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叶坪,汉滨北极小镇的原味风情
正文

(陈俊东)暮春四月,岭南安康,天色晴朗,阳光灿烂,空气清新。两山河谷川道地区虽然早已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人间四月芳菲尽”,然而距城区115公里的叶坪镇,俨然是“草长莺飞阳春季,柳绿桃红花正香”呢。恣意沉浸在大自然美景中,迎着清晨和煦的春风和暖暖阳光,叶坪以一种独特魅力,让我感受了一番汉滨区北极小镇浓郁的原味风情。

镇子虽小,但历史悠久,古遗迹众多。沿汉水二级支流——恒河逆流而上,不觉中跑成了恒(口)叶(坪)公路的两个半小时车程。叶坪作为恒河发源地,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保护重点地区。沿途的椒沟村、桥亭村,清晰可见多处古子午栈道遗址,小镇因其古韵独具而不失为一绝妙景观。同众多的陕南古镇一样,历经千年风雨沧桑,悠悠历史虽未给我们留下啥特别的传奇故事,但其特有原生态、零污染而成为少有的修身养生之地。

歇息间,细端详路边陕西省政府文保碑:2014年6月9日,公布的子午道汉滨段遗址,在该汉滨区境内相关遗迹分布于叶坪等六个镇。经调查现存古栈道遗址12处,古栈桥遗址4处、古碥道遗址7处。其中叶坪镇中沟口上段、中沟口下段栈道、碥道遗址尤为重要。经对栈孔形制、磨损程度以及栈道沿线发现的战国、秦汉遗址初步分析,这些栈道、碥道应为战国、秦汉时期逐步修筑而成,是古代川蜀通往关中地区的重要通道,应为子午道最早时期所行经路线。

此外,中心社区三组的南北朝古墓葬群及众多的清朝早期民间墓葬;桥亭小学对面汉滨区唯一保存完整的麻衣庙古戏楼以及戏楼旁高约30米,直径约2米,距今500年的古柏树……虽然历史烟云,早将这些古老的东西长期湮没和遗忘,但保留下来的灿烂文化痕迹,足以证明昔日叶坪人的聪明睿智,亦见小镇曾经拥有的辉煌和不平凡。

据镇领导介绍,叶坪镇地处秦岭南麓,为中山及亚高山区,东与中原镇相接,南与汉阴县双河口镇相连,西与宁陕县龙王镇毗邻,北与镇安县交界。海拔780-2141米。境内群山叠嶂,林木葱笼,森林和林地面积占总面积152.6平方公里的85%以上。虽然地盘大,有一脚踏四区县之说,但仅有2村1社区,4275人,且人口呈逐年减少趋势。属于陕南山区典型的人稀地广区域,又因是汉滨区西北最边远之地,也是安康市与商洛市西北方的分界线,素有“北极”之称。

小镇虽为弹丸之邑,但历史沿革变化复杂。原叶坪区辖回龙、枧沟、中原、马坪、复兴、桥亭六个人民公社。1983年政社分设改为乡。1996年撤区并乡成立叶坪镇、中原镇和马坪乡。2010年12月撤乡并镇,叶坪镇保持原建制不变。以驻地“叶坪街”而得名。据此地叶氏后代家谱推算,三百多年前,叶姓人家首先来此开荒经营,多年后荒地变良坪,冠以姓氏命名“叶家坪”沿用至今。

集镇是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四面岭嶂合围,峰峦环抱。一条约千米长的老街,两旁一色白墙青砖黑瓦房夹街而峙,间或以几间木门。屋舍宽敞整洁、错落有序,挤出了一线天的屋檐下,串串通红的灯笼,把小街衬托的格外温馨而别致。瞧那已逾百年的老屋墙头,清晰可见许多精美彩绘图案,让人不难想象当年小镇商旅文化的繁荣景象。老屋间夹杂着新建小楼房,一旧一新,二者彼此间丝毫没有相互排斥之意,相互依存、相互映衬,共同挥写着小镇的沧桑变迁史。

