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温柔背后的冷漠 |
正文 | 提到温柔,心里总是舒服的,会生出软绵绵的慵懒,进而那些锐利的东西都变得平滑了。所以,我喜欢被温柔包围,也喜欢用温柔包围一切。但是,温柔却不是永恒的,它像断点的线条一样,时隐时现,无可琢磨。这时,温柔所带来的就并非是好的,因为还要提防它什么时候隐去,冷漠必然也会紧接着出现,如此循环,直到那事、那关系被折磨的爆发了才消停。 我擅长挖掘一些被潜意识掩盖的心理现象,如今所作也算其一,温柔背后的冷漠,听着像是一个人的情绪变化,实乃群体心理共性,只是都不承认罢了。他们晓得温柔能带给自己好处,所以会尽力展现它,得到彼方的青睐。在这里,有一类人是比较好笑的,较之前者,甚为特殊。他们上来就是一通直话:我即如此,若嫌之,提也;十足朽木一块,却还自表个性,且不知已给接下去的自己蒙了羞。有道是,真假自有断,先整出些傲气来,必然会紧接着再圆回来,自己给自己降低身份,使人鄙夷。 下面,我罗列出两种对应标题的现象来。 1、内心要强,但能力不足者。这类人有两种心理特征,即:我可以,和我不行。他们渴望融入到某种群体,但从综合能力上判断,却不足以融入。所以起初他们会伪装自己,心里暗示自己绝对没问题,直到发现真的不行时,才会退出。 更深入更形象化去解析:比如,他爱上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喜欢成熟的男人。这时,他会表现自己的成熟,来取悦她。也许这种表现不是刻意的,或者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但最终他还是会暴露出被掩盖过的缺点。 还有一种是刻意的,有计划的表现。他会事先强迫自己去温柔,等得到她的时候,再露出真面目。把他的伎俩浓缩会得到这样的“招数”:让对方缓慢地习惯自己,用“小退步”的方式回到原点,那时就转变为她去适应他,包括适应他的冷漠和忽视。 2、顺其自然,却适得其反者。若把这类人解析明白,是很困难的。首先,这些人本身并没有错,因为他们在起初就想稳当当的走。当进度没有大变化时,即便出现些小意外,也是稳定的。可是,若在这个基础上跨一大步,可能直接导致整体的稳定性失衡。我们知道,任何事都有节点,这个节点很关键,也很致命。 有可能温柔会被这一大步抹杀掉,人内心的“不满足欲”很可怕,它始终都在寻觅,在接受和放弃之间转换,也在温柔和冷漠之间转换。除非省悟它,强迫自身静下来,把感观焦点定格才行。这样,即便以后会有变化,也是微不足道的。 解析现象至此暂休,实在太耗费心神了,它不像表面的东西,得去挖掘它潜在的东西,还得用象征性的笔触去更现实明了的解析它,就成了精细的活儿。 其实就该把心定下来,想的多,心自然就会疲惫,温柔也会大打折扣,虽然不算是迷失自己,也会夹带着这种疲惫过一辈子吧! 我坚信,自然的温柔,才是真温柔,不要在经受外界诋毁时而自我质疑。相反,你要坚持自己,以冷漠去回敬之。温柔在该温柔的地方,冷漠在该冷漠的地方,若此为之自何不乐也?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