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消逝的母校
正文

消失了的母校

一位哲人写道“母校有一点不同于母亲,母亲是会衰老的,而母校却永远年青”,这话是不错的。不过我初中时的两个母校却象我去世的母亲一样永远地消失了,但是那些教育过我的老师就和我去世的母亲一样是永远鲜活地活在我心中的,是永远值得我怀念的。那些年青时的朋友和故事也从来没有在我的脑海中消失过,也是值得我永远珍藏的。

我初中第一个母校是安康县第十一中学,那是在五八年的教育大跃进中诞生的,我们六零年秋入学,好象是第二届,临时校址就在现在的市文馆院内。教室四面墙都是用竹篱笆围起来用泥一糊而成的,屋顶是在竹席上面放油毡而成的,不过桌椅倒是全新的。由于教室密集室内光线并不太好。那时我近视已经很严重,尽管坐在第一排还是看不清老师写的字,不过这倒不影响我的语文学习,记得学校的第一个大型活动就是请一位老革命给我们忆苦思甜,第一次作文就是写听忆苦思甜报告的感想,当时我们刚学过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我就照猫画虎用魏巍笔法写了一个开头,被陈学慧老师选作范文宣讲了一番,使我感到特别高兴。初二者教我们语文的是黄克明老师,黄克明老师当时从陕师大毕业血气方刚,一心想写电影剧本和同学们都处的很好,他的第一篇作文是让写一个暑假见闻,我编了一个小故事叫“变”,说我去恒口舅家看到他家的茅屋变成了新盖的三间大瓦房,而大赞三面红旗好、人民公社好,其实我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回事,黄老师居然破天荒的给我打了一百分,我当时真是受宠若惊,问他怎么给我打了满分,他说你的文章有新意写法有新意,我的语文教学也要有新意,告诫我可不要骄傲噢。

看来教学生从小学会撒谎是那个时代教育的一个特点,从杨朔式的散文到写读后感、观后感、听后感到学毛著心德、学雷锋日记一脉相承。杨朔在全国人民饿肚子时还在胡说农民的日子比荔枝甜,我却凭空编了个“变”的故事,只不过他是清醒的知道自己在说假话,而我却是在矇眬无知的编故事。

胡承德老师是我们的班主任,兼教物理,他在期中考试后,把成绩排名次用红纸公布了出来,我居然是名列前茅,这个事对我震动很大,后来我就和董雄生同学两人暗暗较着劲,你追我赶的走上文化课学习的上升通道。

十一中给我最大的惊喜莫过去一上学就得知可以去图书馆办借书证错书,记得小学二年级时,我是把手都举酸了才得到一个只能在那看小人书的借书证。现在可以象大人一样地去借书看了那自然是欣喜若狂了。那时解放前的不能看,解放后沾上胡风的不能看、沾上反右的不能看、沾上彭德怀的也不能看,长篇小说也只有那几本很快就被我一扫而光,我记得《林海雪原》就是我一个通宵看完的。其余时间我也大多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度过的,虽然肚子常处于饥锇状态,但精神上还是蓬勃向上的。

初一时三年困难的阴影已经是越来越严重了,当时居民一个大人一月只有二两油,二十五斤粮还要不时支援什么地方扣上几斤,五斤红苕当一斤粮,还要自己在河边去买,有些已经变黑了、苦了只要没烂,人们也捨不得扔掉,有时的粮食还是高梁、青稞等外地调来的杂粮。棉花、布料、豆腐、豆芽、食圤、煤油、肥皂、火柴……都要票证。因为没有任何油水和副食,人们都得用瓜菜来补充粮食的不足,因为汤汤水水体积大,城内各家都是端着一种当地烧的黑盆吃饭,饭里也只有少量的面花、米花和油花,大量的是菜,或者是槐花、榆树钱。60年在吉河秋收,我第一次亲耳听到农民说去年大旱没饭吃,他们村有人走着走着就倒在路旁的惨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饥饿使得老师也斯文扫地,顺手牵羊的拿生产队的包谷烧着吃。当时为了不让学生过多的消耗体力,体育课改为活动课,一律不上篮球、足球、长跑这类高耗体能的课。学校的劳动课就是打猪草,我常与潘和发、王宗根等同学在池溏里捞浮萍作为猪饲料,到了61年冬,财政连这种情况也维持不下,只好撤销学校,当时动员有条件的老师离职回乡当农民,我们并不知道离职的含义,但清楚的记得几何老师张继忠、地理老师贺中朝都当场写了返乡当农民的决心书,不过后来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都走了弯路,损失惨重。

