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诗里中秋话月亮 |
正文 | ![]() 隶书--小篆--金文--甲骨文--骨刻文 诗里中秋话月亮 劳 燕 中秋赏月,自古以来,月亮被人类赐予了各种各样的名字,唯美动听。 月亮,古称太阴。 月亮的读音,古人取圆的声母 y ,缺的韵母 ue,组成 yue ,此则有月为圆缺之意。 按丁再献、丁蕾先生的骨刻文“汉字演变过程”的书写五体方式,来看月字演变: 骨刻文-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引 丁再献、丁蕾《东夷文化与山东骨刻文释读》十九章第二节) 月,字象形:骨刻文字形,象半圆形;甲骨文字形,象半月形。《说文》:“象上下弦阙形。”《诗·小雅》:“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本义,月亮,同本义,太阴之精也。月为群阴之本。 月为“太阴之精”,这一点是全世界都认同的。英语moon(阴性i)、Amaris,月之子(女性)之意;亚美尼亚语Anahid ,女神;澳(土著)语Arana, 亦指女性;希腊语Artemis 即月神(阿尔特米尔狩猎女神) ;拉丁语Diana、 Luna 都是指月亮女神,即罗马神话中所称戴安(月亮女神);玛雅语Ixchel 是称掌管月亮和繁殖的女神。日语月亮按季节称:春月(しゅんげつ)、夏月(かげつ)、秋月(しゅうげつ)、冬月(とうげつ)春夏秋冬则为それぞれの月,朧月(おぼろづき)、かすかに霞んだ月(春の季语),寒月(かんげつ)、冷たく冴えてみえる月(冬の季语)。按天象气候称:雨月(うげつ)、無月(むげつ)、薄月(うすづき)、薄雲のかかった月、孤月(こげつ)、淡月(たんげつ)、青月(せいげつ),一般称名明月(めいげつ)、朗月(ろうげつ)、皓月(こうげつ)、素月(そげ つ)等等。而从月亮名称可以见到汉语的富瞻,这是汉语的性质决定的。可以说汉语对月亮的称名是最多的。 李汉荣散文名篇《井绳》,匠心独具地描述了“三米井绳上下那个中国的月亮。” “通向月亮的路并不是美国航天局发现的。在美国之前,甚至远在公元前,我们的先人就已经发现了接近月亮的最佳方式。方法很简单。只需要一眼井,一汪清澈的好水,一根井绳。” “美国航天局用了很大的劲爬上了月亮,只抓了几块冰冷的石头拿回来让人类看,让人类扫兴,让人类的神话和童话破灭,让孩子们面对冰冷的石头再不做美丽的梦。中国人心目中的月亮是古时候的那个神秘的月亮,是嫦娥的月亮,是吴刚的月亮。是李白打捞的水里的这个月亮。” “父亲用三米井绳,打捞起完整的月亮和美丽的月光。三米之下,就能触到孔夫子和李白的那个月亮;三米之上,到处是伸手可掬的白银一样的月光。” 中国的月亮,有中国的审美,诗意、意象、联想,有中国特色的名称。 我也喜欢中国古时候那个神秘的月亮,那个传统的,中国特色的,嫦娥的,吴刚的,李白打捞的水里的月亮。 月亮名称知多少 (甲)直称 夜光、孤光、夜明、玄度、玄晖、玄烛、素晖、晖素、素影、霄晖、皓彩、圆光、圆景、圆影、圆缺、清晖等。 如: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曹植《赠徐干》)。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乙)会意指事 其核心词——月魂。即指月初升或始缺时不明亮的部分。 夏历每月初始所见月叫“魄”(本字“霸”),后来就以“魄”代称月亮,并逐渐形成以“魄”为基本语素的月亮别称: 月魄、魄月、金魄、玉魄、皓魄、素魄、新魄、圆魄、颓魄、纤魄、细魄、夜魄、晚魄、宵魄、晓魄、残魄、莹魄、魄宝、魄渊...... 如: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何景明《对月》)。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高适《塞下曲》)。 (丙)比喻 圆月,如镜(鉴)如轮、如规、如环、如丸、弯月如钩、如弦、如弓,于是产生了系列比喻: 飞镜、天镜、金镜、金鉴、玉镜、玉鉴、冰镜、水镜、圆镜、圆镜、宝鉴,月轮、玉轮、琼轮、白轮、银轮、冰轮、孤轮、圆轮、轮辉,玉盘、银盘、晶盘,清规,金丸、素丸,玉环,玉弓、明弓,玉钩、琼钩、银钩、玉帘钩等等。此外还有玉羊、玉壶、玉碗、碧华、银苑、金饼等喻称。 如:团团冰镜叶清辉(孔平仲《玩月》)。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元稹《月》)。 (丁)将甲乙丙一、二、三的别称相交互组合,派生出月亮别名的新生词: 兔轮、兔魄、桂轮、桂魄、圆舒、圆蟾、娥轮、镜轮、蟾轮、蟾盘、蟾魄、蟾钩等等。 