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舌尖上的白斩鸡 |
正文 | 在广东人的酒席上;可谓是无鸡不成宴,由此可见鸡在广东人饮食文化中的分量。至于鸡的菜式那可谓是五花八门,我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大概在两百余款左右。而在这两百余款关于鸡的菜式中,令我一直情有独钟的那是--白斩鸡。 虽然;近来禽流感四处是捏,但这也并不妨碍我对白斩鸡的钟爱。对我而言,正所谓石榴裙下死做鬼也风流。人嘛;活着只要能爱其所爱;尝其所好;献其所能,则便是死我也觉得无憾了!当然;品白斩鸡乃我生平之所好,为此;那禽流感又算啥。 白斩鸡;它已不仅仅是一道菜式,它在广东历经数百年的代代相传;早已经融入了广东这片土地的根,成了粤菜一道亮丽的饮食文化,一道白斩鸡更展现了广东人生活的勤劳;务实和没有太多修饰。用白斩鸡招待客人,主人总会选最优质的鸡和最好的调料,以尽可能做到色;香;味俱全,一道色香可口的白斩鸡;展现了主人拿出的不仅仅是一道菜,而是一种待客之道。 当你夹起主人精心为您准备的白斩鸡时,在感谢主人的同时你又是否懂得这“白斩”缘何而来?北方人经常嘲笑咱广东这地方乃是“文化沙漠”,可土生土长在广东这片土地的我眼中并不这样认为,你看这小小一道白斩鸡背后的故事也如此精彩。 相传从前有一读书人,历经寒窗苦读最终捞得一官半职,皆因受不了官场的黑暗,最终还是弃官打道回府务农。但他乐善好施,性格豪爽,又有文化,因此深受村民的爱戴。读书人生活清贫,年过半百膝下无儿。这年又到中秋,他和妻子商量决定杀只鸡拜拜神,一来折天保佑早生贵子,二来打打牙祭。妻子刚将杀好的鸡剥洗干净端进厨房,突然;窗外有人呼哨哭喊,原来是小孩玩灯笼不小心酿火灾,此时值秋高气爽火势迅速四处蔓延,眼看一些村民的家财就要化为乌有,读书人和妻子拿起水桶奋不顾身地扑向火场。 在大家齐心协力的扑救下,火;最终被扑灭。读书人回到家,此时灶里的火已熄,锅里的水还微温,温水中的鸡早已熟透散发阵阵清香。原来妻子走得匆忙,只在灶中添柴,忘了给锅里的鸡加佐料。闻着清香扑鼻的熟鸡;读书人将就地将鸡白斩来吃,白斩鸡由此而出。 然而历经数百年的推陈出新,如今的白斩鸡以今非昔比,它已经成为了粤菜文化的一个符号。要做出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白斩鸡;那可非常讲究,从选鸡到浸煮鸡再到调汁;每一步都可费心思。首先说选鸡,俗话说“鸡用雅才嫩;鸭用雄才肥”,做白斩鸡选鸡不能选太老,如果鸡太老,那鸡肉太粗糙像木屑似的口感差,鸡也不适宜太重。在此我推荐几款适合做白斩鸡的家鸡,分别是清远鸡;湛江鸡还有就是三黄鸡,这几款鸡肉质鲜嫩,口感爽滑。 第二步就是浸鸡,首先是将处理干净的鸡放进沸水稍烫,然后马上捞出来浸冷水,再放回水里煮开最后关火,让鸡在水里浸熟。浸鸡这一步也很关键,那鸡不能浸得太熟,但也不能太生,以筷子插进鸡腿肉没有血水流出点到为止;这你懂的?接下来就是砍鸡摆碟,我用三个字形容砍鸡刀法;那就是快;准;狠。 最后就是调汁,各位可根据自己不同的口味来调制不同的酱汁,比如广州人的姜葱,湛江人的沙姜,客家人的盐酒,都别具一格。舌尖上上的白斩鸡,它既是一道菜,也是一种文化,更是广东人的一楼乡愁。(鲁舍)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