听说学校要解散,同学们都显得很悽凉。学校的猪是师生共同喂的,由于猪没有粮食吃,杀时也很瘦小,师生一起吃了一次散伙饭,当时每个学生一人一份饭、一勺炒肉片,可是大家捨不得吃都拿回家了。

当时学生自己可以找学校,有同学就去了白河、岚皋的中学,我们到了需要自费(一学期9元)的安康城关民办中学。民办中学的老师大多是因各种原因没上大学或中途退学的有志青年,他们当时有一股奋发图强的朝气和精神。加之由于政审的原因使他们招到了一批高素质的学生,使他们的第一届毕业生的成绩就大大超过了老牌的县一中,在教育界很是轰动。我们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是邹复生,他工作极有热情,但作文分数很少打高分,我常得个80来分就是高分了。记得有一次学雷锋讲演比赛,大多数同学都是捡讨书式的,先写自己的不是、再对照雷锋言行、后表决心。我却是高屋建瓴,一气哈成,没有捡讨自责,上台就是“雷锋生前说过,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却是无限的,我要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然后论证了有限与无限的辩证关系,最后落实到以实际行动学雷锋上去。我的讲演得到了李友权老师等的好评,他们下来还好奇的问我是不是我父亲帮我写的,其实老父亲已长共时间被打入另类,不要说写就是听这些话也可能觉得新鲜。

从六二年秋收后,人们的日子稍微好了些,可以买些红苕添补口粮,但阶级斗争的弦又紧了起来,我长达二年的入团申请也因出身另类而被打入冷宫,班主任作了很多努力也无可奈何。

一九六三年五月我曾作为进步青年在班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好象是团地委在安中召开的一次上山下乡动员表彰大会,当时感到大礼堂一遍光明自己也很是激动,王建元代表知青介绍经验体会,62没考上大学决心去镇坪当农民的青年代表表决心。谁能料想六年后我真的也步这些同学的后尘,镇坪插队了几年,当然心情和想法和他们是在不相同的了。

在初中三年中邹声元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他比我可能大上个一两岁,却让我看了几本当时图书馆看不到的书:一本是芥子园画谱、一本是处事大全,一本是没有书皮的类似现在青春期性教育的书,特别是“钱钱钱你内方外圆,有了你如何如何,没了你怎样怎样”这些话语对我产生了不小的影响,性教育的书从男女的生理结构说到男女相爱的生理基础完成了对我的性启蒙教育。看来一本书一个年长的朋友或师长,一个中学对一个人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上过的两个初中学校都是普普通通、昙花一现,也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名人要人,但是她却曾象母亲一样给我以知识滋润和性格培养。今天她们虽然也早就象母亲去世一样的消失了,但是那些培育桃李的老师,也会象母亲的音容笑貌一样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如果我们的社会,上至党政要员下到普通百母姓,每一个人都能对教育过自己的老师和母校常怀感恩之心,敬重之心、如果我们的官员都能乐意把自已的儿女送去学教育当教师、如果我们与时俱进的师道尊严能发扬光大,那么我们社会的和谐程度必将大大增加,社会的管理成本将大大的减小,民族复兴的大业将大大的提前。我写消失的母校也是希望希望大家都能永念师情、永谢师恩,不要让她消失在岁月的流逝中。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5 15: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