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父母情,感恩心 |
正文 | 小时候,无论是朱自清的《背影》抑或巴金先生的《春蚕》都令我感动不已,那时内心深处不曾 有过“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概念,只知道有一种感觉会突然间的触痛某根神经,然后泪水便会 不止。出于好奇,我不止一次又一次的读那些令我敏感的语句,却最终找不到解释的答案,便随之留下 了疑团。那时的我期待时间的飞逝,梦想的翅膀正朝着湛蓝的天空跃跃欲试。而后,在我逐渐成长的过程 中,我才发觉这个答案需要我用一生去体会去解读。再长大后些,我读到余光中的《乡愁》,“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我停住了良久,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万千的思绪犹 如江水翻腾泛滥一样的涌上心间,如果说《背影》和《春蚕》都只是触痛,那么《乡愁》带给我的 无疑是沉重的撞击。那刻,“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竟会显得如此强烈。胸口的撞痛,眼泪的决堤, 让我深深感受到我确实该做些什么,那年我16岁。而后的时光中,我便时刻期待着时光的停驻。因为我 明明看到了那无情的岁月在父母身上留下的印记:皱上额头,青丝变白发。世人都会长大,而在长大的 途中,有多少次不经意的回头才发现太多人在我们的无意注意中已悄悄远离了我们的视线。从那以后我便 经常感到恐惧与不安,恐惧岁月的蹉跎会无情的带走我身边的亲人。父母用他们的衰老换来了我们的青 春,难道我们还要用青春的叛逆去加速他们的衰老?随着时间的增长,我越来越加小心翼翼,生怕一句 无心的话语一个叛逆的行为就会让他们在忧虑中愁眉不展。我警惕着自己的行动,尽全力的去做好作为 子女的责任,因为我恐惧时光已所剩不多,过去的岁月就是这样的一闪即过。回望那走过的二十多个春 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因其固执的坚守与倔强的坚持,曾经叛逆也曾与父母争执不休。事过境迁,生命 中无疑会留有遗憾,但理解总是独占鳌头,我明白那样的反对在那时的确是出于无奈,但依旧感恩的是 他们没有像许多人那样去剥夺我选择的权利,我庆幸,因为我和身边的太多人比起来依旧幸运。在我看 来,内心深处的感恩之情远比过迁的遗憾要分量重的多,父母用其碌碌的一生灌溉了我们生命的美好, 感恩之情也正是因这代代间的诠释而变的无限绵长。乌鸦尚知反哺,羊羔尚且跪乳,更何况为人子女的 我们? ——往事不谏,来者可追,仅以此望谨孝悌,知恩情,明感恩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