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身居陋室 气比王侯——寄语十六岁的儿子 |
正文 | 儿子,来信收悉。感谢你能坦诚地与我对话。其实,在这十六年来,我和你、你和我就是一种对话的过程,当然,我们的对话,口头形式的多书面对话少而已。随着你身子骨越来越高、越来越结实,随着你青春的脚步越来越矫健,我们父子俩的对话形式,悄然已有所改变。但对你的来信,我很乐意回一封,聊表为父之蕴。 一 儿子,我小时家里没钱,全家七口人,只有你爷爷一个人工作,每月只有四、五十元钱,这点钱能保持温饱就不错了,父母哪有钱给我买好东西吃?童年的我、少年的我,没有过过生日,也没有参加同学的聚会,因为同时期的同学们也都一样,我们家人多收入少,他们家也一样。 你曾经委屈、且不服气地来信责问我: 我没有参加同学的聚会,所以不让你参加;我小时家里没钱、没电视机,所以不给你买电视机;我小时候吃不上好东西,所以你问我要钱买东西吃,我就耍脸色;我小时候没人送东西过生日,所以也不让你过生日。 是的,我没钱,我家也没钱,是客观事实,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但小时候的没钱,小时候的家境贫寒,造就了我比平常人多一份坚忍不拔、多一份吃苦耐劳、多一份吃了亏、打掉牙往肚里咽的忍耐,成就了我长大后的刚毅、努力和永不言败! 我小时候家里没钱,是现实。但现在,我们的家里,还是没钱,这也是事实。记忆中,我都上初中了,我还在穿着你爹爹平时舍不得穿的灰色中山装——那件穿在身上,犹如披在我瘦小骨架上的一个长袍,一件我穿了几个秋冬的、终身也不会忘记的、有点儿像样的时装。后来,你二姑在矿上当“三线工”——拾大炭里面工作,省吃俭用,偷偷为我攒下了十几元钱,为我买了一件军绿色的单褂,当时,美得我都不知道姓啥名谁了。 但是,不要说我“我小时家里没钱、没电视机,所以不给你买电视机”。这句话,儿子,你说错了。自你出生以来,一直到上中学,一直以来,家里都有电视机的。而且,每年的暑假期间,左邻右舍的小朋友都到我家来,帮着爸妈看护着你,而我们家的电视就全天候地开着。因为我家有矿上的闭路电视,孩子们也喜欢到我家。于是乎,在每个盛夏季节,也都是孩子们到我家玩的时候。也许你已经忘记,但我们不会忘记,不会忘记曾经帮助过我们、呵护过你的叔叔、大爷、大姑、大娘、哥哥、姐姐们。儿子,要知道,曾经懂事的你、可爱的你、漂亮的你,可是矿火车道门旁边居住户们的骄傲呀,此情此景,我怎能忘怀? 儿子,不要说“我小时候吃不上好东西,所以你问我要钱买东西吃,我就耍脸色”。要知道,你小时候不吃鱼,而这天下当父母的谁都知道:吃鱼的孩子聪明。为了让你吃鱼——也就是能吃“聪明”点,我动用了一切思维来考虑:买草鱼,你不吃;买泥鳅、黄鳝,你不吃;从北京学习回来,路过青岛,购买了腌制的海鱼,你还是不吃;后来,我与你妈上街,看到街上卖的大青鱼(欲名:混子),买了一条约七、八斤重的大鱼回家,没想到,这一回,你吃了。呵呵,儿子,总算把你不吃鱼的习惯改掉了。我小的时候,凤台县的叔叔来淮南时,带来了一袋橘子。性急的我一口咬下去:“哇,好苦!”因为我没有剥皮。现在,你看到这个生活细节,可能会笑,但笑后,应该知道,我们当年的生活是如此的清贫。而你,自出生以来,喜欢吃、爱吃的我们都努力让你品尝,尽管我们没有多少钱…… 儿子,也就是你出生以后,我对生活、对学习、对工作的态度有了180度的大转弯。可以说,是你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因为,我要对你负责,你是我的儿子。也就是在我工作态度、学习态度转变的时候,我的工作履历也发生了变化。但我仍然把自己定位为一名普通工人,无论工作环境如何变化,无论自己身在何处,我都努力工作,我都坚持着普天之下作父亲的信条——为了家庭、为了孩子,我只有奋斗,别无选择! 儿子,不要说“我小时候没人送东西过生日,所以也不让你过生日。”实话实说,我过过生日。那是我上了班之后,用我自己挣的钱自己过的。这次生日也是在家与你奶一起过的,也是我印象中不多的一次生日。后来,结了婚之后,就是你那可爱的妈妈每年都要提醒我,要过生日了。呵呵,这几年,若不是你妈妈提醒,我基本上都在外出差,估计生日这样的概念,已经让我给淡忘了。你还小,少不更事,不了解大人们忙碌的根本目的。今天,说这个事,是为了让你更加发奋图强,因为,你过生日,最应当感谢的是你的父母,没有父母哪来的你?而十六年前你的出生之时,正是你妈痛并快乐的时候……儿子啊,你还小,不知道母亲生孩子那一种刻骨铭心的感受……你可以从网上查一查,看一看,母亲生儿子时的感受,网上应该有类似文章,你完全能够感受出来。 儿子,不要说“别用你的清高掩饰你内心的嫉妒和不安,那是做作!”