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多叫一声哥,少走十里坡”—《你会说话吗》之五
正文

日本的住宅旁常常有一块小木牌。上面写着主人的姓名。如:“鸠山一郎”、“本田清”等。这不仅有利于亲友来访,也便于邻居互相认识,打个招呼。看韩剧,常听到剧中人使用敬语:“某前辈”、“某某君”,“某某先生”……这些称呼使对方感到舒服,也显示出自己的品位和修养。

这些年,高楼取代了胡同平房、四合院,给人际关系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邻居互不相识。在水电费由住户轮流收取改为水电企业直接结算后,邻居之间唯一的来往机会也没有了。很多人在一座楼里住了多年,见面居然不知对方姓氏名谁,连打个招呼都困难。和过去其乐融融的胡同居民比,人情明显的淡薄了。

山西有句俗话:“多叫一声哥,少走十里坡。”说的是人出门在外嘴要甜,问路时叫一声“大哥”,就容易到别人的指点,少走冤枉路。这也说明人打招呼的重要性。有些不会说话的人,不会和人打招呼,谈话也很难有一个愉快的开端。

如何称呼对方?不仅是个礼节问题,也包含一些知识性的问题。

叫“同志”?恐怕不能一概而论。在政府机关、党内还是应该的,在社会上不宜普遍应用。有些地方,将同性恋者称呼为“同志”,这一原本高尚的称谓成为忌讳。

那么,叫“先生”,“小姐”?这称谓也不是到处可用。一次,我和同事一起到外地旅游。一女同事向当地人问路。她客气地喊了一声“先生”。那干活的民工一愣,随后,周围的人哄堂大笑,几个人揶揄那民工:“快告诉人家,人家叫你先生呢?”那民工很不好意思,我的同事也闹了个大红脸。一般情况下,叫姑娘“小姐”也不行了,原本高尚的“小姐”称谓被弄成了“性工作者”的代称,姑娘不爱听。改成“女士”?甭说别人,我叫着都别扭!

要说,还是我们天津人会说话。见了上岁数的女士叫“大姨”,年轻一点的叫“姐姐”,年龄不限,婚否不限,谁听了都不反感。而且还有文化依据:《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见了姑娘不就是叫“姐姐”么!

在我看来,到文教科研单位办事,叫“同志”不如叫“先生”。因为显得对方有学问;到酒店招呼服务员,叫“小姐”不如直呼“服务员”,因为“小姐”已经变味;至于招呼工人,最好还是叫师傅。朋友之间,亲近的莫过叫名字,但不要连名带姓一起叫。

连名带姓一起叫,一般是不熟悉的人互相称呼,或是上级称呼下级,长官称呼士兵,老师称呼学生及同学之间相称,还有执法机关、司法机关称呼执法对象、犯罪嫌疑人。特别是文革十年,阶级斗争,人与人之间直呼其名成为习惯。一位老教授对我说,现在只要有人直接喊我的名字,我就想起当年挨斗的日子!

现在,许多夫妻之间也直呼其名,连名带姓地叫。教人听着很刺耳。在过去的中国、今天的日本、韩国,都没有这么叫的。实际上,“夫妇之间敬为首”,相互尊重在称呼上也应当体现出来。也许,现在中国人名字两个字的太多,叫一个字显得肉麻,所以就不客气了。但我还是建议,用爱称昵称,不要用全称。哪怕叫“他爸爸”、“老王”、“老李”,也比直呼其名强得多!

学会称呼,教会我们的孩子也会称呼,将成为我们学习说话的一个重要内容。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5 9: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