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小城日记-2打了春,春天就来了 |
正文 | ![]() 在我老家,人们把立春叫打春。说,打了春就是春天了。 打春节气在春节前后,很古老,夏朝就以立春为正月节,阳历一般在2月4日或5日(2020年打春在阳历2月4日,阴历正月十一);农历打春,有时在腊月,有时在正二月。因而,就出现了“单春年”“双春年”和“寡年”。“寡年”无春,不宜结婚。今年碰上“双春”、闰四月,“双春”逢闰月,多子多生,嫁娶最好。在我老家,依然保留着这一旧俗。 打春的风俗,最早来自皇宫。据说,皇宫门前用泥塑了春牛,春牛肚子里塞满五谷,史书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打春之日,人们一哄而上,挥着鞭子将春牛打碎,见五谷从牛肚子里汩汩流出来,便疯着闹着笑着,抢些碎片和谷粒回家,视之为吉祥物。谷粒放入粮仓里,祈求五谷丰登、仓满粮足;泥牛碎片放在家畜槽头,祈祷来年六畜兴旺、丰收吉祥。《京都风俗志》也记载:宫前“东设芒神,西设春牛。”礼毕散场之后,“众役打焚,故谓之‘打春’。” 我老家人还在打春这天打扬尘,除掉晦气,辞旧迎新。 打春是24节气中的头个节气,是春回大地的日子,在所有节气里,再没有比打春更让万物兴奋了。生命争着破土、拔节、长高、开花结果,在每棵树上朗诵,在每朵花里唱歌,在每个人脸上涂画一朵朵笑容。 想起这个节气的漫川,桃花、杏花、樱花、梨花、油菜花和迎春花,像小孩子点燃的花子炮,噼里啪啦炸开了,漫山遍野,绚丽多彩,晃花人的眼。走在山野里,猛一抬头,就会被一树花惊呆,粉的撩心,白的炫目,黄的醉人,嫩绿的勾魂。一树树繁花,一部部童话。这时候,金钱河、靳家河的水绿莹莹的,一天比一天丰盈,一天比一天有韵味儿,春风吹拂,杨柳依依,野鸭嬉戏,河面漾开圈圈涟漪。此时此刻,我会在心里一遍遍感慨,有花,有水,有鸟,有暖暖春阳,活着多好啊! 鹘岭以北的山阳小城,春天的脚步迈得小。季节都敲响春天的鼓点了,冬天还赖着不走。残雪聚集在南山背阴处筑巢,白皑皑的,妄想鸠占鹊巢,阻挡春的到来。休闲长廊和公园的花儿开得早,有人拍照出来发在朋友圈儿里。也有朋友家的阳台繁花似锦、春意盎然,藏不住喜悦的花主人,录了视频,晒在圈儿里炫耀。很羡慕会养花的他(她)们,在这个人人“隔离”的特殊时期,有春天陪着宅在家里,也就不寂寞了。 我的家悬在半空,坐南朝北,站在阳台上遥望,只能看见对面大小不一,错落有致,滚圆丰满,形似馒头、花骨朵一样的小山。再仰头远眺,就是一道蜿蜒逶迤、高耸入云的山墙了。山的上上下下,左左右右,是密密麻麻的树,树的空间弥漫着白雪,看不出春的痕迹。只有等到仲春之后,才可望见一扇新绿的屏风横在眼前,那朵朵小山,宛然是屏风上的雕花。 出门。站在楼梯间临窗俯视,可瞧见清亮亮的滨河表面,飘了层鱼鳞波痕。河北岸的高楼和树木,在水里倒立。阳光妩媚,把河面的涟漪镀了一层金色。长廊上很少有人散步,也没人像往年一样,密密麻麻聚在一起,十分悠闲地靠着木椅,或挤在石条上,很惬意地享受春日暖阳的抚摸,嗅闻树木喷洒的花香。为了躲过这次疫情,小城人只能狠下心来,宁愿把美好的春景浪费掉,也不能为了踏春赏春,给社会添乱添堵。终究,春天年年有,只要生命在,就有看不尽的春色春景。 我心里明白,美丽的春天,是靠着顽强的毅力,挣脱冰雪的桎梏,顶破坚硬的冻土,奋斗出来的。没有谁能阻挡春天的脚步,春天正带着温暖,提着颜料,奔向山山水水,涌入田园地畔,漫步人家院落,涂涂抹抹,描描画画,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了绿,有了花,五彩缤纷,风景如画。 很喜欢海子的诗:“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活在这珍贵的人间/人类和植物一样幸福/爱情和雨水一样幸福”。春来了,我们一起出发,互敬互爱,奔向远方。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