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古黄村”:并村后产生的一个村名怪胎 |
正文 | “古黄村”:并村后产生的一个村名怪胎 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和农村人口的不断迁入城镇的趋势下,一个个古老的村落人口急剧下降。随着撤乡并镇,合并村落的步伐落实,一些历史、文化都较古老的村落数量在慢慢地减少,以及他的村名也在消失。黟县西部的西武乡在并入碧阳镇后,紧接着星火村与光村合并为星火村,古筑村与黄村合并为古黄村。“古黄村“这一村名很怪,大家只能简单地解释为古筑与黄村各出一个字组成,没有任何意义与内涵。也有人提出质疑,说是成了古老的黄村,那么古筑村没有了。就算是调侃的话,那么那些现如今仍漂泊在外的古筑人如果想了解家乡,在互联网上进行百度与搜狗一下,根本无法查找到古筑的情况,不免有些失落。 翻开《黟县志》,介绍黟县的村落时,特别突出“他历史悠久,以孙姓居多,宋以后一直是黟县西部重镇”。可想而知,在黟县的历史上,古筑村的历史文明与政治经济地位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了。虽然《黟县志》在行政区域划分里注明了“黟县,宋以前史料难辑。”但从村名所含“古老的建筑”之意和古筑村孙氏祖先在唐朝888年由扬州迁入黟县而后在月塘居住,在宋1161——1222年迁入古筑能断定古筑村至少建村800年历史,并且至今一直以古筑村命名。并且在某段时期还以此名称很大一片范围。据《黟县志》中的区域划分一节可知,从宋代的怀远乡到明清年间的乡、都、图、村设置里都明显地写着古筑村,而与之相邻的黄村在当时称为黄村街。虽然县志没具体解释,但从老长者口中可知,黄村是在古筑村建村后,宋朝末年黄氏祖先由祁门迁入黟县县城后转迁入古筑村西部(现黄村位置),原来此地为荒芜之地。经过黄氏祖先族群的辛勤劳作,加上他们非常重视教育与学习,子孙后代大多都是通过科考成名而后做官经商的,所以村庄发展非常快,后来在村中形成了很繁华热闹的黄村街,也称“大夫街”。每个时代都有名人出现,最为显著的属清代书法家黄元治、篆刻家黄士陵。当然黄氏族群的人有了名声就有了地位,有了地位就有了财富,有了财富就会有所为,在村口建了水口亭、庙等,村中还有不少祠堂,古老雕刻精细的古民居建筑,那高耸的门楼,雕龙画凤的三雕,以及错落有致的街头弄巷,整齐划一的繁华街道,与当时的古筑街遥相呼应。黄村一直以来代代繁衍发展,人丁兴旺,也同样是一座古村落了。所以流传有“金黄村,银古筑,铜赤岭,铁官麓”的顺口溜。可想而知,黄氏祖先在当时崇尚文风,重视教育,所以代代有学者,而且名气、地位、财富都与日剧增。而古筑村就有所区别,是以商、学并重的,就是在经商的同时进行学习而有所成就的。我祖父就是在十二岁左右随他父亲在上海做布匹的生意的,同时在做生意的同时进行学习,即学了知识,又实践出真知和锻炼了能力。 从刚解放的区域划分来看,1949年6月,在全县设碧阳、渔亭、古筑、际村4个区。7月,撤区又重设原碧阳、渔亭、际村、东文、碧芙、武林6个乡,下辑63个行政村。到1950年设5个区:碧阳区、渔亭区、际村区、古筑区、美溪区,下设79个行政村。1950年,划乡建政,由原来的79个行政村,划为1镇41乡。其中古筑区辖古黄乡、西陶乡、翼屏乡······10个乡。1956年2月,撤区并乡,全县原42个乡镇合并为西武、和平、际联等10个乡和四联镇。古筑与黄村均属西武乡管辖。后来变更多次,一直没动古筑与黄村的行政区划及村名。 一直到2005年,全县合并为山区的四乡和山外的四镇,撤乡并镇后接着把古筑和黄村合并一起,也不知是何原因称为“古黄村”。可能是基于两种考虑,一是两村各取一字,二是源于1950年有古筑区的古黄乡,他的范围就是是现古筑与黄村的位置。但我觉得有点牵强附会,首先要说的是两村都为古村落,虽然黄村比古筑晚些,但他们的文明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社会发展的贡献来说不可同日而语。最好不能合并,就算合并,“古黄村”作为村名有所不妥。一是在1950年有古黄乡的称呼,但那是乡的建制,归属于古筑区管辖,还存在“古筑”的称呼。现如今即无西武又无古筑了,有点奇了怪。二是“古黄村”的称呼易给人造成古老的黄村之意。那么别人会认为历史悠久的古筑村何在?一个铭记了上千年历史的古老村名要在结合建筑、历史、文化的背景下传承下去,不能遗失了。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