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戚氏?邓艾平蜀】 |
正文 | 【戚氏·邓艾平蜀】 早年冬,魏征西暗度阴平。 二六三年,剑门关蜀汉闻铃。 扎营,战旗红,刀枪剑戟马嘶鸣。 姜维苦斗钟会,阵中飞走数只鹰。 险山急水,人无踪迹,草长石乱云腾。 更漫天雨雪,行路泥泞,露宿寒冰。 —————— 壮志刺破苍穹。 桥横跨水,栈道引车行。 先锋报:断崖深壑,望路无踪,掩哭声。 士载看后,毛毡紧裹,纵下山峰。 军卒感动,胆气如虹,忘记生死追从。 —————— 背水悬兵虎,夺关斩将,漫卷西风。 后主抬棺自缚,至将军帐下问前程。 护民众爱兵丁,柔情铁汉,军政双彪炳。 论智谋、千里知敌影。 说出身、辍学牛童。 讲阅历、四季农耕。 话成败、百战百添兵。 颂歌一曲,追寻往事,唱响英雄。 【惜秋华·情曳】和【望远行·远方】都是情歌,一首渴望爱,一首缅怀爱。得改改戏路,豪迈的一时没有头绪,还是继续三国故事。现代的人,生活相对紧张,爱好也丰富多彩,单纯的文字宣传是不够的,需要投其所好:唱歌。唱歌不占时间,随时随地,想唱就唱、想哼哼就哼哼,心里也可以哼哼。 春季曾试写过【戚氏】,对于下片的四个排比句留有印象,这就是选择它的理由之一。另外四片的【莺啼序】是仄韵体,押仄韵,但像阴平、英雄等极有可能用的韵脚,都是平声,所以更应该使用【戚氏】。三片212字的【戚氏】平韵脚21个,仄韵脚2个,而【莺啼序】四片240字,仄韵共16个。【戚氏】韵脚太多了,关键时韵脚字会显得捉襟见肘,所以使用ing、eng、ong、ieng、iong、ueng做韵脚,韵脚字比较多,方便选择。 邓艾,字士载,生卒197年——264年,伐蜀时68岁高龄,老英雄。当时的官衔征西将军,陇右雍凉两州的军事行政最高长官。安、镇、征,当年邓艾调到陇右工作时,是安西将军,逐渐升到征西将军,靠战功。平蜀成功升职到魏太尉,时间很短就被奸小谋害,钟会和卫瓘,就是这个司马昭身边的亲信,监军卫瓘纵使小人田续,杀害了邓艾父子。 208年曹操发动赤壁大战前,将邓艾母子(孤儿寡母)由荆州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迁徙到汝南,刘备们跑了,老百姓被截留了。开始当放牛娃,后来做了屯农,一直从事农业生产到四十多岁,才在一次上京出差送报表时,见到司马懿,司马懿发现了千里马,所以邓艾的伯乐是司马懿。第一次改变命运是在11岁,以前应该上过学,家里是个大家族,曹操来了,成了失学少年。比他大十几岁的诸葛亮,书比邓艾读得好,没有间断读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后来官也做得大,升职升得快,但经常打败仗,一点也不神奇。神奇的是邓艾,四十多才出道,但战必胜,没打过败仗,还能料千里之外的诸葛恪的生死。当年接替已故陆逊掌握东吴兵权的诸葛亮大侄子诸葛恪,进攻魏国捣乱败回,司马师要去追讨,邓艾对司马师说,别理他,他回家,东吴他们自己人就办了他,结果回去不久被杀。神了,当然,这是邓艾对政治军事的掌控能力所致。 迁徙牛童?还是辍学牛童?前者依史也和平仄,徙xǐ三声仄。后者更强调失学特征,其实此时已可自学了,只是学xué二声平,原计划都在平仄里,此时此刻算了。 越说话越多,过去还都是引经据典,现在有些熟记心中的感觉,所以想用简明的语言唱出来。2012年11月14日星期三下午。附上词谱和样板词: 【戚氏】又名梦游仙。三叠212字,上片十五句九平韵,中片十二句六平韵,下片十五句六平韵两叶韵。 ◇□■,⊙⊙□◇◇□■。◇◇□□,◇□⊙◇◇□■。□■,◇□■,□□⊙◇◇□■。□□◇◇□◇,◇⊙□◇◇□■。⊙⊙□◇,□□⊙◇,◇□⊙◇□■。◇⊙□◇◇,□⊙⊙◇,⊙◇□■。 ⊙◇◇◇□■。□⊙◇◇,◇◇◇□■。□□◇、◇□⊙◇,◇◇□■,◇□■。◇◇◇◇,□□◇◇,◇◇□■。⊙□◇◇,◇◇□□,⊙◇⊙◇□■。 ◇◇□□◇,⊙□◇◇,◇◇□■。◇◇□□◇◇,◇□□◇◇◇□■。⊙□◇◇□□,⊙□◇◇,⊙◇□□◆。◇◇□、⊙◇□□◆。⊙⊙⊙、⊙◇□■。◇◇⊙、⊙◇□■。◇⊙⊙、◇◇◇□■。◇□□◇,□□◇◇,◇◇□■。 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远道迢递,行人凄楚,倦听陇水潺湲。正蝉鸣败叶,蛩响衰草,相应声喧。 孤馆度日如年。风露渐变,悄悄至更阑。长天静、绛河清浅,皓月婵娟,思绵绵。夜永对景,那堪屈指,暗想从前。未名未禄,绮陌红楼,往往经岁迁延。 帝里风光好,当年少日,暮宴朝欢。况有狂朋怪侣,遇当歌对酒竞留连。别来迅景如梭,旧游似梦,烟水程何限。念利名、憔悴长萦绊。追往事、空惨愁颜。漏箭移、稍觉轻寒。听呜咽、画角数声残。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 ——宋·柳永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