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爱上安妮宝贝的路 |
正文 | 喜欢上安妮宝贝是因为她的一篇《猫》,很容易的就被极具精彩的描写手法所吸引。那时候很想知道如此细腻的描述,是出自于谁的手笔。人就是这样,俞不在乎,欲想在乎。 之前有看过安妮的几片文章,名字虽是洋气,但也并未能使我这个后天的健忘儿记的住。我们只是因为相同的名字,在我们眼前或是耳边出现的多了,我们便不自觉的感觉到亲了。 就这样我便迷恋般的爱上了安妮的文字。 随后出于对《猫》的迷恋,我翻出了压在床铺底下已经变得很是皱着了的图书卡。上面的文字和图案,已经有些老化掉了,但还是能够轻易的辨认出瓜子纹理试的条纹码,和我那张并不怎么出众的脸蛋。这已经足够了。 图书馆刷书卡的大叔,还在那漫无经心的玩着电脑扑克,偶尔有借书的人,大叔也会很认真的“啪”,“啪”的刷着书和卡,只是神情有些萎靡,大概还是没能够从刚刚打输扑克的心情中走出来。 从当代小说到散文,我以安妮宝贝的字眼大致的寻思了一下,但最终无果,或许是我不够细心。但书架的走廊中会有许多漂亮的女生亭立其中,这让我没那么敢细心仔细的打量书籍,或是靠近。 无奈我只得走到大叔跟前,轻轻的问候有没有安妮宝贝的书?大叔揉了揉眼睛,语言很是颓废,只得冒出了句:“我也不知道,你自己看看吧!”。最终寻思还是无果,我只得随意拾起了一本《厚黑学》论,以此作为证明我并没有白来一趟的证据。 后来也不知道,学校到底有没有安妮宝贝的书籍。 说几句实话,安妮的《素年锦时》我并没能来的级多看几页,所以前面才会多写了一些无关紧要的话题,也是因为这篇文章是我在“五一长假”的最后一天,连夜才开始赶的稿,因此会有些急促。如果非要给一个定义的话,只能说《素年锦时》我有看过。 也是后来在网络上阅读了一些有关安妮宝贝的背景和文集,我才知道《猫》只是《素年锦时》中的一个精彩的小章节。 《素年锦时》是安妮宝贝记录自己儿时精彩生活的一部散文小说,虽说剧情简单,但并不失色彩;语言简练,而趋势丰富,不会马托罗嗦,仍然详略得当。安妮的文字中不会存在怨恨与抱怨,甚至是对生活的不满,只是简单的去叙事一件事情的经过,也只想安安静静的去写。而好坏是应当由读者来定论的,而不是作者挂在嘴角上的事非。这是对于一个写作者来说,最致命的要求。或许这就是安妮最独特的风采。 然而我喜欢安妮宝贝,并不会像大多数读者那样,只是在乎剧情起伏跌宕的婉转是否精彩?主人翁的生活是否独特? 于此相比,我更在意那些用艺术去排练的故事,那些不佳修饰的文字。但也不能否认安妮的剧情是很精彩的。 《素年锦时》。人们都会有一部属于自己的独特,或是提起都会让很多人都产生共鸣的童年乐趣,或衰事。那些独特的一面,会成为自己值得珍藏的记忆,因为那是独特的;而对于共鸣的,那是说出来会让每个人都拍手赞同的共同往事,那是大家都易聊的话题。 最近朋友开始写日记了,他说把今天的事情一一的缕列出来,虽是简单的事情,可等哪天老了的时候拿出来看看,是否也会笑的合不拢嘴呢?这也算是人生没有白走一回了吧。而我也在琢磨,是否应该抓紧时间把过去的自己,写成几部小说,或是拍成电影。显然后者对于现在的我是不太可能的,但前者是可以有根据的。 老师说要选一本自己看过的书籍,发表一下自己的感慨,或是收益。而对于安妮宝贝的书籍,无论是《彼岸花》、《告别蔷薇》、《八月未央》还是《春宴》等一些,那样同样都极具有风采的文字,有些不好选择。但人生的事非总该有个了解,逃是逃不了的。而有些事情在抉择面前,还是应该很负责人的去同别人解说或理解的。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