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小镇印象
正文

小镇的印象在淅淅历历的春雨中弥散且渐渐清晰起来。

小镇不大,潜伏在川东北的群山翠绿中,依靠着后河的柔臂。

镇东首是东门。东门无门,有一条主街,三条小巷。主街长不过七八米。街头有一座木桥卧波,街中都铺着淡灰色的石板。每块石板宽约五六十厘米,长约一米,这样的石板平铺三块,纵向串接曲曲折折的伸向街的尽头。尽头是一吊脚木板房,檐角有一串斜挑的布旗,写有行文"太平客栈"。随着岁月的流失,街中靠边的青石板上烙上了车辙浅浅歪歪的印迹。烟雨中,石板小道犹如清清溪流中洗濯的丝缎在随着水的流动而跳跃,中间的一块则光滑如石砥,起伏若微波,明晃如铜镜。

出东门木桥,过东山观,登上天马山顶,便见一七层砖木古塔,名"文星塔",木梯已毁,塔身黑白相间,呈正六角形,顶有一红漆葫芦,塔干身上有一小松傲立。塔中砖文有揩字光绪十二年。有古诗云"一塔耸云霄"。

小时,我常在东门闲逛,看街檐圆木柱下的方形石墩上雕刻的简约刚猛的飞龙,瞧房檐柱头上的滴滴欲坠的金瓜如意,摸窗棱间凸现的寿桃蝙蝠。各色商铺和各家房檐上的雕梁画柱总让我流连忘返。

过东门,直穿过红卫路,便是北门。北门紧靠铧头嘴。铧头嘴街道状如梨地的铧头,呈三角形,与前面的东门红卫路连接起来,恰如一支硕长的箭。这里很是热闹的地方,印象中,竹篾器具舒坦的或端坐于檐下或斜依在壁板;各种小吃或冒着清香于杯沿碗壁或热气萦绕于屋梁窗棱;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蹿出小贩们奇长的吆喝;琳琅满目的货物前飞出商客们爽朗的笑声……

铧头嘴的边上是二重岩。二重岩的险峻随汉渝路的贯通已无大险可寻。路边刀劈的半壁高耸,依旧让人心悸。岩边是一排吊脚木屋,几棵参天的皂角树怡然自得的散居其间,葱茏的绿叶,斑驳的红漆。黝黑的房顶,和着岩下哗哗流淌的翠绿,从容其间的渔者,让亲赖她们的人怀疑到了桃源境内。

要是碰上小雨,小镇便笼罩在一场飘渺的烟雨中。这时节,我常常去到东门,穿过一条曲折幽静的小巷,来到一个叫关庙坝的地方徜徉。关庙坝背靠南街围成一四合院,院方五六丈,四壁皆木,窗棱门楣上雕绘如意吉祥。院东临小河,河水清浅见底,河上有一座古廊桥。我沉思于廊桥,常寻觅着古镇岁月的变迁。廊桥正梁上绘有飞龙。憎目舞爪,"绥定""嘉庆"几字经历岁月的磨砺仍显富贵之态。桥两端各有一斗拱支撑。其顶上正中有南天门装饰,红漆斑驳。廊桥修建何时,已无从考证端坐在廊桥一侧的横木上,听桥下潺潺流水,观游鱼疾停飞动,听风生水起,回味关帝典故,遐想庙会的盛况,推敲"太平"小镇背后的的安邦之意,神猜"文星"塔名以外的思贤之心,亦怀廊桥之美。

而今的小镇,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商铺林立,大道平坦,灯光璀璨,正努力彰显着小镇的文明气息。要搜寻小镇五百年的历史,人们只能置身于寂寞的文星塔前追味残存的只言片语,记忆里的"红卫路""翻身街"也只能从那些经历激情岁月的老人口中去感慨,或者,从某处残碑断石上去遐思吧。

登上天马山云梯,可驻足览胜。文星塔涣然一新。而古色古香的小镇印迹已随风逝。伫立在寂寞的文星塔前,我不仅想起鲁迅先生笔下的那一株枣树来……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6: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