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天凉好个秋 |
正文 | 天凉好个秋 (写于2012年11月7日,星期三) 看样子,冬天真的要来临了,在这个季节,秋天已显得不太重要,西译的学生乃至整个终南山下的生活的所有老百姓们,感觉到的只是突如其来的寒冷。 趁下午没课,携几个同学去打羽毛球,很是不巧,当我们几人赶到羽毛球场地时,已有多人在那玩耍,天依旧寒冷,在此刻这个秋冬交际之时,用“寒冷”来形容此时的天气情况,实在有些夸张,我觉得取掉“寒”字,用“冷”来形容,再恰当不过。 秋日的阳光,还是像往常一样,照射着整个西安翻译学院,让每一个学生打心眼里觉得,这阳光显得多么的苍白,多么的无力。 我们几人见已没有场地打球,就议论说去上面的足球场打球,于是,我们几人沿着台阶往上走,抬头方向刚好正对着学校的后山,也就是西安翻译学院创始人,丁祖怡教授安葬的地方,我还无心顾及那后山,只是沿台阶往上走时,看见左侧的一段台阶,就这样,我忆起了曾经的一两段往前,最远的记忆可以追寻到两年前: 当时我大一,刚入学不久,加入了许多社团,有经济管理学院学生会,经济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创业与交流协会,桃李文学通讯社,后来还曾加入雏凤诗社,当时每一个加入社团的成员,都要参加一个素质拓展训练,我也不例外,但也有例外的,就是那些懒得不能再懒,意志涣散的同学,他们就是不想参加任何活动,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仔细想想那时候,我虽然没有可爱的一面,但活泼的一面总是有的,在十月份周末的一天,我参加了创业五交流协会的素质拓展训练,当时创协的会长叫王童,个子不是很高,戴副眼镜,脸圆圆的有点胖,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人很强壮,他是一个很有激情的会长,比我们大两届,之前我也没去过大学,也没见过多少世面,更没有见过多少大学生,听王童给我们富有激情的讲话,时不时还带有肢体动作,很能鼓舞人心,在那种被人激起创业勇气的时候,我非常的崇拜他,给人一种错觉,他不是大三的学生,而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成功人士…… 看到左侧的台阶,我忆起了往前,如果走上那几阶台阶,就是两排整齐的柳树,又将我带回到记忆当中,我们做素拓时,我们这组人员在两棵柳树之间,拴上横七竖八的绳子,做“穿越电网”的素拓项目,我记得我们那组人中,有体格强壮的,也有体格瘦弱的,我只能算是体格中等的,在过电网的途中,因为衣服会触及到“电网”,如果任何队员的衣服裤子触到“电网”,整个团队穿越过“电网”的其他队员就前功尽弃,要和我们没穿越过去的队员重新穿越,我是脱了衣服,光着膀子,被小组的队员横着抬过“电网”的。 至于后来的记忆,也就是半年前,夏天西安的气温挺高,几乎每天都在35度左右,虽说我们学校位于长安区,离西安市有20公里的路程,可气温却不分你我,也不分远近,在西安翻译学院,气温照样在30度左右横行霸道,只是在这“太乙近天都”的地方,学校的后山连着整个秦岭,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空气清新那是自不用多说,由于天时地利,在炎热的夏季,我们还能感受到一丝清爽,每次课后,我都会和同班同学荆闯、李少昆、王海明,坐这两排柳树之下纳凉,在闷热的夏季,这真是一个世外桃源,没有城市的喧嚣声,也少了几份夏季炎热的炙烤。 离现在最近的一段往事,发生在上个月,说往事有点怀旧,但只要是过往的事情,无论过去十年八年,还是一天两天,都可以称之为往事,那是一个漆黑的夜晚,夜空中没有一丝半点的星光,只是校园里处处可以看见让人温暖的灯光,我和毛毛走过译渡桥,“译渡桥”三个字是昔日的丁爷爷亲笔题的,过桥之后,灯光明亮,似白天又似黑夜, 未完待续?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