,只是念叨的内容不同。在年年的接送仪式里,“慎终追远 民德归厚矣!” 回家过年,带着对长辈的孝心,对孩子们的牵挂。给爷爷奶奶买顶时尚的帽子,给父亲带两瓶好酒,给孩子们买几件新衣服,还有七大姑八大姨的礼物,其乐融融的气氛足以融化寒冬,更温暖了漂泊了一年的疲惫的心。 大年初一,大拜年。拜祖宗祈求保佑子孙读书的中榜做生意的发财;拜长辈祝福老人健康壮实快乐长寿;拜同辈祈愿当官发财平安顺利……说的全是吉利的话祥瑞的词,不吉利的话是不会讲的。即使小孩偶尔打了碗,也要说“岁岁平安!”。下饺子破了皮,就说“挣了挣了!”绝不会说“破了”。我敢说,这是一年中最祥和的日子,没有争执没有烦恼没有纠结,一切都那么和美,那么和睦!那么和谐! 回家过年,寄予着对幸福生活的期盼,对美好未来的祝福。年夜饭,不仅仅是一顿饭,更是一个讲堂。一家人边吃边聊,总结着一年的收获,分析着生活的不足,制定奋斗的目标,轻轻松松的小酌中,全家人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就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家族的精神传承给孩子们。还有那压岁钱红包,更饱含着对儿孙健康成长的殷殷期望! 中国年,是过年,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传承,更是关乎灵魂深处的信仰。它不是宗教,但有时,它比宗教更为神圣;它因为人间烟火的萦绕,有了温度,所以也更为真挚;它因为人伦血脉的承续,有了担当,所以也更为虔诚! 过年真好!若是天天过年,更好!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