悠长的小街上,老人们悠闲地晒着太阳,妇女们细致地做着纳鞋底等针线活,小孩们欢快的相互追逐嬉戏。居民们的乡村慢生活,无不充满着宁静与和谐。倘若偶有游客寻梦而至,追寻那曾令老祖先贤们所魂牵梦绕的昔日繁华子午道驿站,奔波一生难以忘却的地方,定亦会倾心于小镇的古朴秀雅而留连忘返。

小镇居民不多,仅千余户,且绝大多数为当地土著。交谈起来,不太标准的普通话里明显夹杂着湖、广一带的方言。但是只要你侧耳细听,八九不离十,绝大多数都能听个明白。

为扩大集镇发展规模,1978年修通了西河至叶坪街跨越两岸七十米长的“单曲拱石桥”;2007年又投资110万元,新修了椒沟口单孔石拱桥。交通的便利,迅速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轻步走出旧街小巷,跨过小桥,步入约一公里长的新街,这里明显得嘈杂环境,与老街宁静慢悠悠的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它是方圆数十公里四个区县群众内外购销的基地。

挨挨挤挤的商铺里,粮油加工厂、商店、餐馆、旅社、理发店、照相馆等商铺林立,竟达近百家,商业文明气息甚浓。既有淳朴好客的店主,热情向你展示柜台里一些山里鲜见的时尚用品,也有一大群山民,肩挑背扛着琳琅满目的土货特产,略带几分羞涩的向你兜售。街心那个商店里,一首流行歌曲,节奏感很强,虽打破了小镇的宁静,但却又给大家带来了欢愉。

小镇虽地处偏僻,但网络、通讯却很发达。与祖先的生活不同,这儿的居民从不排外、善于学习,已步入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快车道。小镇今日之格局,其古韵与新意如同一幅绝佳的水墨画,这分明是古镇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与现代文明的相互有机融合。

小镇是安康革命老区之一,革命战争时期,勤劳淳朴的叶坪人民,曾为安康革命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1936年何继周率陕南抗日第一军到陕南游击队,先后两次从叶坪复兴的安宁村经过,在途经黄家老屋场时,当夜驻扎在此并打死土豪杨佑皇。红二十五军、红七十四师,陕南人民抗日第一军在叶坪复兴、桥亭多次经过停留,他们打土豪恶霸,散传单、贴标语,宣传党的主张,尊重妇女,爱护群众,给当地人民留下深刻印象。解放后,红军革命故事广为流传。2001年1底经省政府批复安康市政府,将叶坪划为24个革命老区根据地之一。2002年后,在上级老促会支持下,先后用老区建设资金130多万元,支持修建便民桥8座,石拱桥2座,与其它资金捆绑使用,建成椒沟口大桥;投资10万元改造修建桥亭小学;兴修水毁堰渠2000m……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极大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靠山吃山善养山。叶坪境内动植物品种繁多,数量较大。据林业部门统计,拥有植物种类近300余种。这里不仅是天然的生态宝库,还盛产五味子、天麻、当归、柴胡等中药材及核桃、板栗、香菇和木耳等。更适宜大鲵养殖,野生动物驯养,生态旅游开发等,是都市人千方百计、苦苦寻觅的休闲度假、避暑疗养的理想之地。

昔日,大山深处的桥亭村民,经常遭受野猪侵害。农忙下地干活,农闲上山打猎。曾是这里庄稼人农耕文化的精髓。但深受其苦的村民,却注重对动物的保护而不随意猎杀。他们在野猪经常出没之地下套,将“祸害”捉回与家猪交配,再把子二代放到山上搞特色养殖。杂交野猪肉质鲜嫩、野味浓烈、脂肪含量低,深受青睐,现已自繁自育120多头。极大的经济价值和独具特色发展前景,已成为当地脱贫攻坚的品牌产业。