这句话,让我心疼啊。 再过十六年后,我们爷俩儿再看看这些话,你就会明白了。其实,做爸的内心,哪一个不是为了孩子好,只不过,当爸的把爱埋藏得太深你还明白不了。等到有朝一日,你明白时,可能、有可能——孩子,我已经老了。到那时候,我不能再给你多少爱了,只能等你给我们一点点儿回赠,一点点儿关注,仅此而已。 其实,我不是个自私的人,至少不是个自私的爸爸。 二 儿子,你在信中说:你的同学过生日你去参加,以后,你还会去参加。还说“我不会不参加,我比你重感情,比你有人情味!”。 呵呵,儿子,言过其实了吧。我若无人情味,这个家早散了:想当年,我的工资低得很,一个月只有300来块钱,而且在这个家庭里,我必须供养你奶奶。于是“穷吵穷吵,越穷越吵”的古谚,在我们家生效了。你妈与我就经常闹矛盾,于是我就有散伙的冲动,有离家出走的冲动。但是,我也是重感情的人,非常重感情,我不能走,我一走,扔下这个家,那这个家将名存实亡。其实,爸妈之间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只是我的工资低、太低而已。尤其你,来到我们家,工资低的窘况,更加让我捉襟见肘。但我不放弃,你、你妈和我妈,我一个都不能放弃,一个都不能抛弃。我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工作、生活、收入的窘状,把你们紧紧团结在我的怀抱,一个也不能少。真的,儿子,一个也不能少。你妈疼爱你,宁愿舍身跪地护子(那是一年夏季,你妈抱着你到姥姥家时,不小心踩到一块西瓜皮上,就在你们娘俩儿失去重心之时,你妈硬是生生双膝跪地,跪地后,仍稳稳地、稳稳地把你抱在怀里,尽管双膝血流如注……)。而你奶奶疼爱我不也是一样吗?所以,一个也不能少,我也不能走。 你现在还小,还没能力回报,而这回报的行动只有靠我来进行,记住,我说的是进行——因为以后,你长大了,还需要你继续。你看我每逢年节回家,甚至是双休回家,不都是带上点儿酒、烟、水果等,到你奶、你姥、你大姨、你大姑家吗?这是什么?这是感情,这是人情,这是你爸我重感情的真实流露。儿子,你现在就有些许感觉,相信你长大、参加工作以后,你也会与我同样,珍惜曾经爱过你的人,曾经呵护过你的人,曾经给你关爱、尤其是那个喂你吃饭大姑。大姑没文化,但很会疼孩子,你是她的亲侄子,她疼你甚至超过了疼爱自己的孩子。呵呵,说这么多,也许你还记不住…… 儿子,相信我,我是个重感情的人,而且更不是个没有人情味的人。 三 儿子,对不起,我不是领导。 我不知道你所谓的“领导”是什么样的,但我的确不是什么领导。可能是由于我平时脏话少、语速缓,加上带个眼镜,看上去有点儿斯文感,外在表象往往让别人认为我是领导,也让你觉得你爸是领导。但是,儿子,我的确不是领导,我只是一个在国有企业里面工作的小职员而已。请你不要对你爸寄如此厚望,你的厚望,让我汗颜。 在这个“拼爹”的年代,在这个“恨爹不是刚”的年代,说这些话,是不是让你觉得你爸怎么这么没用呢? 随便你说吧,反正,你想说、想表达的或许不止这些,随便你。你有一个没当过“领导”的爸,一个没什么用处的爸,一个很世俗的爸,一个很平庸的爸,是不是让你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了,那就随便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你在信中说“我从不虚荣,你现在是领导,有钱”。呵呵,儿子,你错了,我即不是领导,也没有钱。希望你从看到这封信起,就收起你的虚荣心吧。你的爸爸没本事,没当领导,更没有多少钱。我的收入,仅能供得起我们家的房屋月供、一家三口的日常生活支出。但我坚守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古训,我坚信安步当车、晚食当肉,坚信平安是福,别无他求。因为我,没你说的、没你期望的、没你希望的那样有本事。 儿子,对我提如此要求,今后,看你了。儿子对父亲的期望,肯定远远不如父亲对儿子的期望,而如今的我,面对你不咋地、甚至还有点儿凄惨的学习状况,我啥也不好说。你还年青,冲一冲,也许就把曾经的失败,扫落在身后;你正年青,紧一紧,也许就会做出令世人骄傲的举动来。当然,这只是我的期望。我工作二十年来,赶上了企业大发展,享受到企业发展成果,确保了家庭温饱。而你才出道十六年,我不能对你有太大的奢望,我只想你平平安安,做个正正当当的人,就行了。做学问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 看清楚了吧,儿子,我不是领导,但我所做的事,至少问心无愧。我努力把优秀当成习惯,我也如此教导你,希望你也能以此为勉。 四 儿子,你比我幸福,至少你的父亲比我的父亲收入高得多。