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江南行?景德瓷都 |
正文 | 江南行?景德瓷都 庞青松 在历史书中无数次抚摸过的地方今天就在眼前了——景德镇,一个极有历史文化含量的名字,一个对人类有着极为独特贡献的地方。景德镇,原名昌南镇,本属于古浮梁县的一个小镇,然而,春色满园关不住,因为它独具品位的瓷器被宋真宗爱不释手,真宗皇帝突开圣口,居然以自己的年号(景德)封昌南镇为“景德镇”,居说,古代以皇帝的年号加封一个地方,天下只有两处(另一处为“绍兴”)哟……那时,这个瓷都圣地可真算是景德的私爱呢,景德瓷都,天下独步! 走进景德镇,目之所及,怎一个“喜”字了得,一排排青花瓷灯柱,玉树临风,肃立街头,光照大街,高洁清新之感迎面而来,广场上或为影青瓷柱,或为瓷兔望月,无处不见瓷的玉姿,向人们传递着丰富的信息:这就是著名的景德镇瓷器的出产地。那份高雅,那份讲究,那种独具的匠心令外乡人既羡且妒…… 看瓷器最好是去窑里看,景德镇的官窑、私窑都非常有名,转过几条街,我们来到了官窑所在地,走进窑区,只见一群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这群工人可不一般哟,好多都是六七十岁的人了,很多都是已很有名气的艺术家,从事泥塑的、绘画的、雕刻的……既是标准的工人,又是出色的艺术家,我一下子明白了景德镇的瓷器为什么独步天下了…… 在窑区,我们观察了制瓷的一些主要环节,随着地面转盘的旋转,一位七十多岁的师傅手中抓捏着泥坯,糯糯的泥浆在他手里很快就呈现出各种瓷器的形态,对这位师傅来说,碗碟之类的都太普通了,他的绝活是拉葫芦坯,这种葫芦坯是两头鼓起,中间很细的那种,就在大家的目光中,那位师傅的手在泥盘上不断移动,转瞬间,魔术般地将一个小酒葫芦的坯子举在手中…… 拉坯之后是利坯环节,先前我就在想,那些成形的泥坯有厚薄之分呀,原来,利坯师傅的目光和手感特别精准,成形的泥坯在他面前转动,他手中的削刀伸向哪里,哪里就会被削平,像蜻蜓点水,又轻又准,一刀一刀,刀法好生了得呀,既要削平,又不能削得太多,既要快,又不能伤着手,这对眼功、刀功的要求都非常高,然而那位师傅却是从容如行云流水,一个个泥坯很快便在削刀下达到了要求。 再看剐坯环节。这个环节的要求更高,景德镇的瓷器中有一种瓷器很独特,就是瓷器表面会有谷粒那样的半透明的图形,上个世纪80年代,日本人到景德镇学瓷艺时特地请求要学瓷中嵌玻璃的技术,这个请求把景德镇的瓷器艺术家们笑弯了腰——那不是什么玻璃,而是烧制之前用特殊工具在泥坯上剐刻的结果。只见一位老师傅手中握着绣花针似的工具,一下一下地在泥坯上凿,挖凿的分寸极不好把握,剐针要动于该动之处,止于该止之时,一不小心就会被凿穿,应该说难度比前面的利坯环节还要大…… 接下去是画坯。几名画家坐在那里,手中握着不同形状的泥坯,往上题画,看看那些图文的颜色是黑色,可怎么烧制出来的成品是青花的或彩色的呢?这些艺术家们告诉我们:原来,景德镇最骄傲的就是有天下独一无二的高岭土,用这种土做的泥坯在1300度的高温时黑色会变成青色,闻名天下的青花瓷就是这样产生的;还有,除了青花瓷,另有一种叫粉彩瓷,它是上釉之后再画上去的各种颜色,所以是彩色的。艺术家们还告诉我们:青花瓷与粉彩瓷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前者非常光滑,后者色彩非常鲜艳,但用手去触摸,没有青花瓷那么光滑…… 每看一个环节我都不禁感叹:眼前这些师傅一定不是一般的工人,他们一定是一流的艺术家,在我看来,这样的艺术更有价值,更令人尊重…… 这些环节之后,就是烧炉了,走进官窑,只见一根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窑房,师傅们说那是一种极耐高温的特种树,更厉害的是这些木柱木架之间没有用一根铁钉,全是用传统的方法对接上的……再向里走,看到窑洞口了,洞口高达两丈多,宽两三尺,向里延伸十多米,泥坯就是放在那里面烧制的,再不能向前了…… 走出窑房,看到一口很大的古井,口面很大,比一般的井口大一倍以上,水清却不见底,几位师傅正从井里往上打水,这样清的水,怪不得景德镇的瓷那样漂亮的哟。师傅们说,他们的瓷器之所以特别漂亮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他们那里的很多瓷是用马尾松烧窑坯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马尾松油融进了泥坯,所以格外有光泽…… 看了制作,再看成品,官窑周围全是瓷器店,走进店里,我不由得一阵晕眩,一排排,一层层,造形独特,绚丽无比的瓷器,一件比一件奇特,一件比一件可爱,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明如镜……青花的,光泽沉稳而有润泽感;粉彩的,艳丽如花,“窑变”(烧制中瓷坯在色、形、质等方面出现的意外现象)的,如梦如幻,色彩千变万化,无法预设。有一种叫“冰瓷”的,表面像密密层层的冰块,晶莹无比,我知道在瓷界有句行话——纵有万贯家私,不如有一件“冰瓷”,可见其美丽,其不可复制……那些瓷碗、酒杯、花瓶哟,青色的,红花的,看上去玲珑剔透,摸一下冰凉舒心,敲一下,声音清越悠长,手指上沾一点水在碗沿上轻轻一带,便会响起音乐一般的声音,绝妙无比! 产品的价钱当然不低,一般都是几百元一套,几千元的很多,有一个特大的彩色瓷盘标价为元,有一对青花剑筒的标价为多元!我只有看一看,摸一摸的份儿了,看着别人买,我是徒有羡鱼情,不过,说老实话,在我这个只能看无法买的游客看来,什么东西都不应太贵,但景德镇的瓷器可以贵!想一想吧,黑黑的泥土神奇地变成了精美如斯的瓷器,仿佛有什么魔法使泥土中有了精灵,有了魂魄,凭什么不可以贵呢!不能买就看呗,看看也是很大的享受呀,呵呵…… 面对这冰清玉般的世界,终于明白了前人的总结:北省有故宫,南省有瓷都。将“瓷都”授给景德镇,实在是名之所归呀!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