有山必有水,叶坪出奇水。有村民在中心社区九组龙王沟采药时,拽树枝,扣石缝,攀崖壁至半山腰发现一处巨大溶洞,打手电走一个多小时竟没到头。洞内石钟乳、石笋众多,造型奇特、颜色各异,千奇百怪。洞口泉水连续喷涌从未间断,常年保持着几度的水温。周围环境绝无污染,水质甘甜,经化验为珍稀的富锶矿泉水,储量居陕西第一,开发前景十分可观,已有多家企业前来洽谈。据悉,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促进骨骼生长发育,降低心血管疾病等功效。长喝此弱碱水可明目、健脑、养生,提高身体素质。想必不久,这处“龙王仙泉”定会赐予叶坪以富饶和繁华。

叶坪境内气候湿润宜人,物种丰富,是天然的生态宝库,山民们素爱栽植兰草花。此地兰草花不仅名贵,深受国人喜爱,还被日本、韩国人追捧。2005年中心社区唐西明家一兜“仙草”被人17万元买走。在椒沟村徐意坤家种植园里,欣喜看到了许多珍稀品种。低到一苗几万元,贵到一盆十多万元。不幸的是,他的大儿子自小得了重病,每年治疗费就需好多万,而他们夫妇始终不离不弃,坚持治疗。据悉,镇上已计划筹建兰草花栽培基地,进行保护性开发,帮助村民脱贫致富。

孔子以“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比喻品行好的人,不论在哪里都会发光,用兰象征坚定向上的人格。在这个普通山民身上,我分明看到,叶坪人面对严酷生活的淡然和乐观的心态。

前往椒沟村的途中,风景特别宜人。天蓝的像一块澄碧澄碧的蓝水晶,飘着几朵悠悠的白云;清风拂过,小桥边的杨柳,扭动着婀娜的腰身,和着溪水清脆的歌声迎风婆娑起舞;碧绿的草在微风中跌宕起伏,如浪一般,煞是惹人,不觉也沉醉在朱自清的《绿》中了;潺潺流淌的溪水,伴奏着轻盈的交响乐,使人不由得陶醉了;水潭边,有三、两女子正在浣衣,见有客至忙打招呼。末了,嫣然一笑,百媚千娇、风情万种。循花香鸟语,穿幽篁翠柳,清泉溪流边,几块干净的大石头上,席地而坐,吃点零食,喝口山泉,纵歌长啸,凡尘俗念,皆抛脑后,幸甚快哉!

在村民刘良贵家房后,赫然惊现一株“核桃树王”。高约30米,树冠近30米,粗壮的树身胸径竟达4米,要三个成年壮汉才能合抱。该树其不可代替的历史价值,在安康市乃至整个陕南境内极为罕见。

思绪把人拉到了清嘉庆年间,由于“湖南填四川”运动的延续,原湖南长沙府新安化县农民王氏、杨氏、刘氏三族,迁移至陕西省兴安府安康县北路陈贺铺大椒沟生息繁衍。刘氏族长刘光贵在小地名“安水磨沟”种下此树,距今已近300年。老当益壮的它,每年可打300斤个大皮薄,果仁饱满、果香味浓的干果。当地农民都以此树果子栽种,使椒沟的核桃种植空前发展,现存活胸径超过1米的核桃老树就多达21棵,真可谓“儿孙满堂”。仰望这棵老寿星,虽历经沧桑,仍以其高大伟岸,枝繁叶茂,苍劲挺拔的雄姿,展现给大家一种深邃悠远,欢畅淋漓的美感。

作为古子午道最早时期所行经路线的重要驿站之一,该村种植核桃历史悠久,且漫山遍野都是核桃树,被誉为“安康核桃第一村”。近年来,全镇因地制宜栽植优质核桃园1.1万亩。质量上乘、味道鲜美的优质核桃果,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产业。倘若在此兴建核桃树王公园,让周围漫山遍野的别致风景与其交相辉映,定会呈现出一派优雅别致,恬静而古老的原生态田园美景。

沿椒沟一直上行,穿过茂盛浓密的木竹林,经历山腰间滚圆的杉树、光滑的桦树林,原始森林中树叶浓密的阳光,只能透过间隙散出点点斑斓。越过石门关,攀登至山顶处,即是汉滨、镇安和宁陕三区县交界地。这里平素人迹罕至。群山间,不仅有恰若天落遗珠,令人惊叹的“天心埫”等七十二座连绵起伏的高山草甸群,还可惊现清澈见底溪水中,大大小小、颗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极具观赏价值;更有天然溶洞“天心洞”和绝妙奇石“天心石”的神秘莫测,游人至此,无不连连咂舌称赞。

久居城市水泥森林让人沉迷,而原生态的乡间野趣会让人抛下所有。仰面躺在松软的草地上,自由呼吸间,看天宇间云卷云舒,此种恬静和惬意唯北极小镇叶坪富足也!

