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明水的韵律 |
正文 | 明水的韵律 ——读2012。7。17《绥化日报》黑土副刊“明水诗词专页”有感 □龙江老赵 * 苞米苗 是诗的字符 地垅沟 是诗的行距 黑土地的家乡哟 好一首舒情长诗 诗魂中 泛出明水①的韵律 * 你的大号② 太爷取自一个 那叫“泉眼”③的同音同字 你的小名④ 太奶给起一个 土掉牙的“三里三”⑤ 还逢人就唠叨 有老远老远的纪念意义 * 曾经的 一帮闯关东的汉子 他们“跑马占荒”⑥ 追赶着太阳升起落去 他们“划圈耕地”⑦ 岁月的犁痕刻印在松嫩平原的腹地 从此 炊烟从这里缭绕 生命从这里接续 * 说积淀 这里并不象江南古城 那样的厚重 那样的大气 在岁月的年轮里 没有笔墨 没有诗文 只有田野里的鞭哨 扯回那季节的淡淡气息 * 论历史 这里并不象北方古镇 那么的悠久 那么的驰名 在八九十岁的年纪里 没有名胜 没有古迹 只有牛耕马作弯钩犁杖 勾廓出那希望的肥沃田地 * 但是呵 这都是过去 只能是小名“三里三” 碎片里的记忆 殊不知 当一夜的春风 散尽辽沈战役的硝烟 诗的美丽 就驾着喜悦的翅膀 来到这片“山青水秀”⑧的土地 * 诗酿的酒 勾兑地垅沟的汗滴 浓浓的液汁 香香的味道 庄稼梢上都浮着太白的豪气 醉红了高梁的脸 醉粉了苞米的须 醉得谷子 沉重地弯下腰 醉得城北那片果树园⑨里的沙果 摇晃着滴搂的熟透身体 * 农民诗社 从庄稼院里走来 农民诗人 从青纱怅里奔去 诗的文化 从来没有这样 生存在 和谐亲亲的氛围 揉进乡村大野 火热的生活里 房前飘着诗的情趣 屋后溢着诗的涵义 * 家乡呀 明是诗行 水是诗浆 明和水的组合 就是咱这疙瘩的诗篇 你可以显屁 从这里走出的文人 文也美丽 人也美丽 小说家戏作家诗人 象串串苞米棒子挂在屋檐下 炫耀着“三里三” 那丰厚文化的底气 * 注: ①明水,即作者老家明水县。 ②大号,家乡俗称,即姓名。 ③“泉眼”,明水县的县名是根据县城东南方有个明水泉子,故起之。 ④小名,家乡俗称,即乳名。 ⑤“三里三”,原明水县城为长三里三,宽三里三,故代称“三里三”。 ⑥“跑马占荒”,当时开荒时确定土地范围的一种丈量形式。 ⑦“划圈耕地”,当时开荒时确定土地范围的一种丈量形式。 ⑧“山青水秀”,指明水的字面意思,其实明水界内没有山、没有水。 ⑨城北那片果树园,六七十年代明水城北有一个很大的果园,是县农研所搞科研用的,当时是全县仅有的一个果园。 2012-8-22改毕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