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对于“官位”的断想 |
正文 | 对于“官位”的断想 隋朝始行的科举制是当时的朝廷为选拔官员而实行出的一种有效方法,这种制度一改过去官员选拔任命的陈旧程式,使一批优秀人才被选拔后进入仕途。就当时来说,不分出身贫富,不讲身份贵贱,只要有德有才有学就可以通过科考之路而被选拔上来做官,这种制度犹如一缕清风,为当时中国封建社会腐败的官场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远的我们不说,单说满清时期的官员任用制度,清朝初期康熙时期由于政治清明,也很重视各级官员的选拔,一直到雍正、乾隆时期都还算是比较好的,可是这种好景延续时日不长,到了满清中后期就不行了,朝纲废弛,上层无能,加上一群奸臣贼子当道,因此,当时的朝廷在官员选拔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唯满族八旗弟子加以重用的做法就严重制约了当时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虽然当时不乏有能耐的汉人和其他民族的官吏,但只能当个副职,始终位居次处,加之不少朝代忠臣与务实的官员都很难得到重用,从而使正人斗不过投机钻营者,君子往往失算于小人,因此,当时的朝野忠臣清官寥寥无几,而奸佞贼子多如牛毛,这种官员群体的腐败直接影响了国家的发展,导致了统治阶层层层盘剥,经济萧条,民不聊生。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这种腐败没落的政治制度导致了国运衰弱,民生凋敝。 民国时期先期还算可以,后期的蒋介石时代不用赘言大家也是明白的,放着人才不用,任人唯亲,种种政治、吏治的腐败导致了国民党反对统治不得人心,维系其统治的800万军队在人民解放军发起的三大战役中顷刻间土崩瓦解,执政了三十多年的国民党从此退出中国舞台,上层领导集团率其维护腐败格局的残兵败将最后落荒而逃退居台湾孤岛。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改革开放近30年,中国的官员选拔制度可以说是公正、民主、公平、透明的,由基层推荐,党委常委会议提名选任的各级官员,确实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发挥了主心骨作用,始终做到了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党的干部队伍始终是尽职奉公、造福人民的一支优秀队伍,其中虽然也有一小部分“劣质”官员,但他们只是很少的部分,这些人起初也的确为人民群众办了不少实事,谋了不少福祉,但随着时过境迁,地位变迁,与人民群众渐行渐远,以至脱离关系,进而一步步走向反面,成为国家和人民的“罪人”。 作为一名党政机关公务人员,就县一级来说,副科级也算是领导级别了,虽然很多人把这种级别看得很重,也很为成为科级干部群体中的一员而欣喜不已。但依我看来,不管是民是“官”,其品质是第一位的,即做官品为本,从政民为先,如不具备这一点,那就做不了称职的官员。胸襟狭小,视野不阔,凡事斤斤计较的人,不要说是为官,就是当个平民百姓又有何意义呢?作为一名官员,必须把品德修养放在第一位,无论是升迁也好,位卑也罢,都要心平气和,知足常乐,要时刻有一种换位思考的“方法”,要经常有这样一种想法:和那些默默无闻、任劳任怨工作了一二十年的人相比,自己确实是幸运的;和那些整天在工地上挥汗如雨、风雨无阻的打工者相比,自己又的确是幸福的。如果能做到这样,就会宠辱不惊、位卑不怨,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2007年4月18日夜12时于碌曲县原人大机关院内床头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