叶坪虽偏居一隅,却素来尊师重教。全镇现有全日制小学两所,幼儿园一所,教师31人,在校学生305人,学生入学率100%。其中桥亭小学,学生55名,17名是留守儿童。目前6名老师中,仅有1名本地人,其余5名特岗教师均来自镇外。但他们却无怨无悔地在此默默奉献着青春年华,悉心培育北极小镇的孩子们。在与师生们的对话中,我深切感受到,虽然他们目前物质生活不太富裕,但精神生活却是充满了幸福感。

教室墙头上,温馨的装饰风格,显现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智慧,更是老师们爱的付出。屋后刚建起的新操场,设施齐全而漂亮,孩子们玩的很愉快。“把娃子交给这样的学校,我们既放心又安心”。一位家长高兴地说。

“吃饭基本靠推(推石磨),吃水基本靠背(肩挑背扛水),出行基本靠腿(交通不便),睡觉基本摸黑(没有电)”。当地曾经流传的这句谚语,是形容昔日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活困难,靠天吃饭时叶坪镇的真实写照。

1976年9月,叶坪至大河公路建成通车;1977年,全长79公里恒口至叶坪公路的开通,结束了群众外出肩挑背扛的历史;2012年全镇消除饮水困难人口;1988年全镇普遍实施温饱工程,群众吃饭问题得到解决;1997年12月,全镇居民普遍照明用上电,结束煤油灯历史……

夜宿小镇,别具一种味道。乡村的夜,是一片难得的静谧和温柔,一顿地道的农家晚餐,让我们尝到了家的味道。随着月色,溪流开始静静流淌在夜幕的深处。此刻,喧嚣了一天的小镇终于安静下来,缠绵宁静的宛如一首古老的田园诗歌。也许,只有在这万籁俱寂而略带些许寒意的山村夜晚,我们才可以真正放下一切,静心倾听见自己灵魂和良知的对话和歌声。

叶坪,这里既是一方净土,也是一方热土。如今最让人惊喜的,是小镇旧貌换新颜,生机勃勃,日新月异的变化。最让人深思的,还是小镇今后的如何发展。

聚全镇之力,加大对民生工程的投入,合理、整齐规划建设好中心社区,让美丽、生态、宜居建筑设计理念,完美诠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让实绩去赢得社会各界的肯定评价。

正在完善中的乡村公路,将与毗邻三县贯通,使整个区域交通状况全面改善。力争三年内,用叶坪的青山绿水与干群的聪明智慧和勤劳汗水,彻底甩掉叶坪贫穷落后的面貌。

严格细致做好全镇详规,发展定位特色以绿色、生态、环保为目标,以林牧业,山林资源开发、林产品深加工为主。探索走文旅结合之路,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美丽乡村旅游,将一二三产协调发展有机融合。让远道而来的朋友们,既可在世外桃源的天然氧吧中畅游,修养疲惫的身心,感悟千年子午古栈道的沧桑;也可轻轻俯下身去,与清澈溪流中时隐时现的娃娃鱼们窃窃私语;还能够无拘无束放开肠胃,在绿色无公害的农家饭菜美味中,把富锶矿泉水酿成的美酒喝个酣畅痛快呢……

瞧,白墙黑瓦间,生态秀美零污染,和谐宜居原生态,叶坪有着更多非凡的魅力。一个虽然偏僻但又不封闭的北极小镇,一个处处可动人心弦的小镇,正怀揣着山里人的梦想,踮起转型跨越发展的脚尖,张开双臂、敞开胸怀深情地等待着慧眼的你,前来探访和开发呢!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5:0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