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三月伤离别,你我不散场的青春
正文

document.write(g_oBlogData.data.cgiContent);

if(isTemplateBlog) {

TemplateBlogParser.start();

}

青春,是生命源泉的自我奔流,或明媚,或忧伤,或单薄,或阳光,忆离别,风乍起,满眼惆怅……

--题记

<三月的雨>

三月的雨,透着丝丝离愁的味道,下个连绵不停,前天下午,好不容易迎来了一个大晴天,我独自一人拖着感冒发烧、略显疲惫的身体,来到省立医院七楼会议室,和同学们一起等待皖医辅导员的到来,迷迷糊糊,只听到琪导说了这么一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若干年后,你们会回想大学的时光,因为你们的青春在那里”,一下把我的思绪拉到了那个我们曾经绽放青春的地方。时光在悄然翻着篇章,翻过了明媚,翻过了忧伤,更翻过了我们青春的过往,就这样我们慢慢长大,久久想念。

回忆那时,我们的懵懂,显得那么的稚嫩,却又那么的纯真。充满了青春的朝气,那时的我们坐在教室里并肩学习,一起在操场上观看男生奔跑游戏,我们虽然会争吵,但是内心还是凝聚在一起的团结。

青春是那么美好的字眼,那时的我们,像一群美丽的蝴蝶,色彩斑斓。像一群欢快的小鸟,笑语嫣然,更像一群刚学会翱翔的雄鹰,无畏向上,奋勇向前。我们张扬着青春,挥洒着我们的梦想,我们充满着渴望,对未来载着满满的向往。

时光荏苒,还记得那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三月,也是这样的天气,如愁思般的绵绵细雨,我们紧密相拥在一起,就如同心与心之间的紧密相连毫无缝隙,那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三月,明媚中透着忧伤,那年我们一起走过的三月,是青春里的一抹离殇。如今,你我不散场的青春,各自飞翔。

<回忆那三年,我们笑了>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略带点不安以及新奇的心态走进大学校园,懵懂的青春在我们的眼角中闪烁,是缘份让我们走到一起,是缘份让我们能够坐在同一个屋檐下读书,也是缘份让我认识到你们这帮可爱的人,从此我的生活就被快乐的光晕围绕着,在那三年,我们一起挥手告别今日的夕阳,一起笑着迎接明天的太阳。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为了多睡一会儿懒觉,把上课的时间给忘了,直到铃声响起,才依依不舍的从暖和和的被窝里爬起,你追我赶的像风一样的从宿舍楼跑出来,派出其中一个作为代表去食堂给大伙买早饭,其余三个抱着书以火箭的速度跑进教室,时不时还得提防着老师会不会点名,于是,发个短信让班长把咱班同学的名字都给在签到簿上签了。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一起坐在新校区的教室里,拿着剪刀,把不用的废纸,折成一只只美丽的千纸鹤,用线串起来,把他们挂在窗台前,然后静静地看着它们在风中摇晃,看着看着,不知不觉间一个下午就过去了,打着上自习的幌子,可是书却未翻走一页。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拿着MP3.从电脑里下着最新流行的《Nobody》,上课时,偷偷把耳机塞耳朵里,然后用长长的头发盖住,听得不亦乐乎,听到精彩的地方的时候,忘记了原来在上课,竟然跟在音律哼唱起来,弄得整个大班同学的目光都朝我们这边望来,结果,老师办公室的抽屉里,很壮观,各样各样的MP3、MP4堆积成山。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手拉着手跑去城市的另一头看日落,只因为某个人说那里的夕阳很美,傻傻的骑着动感地带充300元话费送的迷你自行车,载着同伴,没出校门轮胎就被压瘪了气,还被修理部的叔叔带着打趣的语调笑道“你以为你的自行车是火车呢,干脆把全班人都载着得了”,我们相视而笑。从“景点”回来的路上,天就黑了,哭着喊着的跑回学校,刚刚想乘人家不注意从一楼阳台爬回宿舍,结果被楼管阿姨拦住,逮个正着,最后还被罚读小黑板上的管理条例十遍。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下自习回来,叫齐全宿舍的人一起搭着肩膀,站在阳台上,观看某个男生对心仪的女孩表白,用蜡烛点燃成了一个“心”形,等到男主角牵起女主角的手,双双离去后,我们仍不舍散去,一起坐着聊天到三更半夜,任凭微凉的清风沾湿了衣襟,任凭黑暗覆盖在我们明媚的青春里,对着天上最亮最亮的那颗星星心里默默许愿“快点带给我一个又高又帅的白马王子吧!”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各个班级都在班长的带领下组织春游,从著有安徽小黄山之称的马仁奇峰到采石矶,再到繁华的大都市南京。渐渐的,我们不满足于平凡的徒步,改为宿营。那一夜,三十个男女再加另一个小班的三十位同学,在长江边上撑起了租来的帐篷,铺好带过去的棉被,睡到半夜,硬是被男生举办的篝火晚会的喧闹声吵醒,于是,我们唱啊!跳啊!在火堆旁等待着黎明的带来,直到第二天早上,伴随着晨曦里的第一缕阳光,我们又背着沉重的行李返回学校大睡,恶补疯狂一夜所缺的睡眠。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一起到安师大商业区,买一些便宜得不能再便宜却很潮的衣服,然后又一起走到纬六路去把头发染成黄色、红色,更有前卫者干脆来了个条染,事后我们一起吃第一家的凉皮米线还有最靠里边的那家手擀面,那叫一个香啊!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上午的最后一节课就从教室的后门悄悄溜走,只为了尽快跑去食堂打饭,尽管我们每天都在报怨伙食是多么的贵,菜是多么的难吃,却依然乐此不疲。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把我们学习委员弄得哭笑不得,经常迟到,习惯早退,到要交作业时,才急急忙忙的拿着她的实验报告心安理得的抄,结果,作业本发下来,大部分同学都错在一个地方。当然,在个别成绩极其优异的另类看来,他们也会用鄙视的眼神藐视我们,恨不得学校把我们直接开除,好像我们带坏了所有的学风,在这所学校是今生他们最大的不幸。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走在学校的树荫底下,听着从树上传来的蝉鸣,躺在长满青草的树丛中,望着湛蓝的天空,看着天空的边际几朵白云自由的漂荡,明媚的阳光透过树梢,再碎碎的洒在我们年轻的脸上,树枝随清风摇曳的光斑,成为幸福的流年。同伴的一句“赶快背小册子,下个星期就要考试了”又把我们的思维拉回到医学的世界里。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什么也没有学会,每次快到考试时,才赶忙开始复习,天没亮就跑到图书馆的五楼占座位,带上饼干、牛奶、咖啡进行为期一月的考试突击战,每个人顶着熊猫眼快步匆匆地走向考场,凭借着那强记下来的“重点”挥笔答卷,考完后我们一脸轻松一齐去KTV大吼,仿佛只有这样才能卸下满身的劳累,把亏欠自己一个月的东西好好补回。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整天谈论八卦,谈论哪个女明星是靓女,谈论某个明星一夜走红,妒忌人家甜美的声音,苗条的身裁,谈着谈着就谈到年级哪个男孩喜欢哪个女孩子,却不敢表白,然后我们一起望着那个女孩嘻嘻地笑起来,搞得那个女孩满脸通红。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永远不明白放在一号食堂门口的水瓶怎么就突然不翼而飞,校园各个到处可见贴着“寻物启事”的大字报。