你未曾谋面的爷爷一辈子的收入才一万多一点儿。而我,两三个月的工资就是一万多。相比之下,你要幸福得多得多。 当然,现在不是忆苦思甜的时候,你还小、还不懂,至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懂。我不说太多,就说你的零花钱30元/月。其实,我早都想告诉你,你还没有工资,干吗非要满足自己的什么黄钻,要知道,你妈的手机、我的手机月租也只是十元左右,而你倒好,没收入却也搞个月租,你也不想想自己的实力。我不劝阻你有自己的,因为这世界需要,年轻的一代,你们不能缺少。但至少也要想一想,自己的能力…… 一个人,要对自己的能力有充分的认识,在认清自己的能力的基础上,再去做切合自己实际的事。我现在的收入比你有钱吧,你妈妈的收入比你有钱吧,但看看我们,有谁愿意为玩而花钱的?当然,我只是拿说事而已。你已经是高二的男生了,身高已经比我还高的大男孩了,我当然知道现在的生活水平,我当然知道现在的孩子们的想法,没有的日子,不是90后孩子的日常生活。我也不为难你,每天安排你洗碗,每月给你的30元,也是让感觉到“钱是挣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儿子,30元是什么概念?曾经,也就是在1985年—2000年的15年间,我每月努力给你奶30元生活费,而就这些生活费,已经占据了我全部工资的10%。为什么,因为我当时每月也只是300多元工资。穷吵、穷吵,越穷越吵……请你别误会,这不是在批评你妈,她也是个好妻子、好母亲,她省吃俭用不也是为咱这个家吗?不也是为了你吗?不也是为了我吗?我当然知道。现在,咱只是说事。看清楚了吗,30元,对你来说,根本不算什么,但在当年,已经是家庭不稳定、不和谐的主要原因了…… 五 儿子,你的来信说“别以为我小,我什么都不懂,我只是不想说。”这句话,儿子,咱不忙着评价,等再过十年,咱爷俩回头来再看,你就知道了。 当然,再过十五年、二十年……,也许不用我说话,你就比我还明白了。“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相信,届时的你会比现在理解得更深。 儿子,你还小,真的还小,许多道理你只是会说而已,其实,你真的不懂。 六 儿子,很多时候,你会发现:曾经一直耿耿于怀的事情,在多年后在翻出来回想的时候,根本找不到当初让你介怀的理由了,这个时候心是平静的,因为那些所谓放不下的情愫,在你看来,已经成为可以原谅的回忆,一种美丽的回忆。 儿子,如何能够在喧嚣的世界中找到一份专属自己的宁静?这也许是你曾经考虑过的一种心情;如何能像远古诗人般放浪形骸、超逸酒脱,这些,不知你想过没有。其实,我真的希望你想过、思考过。 儿子,我不希望你太有才,太有成就。即使日后你大有作为、胸怀四海,我也是这样想。因为——那样,你会太累。但我希望你,尤其是学文科的你,一定要在气质上、在品质上、在内涵上、在文化上要比一般人高。真心实践“知行合一”,彻悟“修身”之道。当年我也有文学创作的冲动,也有当作家的梦想,也有想作诗、作词的举动。但是,渐渐的,我知道,我腹内的学问太少,需要我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汲取学问,方能成就。我深知,我的学识还是太浅,我必须终身学习、终身读书。而我对你的希望,也一样。 儿子,小时候的贫穷,不是贫穷;一时的失误,决定不了终身。你爸能给你的,应该说已经倾囊而出。人之初,都是一样的。后天的环境,造就了你们的成长之路。不管怎么说,有钱也好,没钱也好,当父母的都是倾囊而为之。当父母的没有在孩子的学习上、生活上设任何卡子,他们总想创造一个好的环境来为孩子的学习、生活提供方便。儿子,你的父母只是正常的工薪阶层,只要你的定位不高,你的学习、生活就不会有太多奢望。人家有钱,是人家的,你有知识,是你的。莫攀比呀莫攀比,要攀比的只有学识。只有学问装在你的肚子里,别人才会真心认可你,你才会在学校、工作、社会上有一席之地。 今天的话,说多了点,但我真的很想与你交流。尽管我的话,你可能听不进去。儿子,肚子里的学问,不是别人给你的,而是要一点一点儿装进去的,学进去的。寒门出才子,这句古话,一点儿都不假。从古到今,皆出此道。现在的清华、北大,北京的就是比全国的考分低得多,更是验证这句话的真理。陋室不可鄙,贫寒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发奋、不励志。 儿子,我希望你身居陋室,而气质脱俗;希望你身居陋室,而意气风发;希望你身居陋室,而胸怀天下;更希望你身居陋室,而气比王侯!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