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读梅 |
正文 | 梅,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新年过后开学的第一天,没进校园,先嗅得一股淡淡的清香。原来是你,默默地立在校园的一隅,瑟瑟冷风中,伸展开手臂,绽放着笑脸,迎接我们师生的到来。 梅,象征着坚强和高雅,一枝独秀,不与百花争艳,在凛冽的北风中,在飘扬的雪绒里,扎根于冻土,把积蓄了一秋一冬的力量都一股脑儿暴发了出来,有的已经盛开,更多的还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 喜梅、爱梅,自古以来不乏其人。“丑怪惊人能妩媚,断魂只有晓寒知。”宋代萧德藻的《古梅》奇崛而妩媚;“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苏东坡笔下的红梅让人惊叹岁月之流逝;“折取一枝悬竹杖,归来随路有清香。”明代陈道复的这句题画诗,不须看画,长者赏梅归来一路清香就定格脑海。元代王冕爱梅画梅闻名于世,《墨梅》妇幼皆知,我更喜欢他的《白梅》一诗,“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更有北宋林逋隐居杭州孤山,不娶无子,而植梅放鹤,称“梅妻鹤子”,被传为千古佳话。他的《山园小梅》诗中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脍炙人口,是梅的真实写照。李清照《渔家傲》“此花不与群花比”,写出了梅高风亮节,不惹世俗尘埃的品性;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又展露出一代伟人豪迈豁达的胸怀…… 梅,岁寒三友之首。却不因得到赞美沾沾自喜,也不因孤芳自赏目中无人。其品其性是一种由内而外释放出来的独有品性,不是假装清高,不是故作姿态,不论是外在的气质,还是内在的涵养都是至纯至美,无可比拟的。 课余闲暇,我常常读着你,或近或远。 人生在世,在经历中成长,在成长中锻炼,在锻炼中成熟。贪图享乐不是人生的真谛,不畏风霜雪雨,默默无闻不断奉献的人生历练才能具有梅的品性,才具有生存的价值。 梅,你静静地立在校园的一隅,孤零零的,只有一株。我却看到了很多——那些风里来雨里去扎根山区,坚守着三尺讲台甘于寂寞且清苦一生的人们。 梅,读你千遍也不厌倦。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