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雅正赐教说
正文

许多的文章后面,都会缀上这么一句话:敬请雅正,不吝赐教。

雅正者,请人帮忙改正;赐教者,不吝惜自己的意见,希望给予指导也。

一篇文章,从谋篇到熔词练句,要经过一再的斟酌,反复的推敲,是一个不断的自以为是,——自以为非,——又自以为是的过程。待定稿杀青后,也就是一个形式与内容统一的产物,一篇艺术品了。

而要对一篇文章进行雅正,赐教,则是“以意逆志”,一个反向的思维推理过程。更多的是要从无疑处生疑,从原作者的自以为是处发现自以为非;非而又是,疑处无疑。而要改动一个字或一个词,则必须体会作者的意图,看他在主张传达什么?因为所持的立场观点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视点不同,有时你觉得有些隐晦,殊不知这正是作者的春秋笔法,为尊者讳;有时你可能认为有些过激,但作者却认为留有余地,意犹未尽;有时你认为着墨太多,而作者则认为强调不够,渲染乏力。就说这用词,你喜欢用“推”,他喜欢用“敲”,等等,等等,都使这雅正赐教,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想得更多;更能驾驭这一文题,形式,更能体会这其中的内玄虚奥妙。

难呀!也正因为如此,文坛上也就把“一字师”,“一字千金”,传为美谈。如果我们没有一个高屋建瓴文心雕龙的手段,对一篇文章是很难去瑜中求瑕,发现其中的不足之处的。有时我们对那些优美的文章,那怕作者有十二分的诚意,我们也无以去“吝”,难以去“赐”的。

在我们中国的文化里面,从来就有一些言不由衷的话。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的吕不韦,当《吕氏春秋》修撰完毕,他为了自重其名,其书,扩大影响,将书悬于咸阳城门,谓“能改易一字者,予之千金”。我们的有些同志在文章后面,也加上一个雅正,赐教的话,其实心里是根本不想让你去作任何的批评的。他自己也没有一点接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心理准备。对这样的文章,你如果真的去批评几句,那怕你指出的百分之百的正确,他也会认为你驳了他的面子,而不予理睬,甚至恶言相向的。

比我们写得好的文章,我们更多的是去欣赏,而很少想到经过怎么的一修改可能会更好些?

写得比我们差的文章,我们可能会看个开头就不屑的放下,而很少去思考他在文章中提到的问题,虽然没有得到充分展开,阐述的不那么到位,但会对我们自己今后写文章看问题有什么帮助,可借鉴学习,或者去把它完善了。所谓的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其中也可能有鲁迅先生所说的“往往有决非清高通达的士大夫所可几及之处的”。

和自己写作水平相当的,应该是互相尊重,取长补短。但很多时候不是走向“文人相轻”的一极端,就是走向“文人相捧”的一极端;不管文章如何,要不就是完全吹捧,一片声在叫好;要不就是完全的否定,一窝蜂的去笔伐。对那些赞扬的,我认为大可不必那么在意,无非是才高八斗,空前绝后;华章一流,男比李白杜甫,女过薛涛李清照之类,看与不看,与我得失不大,久之,只会纵容,宠坏我们;道是讽剌挖苦攻击我们的那些文字,是应该引起特别的注意的。说不定他的矛头所指正是我们的文章中的不足和致命之处;它的那些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片面夸大了的我们的缺点错误,实在是我们应该去加强,去改正的地方。那些听起来很不顺耳的话,比朋友的那些顾及面子,绕着弯进行的批评,也比领导批示的再写再审甚至比任何的雅正赐教还要直接,深刻和严厉得多,我们应该感谢才是。关键是我们要有一个听取不同意见甚至漫骂的肚量和鉴别能力,或者说有自知、知人之明。

通常的情况是,看到攻击的文字,一触就跳,操戈相向,很少会去注意这子弹的去向和合理成分。当然,对那些扳着牛头不认账的徒劳的文饰和顽固态度,以及更甚着的脑羞成怒,则当别论。

坦率地讲,我的很多知识,能力,都得益于对面战壕中的战友的真刀实枪的教诲和提高。这教员讲的课可比书本上讲的那通俗,易懂,精彩丰富得多。辩论中,我很多时候都是站在敌对方为我的薄弱环节加固了的防线上向其进攻的;有时我会因为对方的准确一击或精彩之处赏识地由衷一笑或一击掌,捉摸不透你的对方有时会被这突发和反常激怒的丧失理智,暴躁,甚至漫骂出口。读一读最大奸雄曹操在读到陈琳写的《讨曹操檄》时讲的“能医头痛”,看一看唯一女皇武则天看到骆宾王写的“讨武曌檄”时夸的:此才可用,也就会知道,什么叫做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也就会明白这闻过则喜,闻强敌则喜,不是装出来的。

而如果碰到了真正的可怕对手,心有灵犀者,则会因此留下一个深刻地印象,难忘地战斗情谊。就象电视剧《亮剑》中的李云龙和楚云飞。

扯得太远了。话又说回来,用推背图的办法去看赞扬和攻击,那么,对我们赞扬的之外的就是我们的不足或缺点;笔伐之外的,就是我们的长处和优点了;这也是一种雅正和赐教,但我们很少这样认为,这样去对待的。

我也看到过在一片赞扬声中发出逆耳之言的,其赐教之情真,难能,难得,难见;其雅正之得体,中肯,中规,中用,但却被淡然,冷漠,丝毫没有去参考去从善的意念想法。有的是人家给提出批评就把人家的留言给删去,甚至连朋友都做不成了,……

总之,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于我们有意和无意之中,就把一个文人之间互相尊重,取长补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探讨氛围,融洽环境扭曲演变成了过眼云烟,一纸空文;一句文话,套话,而习惯性的后缀在了文章的结尾。其重视度和兑现率怕是比纯金的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还要罕见。

雅正,赐教,我为你难过,为你招魂!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11: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