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随笔------茶余饭后话做人
正文

一日,朋辈三五相聚,三杯浊酒就粗食,饭后茶余聊做人。为人者做人也,做人即是自身的修为。修为在身心修为在个性;修为在风度;在胸襟;在道德在智慧。如果有人告诉你说世界上什么最难学习,那一定是学做人。如果有人说什么知识值得一个人活到老学到老?那也一定是学习做人。“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做人难;就难在做人与做事的方方面面,难做人就难在为人与处世拿捏的尺度上。有一句俗话说为人不易茣栽刺,处世艰辛多种花。无论富贵贫穷,无论老幼尊卑,只要还在喘气就要把学习做人放在首位。只有做好了这个人"才能更好的融入这个社会,融入你自己身边的人群。

人生苦短,路却很长。人生的路就像一条驿道,弯弯曲曲起起伏伏。这条路上山恋叠嶂急流险渡。在这条路上挤满了形形色色的为生存奔波的人们,熙熙攘攘相挤相拥相吸相斥,磨擦着竞争着谁能保证就不会发生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做到“静坐常思己,闲谈茣论人非”了。

做人与教育相关,教育与人的个性形成相关,个性又与做人相关,特别是一个人的个性的形成又与家庭的教育息息相关。“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从咿呀学语到白发苍苍也不过就几十年的光景,从幼年到童年再到少年是一个学习做人的启蒙阶段。这一个年龄阶段的人会学习模仿周围成年人的行为。模仿成年人的言谈举止,特别是会模仿父母的的言行举止。一部分人的性格可能都会在这一时期形成,这个时期的学习是决定了一个人成年以后做人的基础。所以我们说为人父母者在孩子面前要谨言慎行,仼何粗鲁粗俗的举止都会给成长中的孩子造成不可原谅的污染。这种污染会影响到孩子成年以后怎么样去做人,做什么样的人。一个人从青年到中老年的时候他会时不时的在脑海里回味那些启蒙时段的经历,他“她”们会把早期接受的教育奠定自己的人生观,他“她”们会把从父母那里接受的信息当做做人的标准。应该记住的是,人的观念一旦形成,就很难轻易的改变。早已形成的个性只会在后来的经历里顽固地加深,即使真的因为自己的历练有所改变,改变的也只会是一些个性的棱角。

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关于怎么样做人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必须遵循的规矩。这些规矩有些是有形的,有些却是无形。为人父母者尽责,为人子孙者尽孝;为人妻为人夫,做下属做领导做朋友都有处世为人的一套伦理道德在规范,不守规范的人要么圆滑要么老经世故。人们一般都认为一个人能够做到不违背伦理道德的规范,不背离社会的行为准则就已经算是做到了一个人该做的做人的标准了。其实不然。

处人:与人相处原则第一,友情与关系在次。可是处人的规则又是礼法里所没有明确的,这样诚信处人的就成了处人的第一要素。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很多,譬如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街坊邻里,亲戚朋友以及同学战友等等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时不时要相处时不时要相逢的避不开的关系。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就是做人的一部分。我们怎么样处人没有规定,也没有法则。与人交往或者朋友相聚察言观色解析人意,时刻注意自己的语言修辞,力避生硬的语言,尽量用委婉的语调表迖意思。不要唱高调,须知曲高必定和寡。不要强出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对竞争者,对待有成见的人怎么样才能不激化矛盾又不卑不亢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了。接人待物能看出一个人的修养,增广贤文说:在家不会迎宾客,出外方知少主人。

处事:其实处事也跟处人有关。所有的事情都会涉及到人。这样我们遇到事情就一定要心胸宽广,豁达大度。万不可'将己之心度人之意'。譬如你做领导,下属事情没有办好,这个时候切不可声色俱厉的指责。只能平心静气的了解事情经过,把应该说的话在心平气静中表迖出来。这样就该说的也说了,别人又没有生气。其实你说得那个下属接受不了,对已经发生的事情又不能起到一丁点的作用。同样把自己凌驾于别人之上也是不明智的,因为所有的人都是感性的精灵,你尊重他人,他人也必定会尊重你。否则你就会被阳奉阴违所包围。大家怨声载道,看看你有多少眼睛去盯着你的下属。处事的原则以不伤己又不伤人为好,遇事不为蜚短流长所左右。一件事情你不想参与,在拒绝的时候一定要给人面子。批评提建议时语句要适当,要适可而止,留有回旋余地。

谨言,言为心生。无论是什么地方什么关系,最重要是讲话察言观色,尽量不要说别人不高兴或者尴尬的话。记得一次几个朋友在一起吃饭,也许因为酒的作用,一位朋友在饭桌上眉飞色舞大侃特侃人家婚外情的八卦新闻,殊不知桌上有一位先生正在为自己太太的事在烦恼。无论我们怎么使眼色都转移不了他话题,后来这两个人的关系就可想而知了。有一句俗话说“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背后无人说”。这句话说明了一个事实,那就是人们喜欢在背后对别人评头品足,殊不知正是这样的背后议论造成了人与人之间隔膜,造成互相之间的不信任。人应该在能够糊涂的时候尽量糊涂,说话不要伤人自尊。

慎行,行为意愿。“君子纳于言而敏于行”少说多做,不夸夸其谈。什么事情都要仔细考虑周围人的看法,不独自专行。不越位不邀功。富不骄贫不妥,不大把的撒金,也不吝啬小气。不疏远落寞者,也不奉承当红者。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其实人们对一个人的为人处世做得好不好是有评价的,从娘胎里出生的那一刻起人们就在评价。一个孩子呱呱坠地时如果安安静静甜甜的笑,人们就说这个娃儿多听话不哭不闹将来一定很懂事一定有出息,这就是评价。虽然这样的评价显得有些玩笑的意思,但是可以看出人们在乎这些善意评价。对于做人;人们的评价往往是中肯中带几分苛求。因为社会重视做人,人们也在乎别人对自己为人的评价。

为人不佳,处世不妙。“朝闻道,夕可死矣”。

————花落平时————

茶余饭后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6 3: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