还记得那三年,我们如花般的笑靥,在岁月的大荒流离里,荡开一圈圈明媚的涟漪,晨曦的光,风干了最后一行忧伤,黑色的瞳孔染上了安详。

<想想那半年,我们喜忧参伴>

还记得那半年,我们突然接到上级的通知,要求08级临床未到医院见习的剩余班级搬到老校区,那一刻,我们感到我们不再是那个受宠爱的孩子,作为学长学姐要学会把更好的资源让给学弟学妹,我们在校领导的安排下,住进了老宿舍,面对如此大的改变,我们无从适应,有的娇气的女孩哭了,这么恶劣的环境怎么住人?但是,在我们一起努力的打扫下,狭小而拥挤的宿舍反而愈发温馨。没有了用电的限制,我们偷偷的买了电饭锅煮起了火锅,结果被老师没收,我们只得以递交一份“检讨书”收场。

还记得那半年,我们一起吃完散伙饭,吃到尽兴处,我们一齐举杯为多年后大家能再相聚而喝得酩酊大醉,然后全班同学发疯似的,漫步在夜幕下的芜湖

还记得那半年,我们唱着毕业歌,开场是洪亮的歌声到最后渐渐地变成沙哑的哭泣,苦涩的泪水缓缓从眼里渗出,从眼角滑落,悄悄的陨落在地面上的灰尘里,因为我们谁也预知不了未来的路到底会怎样,然后我们相互用手抹去泪花,那粘性的液体记录下好多我们不可能忘记的美好时光。

还记得那半年,我们经过一晚上的妇科学考试,把大学期间最后一门考试考完,考场里,我们为监考老师准备好了瓜子、奶茶、报纸,我们尽情答卷时的欢畅,大学的最后一场考试战役打完了,把大学的校园生活画上了一个句号,虽然不知道这个句号是完美的还是残缺的。

还记得那半年,我们的实习分配表分发下来了,各个同学被分到了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医院,我们知道我们真的要分别了,从宿舍纷纷的整理好行李,把门关上,把锁头锁好,领着东西走下楼梯,我们故意放慢脚步,是为了能把所有的东西都能记在脑海里,因为过完今天,这些东西只能在记忆中才能看得到,临别时,我们拉着彼此的手反复的嘱托要珍重珍重。跟随着每个实习点的车辆,我们穿过了学校的大门,回望着那些熟悉的建筑物,那些熟悉的花花草草在雨中燃烧,我们脑海中想到,明天的篮球架上又将有一批新的同学晒上了他们的衣被吧!

还记得那半年,我们一直默默的看着对方的眼眸,什么话也没有说,什么事也没有做,就静静地看着对方的脸,因为过完今天,我们也许很难再相聚了,也许好多年以后,一起种下的花还会在开,一起植下的树还会在长,但是一起走过的路,再也找不回来。

还记得那半年,我们有说不尽的故事,道不尽的话语。

还记得那半年,风吹得好寒冷,雨下的好凄凉,那场离别来的好惨烈。

还记得那半年,我们…

<时光碾碎了一切>

华光韵流,夹在那本泛黄的系解书纸见,那枚干枯的桂花枝斑斓了多少离愁往事,揉碎了多少悲欢惆怅。

光转流年,时光欢快的奔跑,我们只能抓住青春的尾巴,回忆着我们的回忆,想念着我们的想念,只是故人不在。

岁月蹉跎,我们用两行醒目的热泪,埋藏了所有的忧伤。

如今的我们,奔赴在全国各家医院里,做着可能外人眼里并不起眼的工作,有过辛酸,有过委屈,在劳累困顿之时,我们知道了现实的残酷,懂得了担当和责任, 青春也在悄然流逝。

如今的我们,天各一方,愿莫失莫忘。

(在皖医留下了太多关于青春的回忆,来不及写,但最美好的年华在那里度过,不管当初的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态拥入她的怀抱,今生,永远抹不去的是,她是我们的母校,我们是她的学子,皖医,我们好想你… 谨以此文献给所有皖医的学子)

作者系省立医院实习医师毕雅茹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0:5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