如: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王维《秋夜曲》)。 (戊) 源于神话传说 玉兔捣药 “兔”字系列别称: 玉兔、白兔、银兔、冰兔、金兔、玄兔、卧兔、兔影、兔辉、兔月、月兔...... 玉兔捣药用的"玉杵"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如: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吴刚伐桂 “桂”字系列别称: 桂、丹桂、月桂、桂月、桂宫、桂窟、桂丛、桂影、桂晖、桂魄...... 如:桂月危悬,风泉虚韵(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嫦娥奔月 “娥”字系列别称: 嫦娥、姮娥、月峨、金娥、素娥、残娥、姱娥、娥月、娥影、娥灵...... “婵娟”本指美女,借指嫦娥仙子,故“婵娟”也成了月亮的别称。 如: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范成大《枕上》)。 神蟾(蟾蜍成精) “蟾”字系列别称: 蟾蜍、玉蟾、明蟾、清蟾、凉蟾、寒蟾、冰蟾、金蟾、银蟾、灵蟾、彩蟾、素蟾、孤蟾、新蟾、蟾窟、蟾宫、蟾阙、蟾光、蟾彩、三脚蟾 ...... 如: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李白《初月》)。 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李商隐《燕台诗秋》)。 由“兔”、“桂”、“蟾”等并列而成的月亮新词别称: 兔蟾、蟾兔、蟾桂、桂蟾、桂兔...... 如: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罗隐《旅梦》)。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古诗十九首》) 其他神话传说 月神名叫“结鳞”(或结璘); 为月亮驾车的神名叫“望舒”; 月中的五夫人名叫“月魂”; 月亮的归宿处为“月窟”; 月亮中有宫殿名叫“广寒宫”...... 这些都成了月亮的别称。 如: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鲍溶《宿水亭》)。 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曹丕《在孟津》)。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杜甫《瞿塘怀古》)。 五行、阴阳学说 古人认为,月为阴气之精,日为阳气之精,故以“阴”、“阳”分别指月、日,由此产生了月亮的一系列别称: 太阴、月阴、月灵、阴光、阴灵、阴宝、阴婆、阴精、阴兔、阴魄...... 如: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马戴《中秋月》)。 月亮名称筛选 从部分古诗词(包括辞赋)筛选,得到300多个月亮的别名。但有些不能为今人理解、接受,于是再筛一筛,遴选出200来个常见别称。本文题为“诗里中秋话月亮”,所以以诗词为主再省略一些过于生僻的名称,又以著名诗人为主,最后得100余个月亮别名以为常见。 兹举常见月亮别称如下(70) 婵娟 望舒 纤维 金波 玉弓 桂殿 团扇 玉桂 银台 五羊 广寒宫 清光 太清 蟾蜍 蟾 玉蟾 霜蟾 素蟾 冰蟾 银蟾 瑶蟾 蟾宫 皓蟾 金魄 圆蟾 金蟾 蟾魄 素魄 圆魄 冰魄 桂魄 瑶魄 玉盘 金盘 银盘 圆盘 广寒 霜盘 水晶 盘白 玉盘 金镜 玉镜 圆镜 寒镜 秦镜 瑶镜 金轮 银轮 玉轮 圆轮 冰轮 霜轮 孤轮 斜轮 玉兔 玉钩 银钩 垂钩 悬钩 金兔 白兔 圆兔 蛾眉 悬弓 素蛾 素娥 丹桂 太阴 夜光 月亮别称诗证 对上述月亮常用别名,引诗词为证: 圆景光未满,众星粲以繁。 ——曹植《赠徐干》 圆光过满缺,太阳移中昃。 ——李白《君子有所思行》 夜光何德,死则又盲? ——《楚辞天问》 玉魄中天满,清辉近水多。 ——何景明《对月》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高适《塞下曲》 团团冰镜叶清辉。 ——孔平仲《玩月》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元稹《月》 玉轮卧兔初升魄,铁网珊瑚未有枝。 ——李商隐《碧城》 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昨夜风高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 ——王昌龄《春宫曲》 半夜老僧呼客起,云峰缺处涌冰轮。 ——苏轼《宿九仙山》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李贺《南园》 指点南楼玩新月,玉钩素手两纤纤。 ——白居易《三月三日》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王维《秋夜曲》 桂轮秋半出东方,巢鹊惊飞夜未央。 ——唐方干《月》 慈鸟夜夜向人啼,几度沙窗兔魄低。 ——元范椁《赠郭判官》 玉兔半升魄,铜壶微滴长。 ——李绅《奉酬乐天立秋日有怀见寄》 金兔犹悬魄,铜龙欲启扉。 ——江总《答王均早朝守建阳门开》 玉杵秋空,凭谁窃药把嫦娥奉。 ——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沉钩摇兔影,浮桂动丹芳。 ——卢照邻《江中望月》 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高楼。 ——张正见《薄帷鉴明月》 桂月危悬,风泉虚韵。 ——庾信《终南山义谷铭》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苏轼《念奴娇中秋》 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露。 ——沈约《登台望秋月》 素娥脉脉翻愁寂,付与风铃雨夜长。 ——范成大《枕上》 引玄免于帝台,集素娥于后庭。 ——谢庄《月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水调歌头》 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娥。 ——李郢《中元夜》 玉蟾离海上,白露湿花村。 ——李白《初月》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李贺《梦天》 月浪衡天天宇湿,凉蟾落尽疏星入。 ——李商隐《燕台诗秋》 孤蟾久未上,五写不成归。 ——宋司马光《停月亭》 几回鸿雁来又去,肠断蟾蜍方复回。 ——刘商《胡笳十八拍》 出门聊一望,蟾桂向人斜。 ——罗隐《旅梦》 三五明月满,四五蟾兔缺。 ——《古诗十九首》 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广寒宫里宿。 ——鲍溶《宿水亭》 曜灵忽西迈,炎烛继望舒。 ——曹丕《在孟津》 地与山根裂,江从月窟来。 ——杜甫《瞿塘怀古》 万古太阴精,中秋海上生。 ——张祜《中秋夜杭州玩月》 阴魄出海上,望之增苦吟。 ——马戴《中秋月》 秋韵起,月阴移,下帘时。 ——宋毛滂《诉衷情》 夜光何德,死则又育? ——屈原《楚辞天问》 凉宵烟霭外,三五玉蟾秋。 ——方干《中秋月》 玉轮扎露湿团光,鸾相逢桂香。 ——李贺《梦天》 汗浸铺澄碧,朦胧吐玉盘。 ——李群玉《中秋君山看月》 桂魄飞来光射处,冷浸一天秋碧。 ——苏轼《念双桥中秋》 桂宫袅袅落桂枝,露寒凄凄凝白霜。 ——沈约《登台望秋月》 团团冰镜叶清辉。 ——孔平仲《玩月》 绛河冰鉴朗,黄道玉轮巍。 ——元稹《月》 冰轮未肯去,相看尚团团。 ——范成大《残夜至峰顶上》 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 ——陆游《月下作》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 ——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素娥即月之好。 ——《幼学琼林》 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帐幕遮银阙。 ——辛弃疾《满江红中秋》 最后,说个月亮笑话 明代笔记小说《谑浪》(是一部笑话集)中有个故事: 有个秀才,久居乡里,一次游杭州,也是他第一次进入“旅游城市”,见到什么都那样清新、雅致、精美,由衷感叹自己的粗俗。他见到精致的瓷器餐具,不胜喜爱,杭州人告诉他,这些碗盏盘匙餐具茶具都是“细瓷”。他于是买了些细瓷茶具、餐具回去。回乡后,从此他做事乃至撰文都多了一份拘谨和束缚,处处小心克服自己所在的土、俗,说话拘谨、恭谦。 中秋节,他邀朋友来家“闹秋”赏月,刻意显摆这些细瓷,他用杭州买来的“细瓷”茶具泡茶,拿出瓷盘摆放上水果、月饼。 客人到后,惊讶地说:“呵,这瓷器真好!”秀才说:“不敢,此乃舍下一些粗瓷。” 客人来到院里,说:“看,这月亮多好!”秀才说:“不敢,此乃寒舍一轮粗月。” 呵呵,又有了一个月亮的别称:秀才说,他家的月亮叫作“粗月”。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