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父女两地书(60)
正文

父女两地书(60)

娴儿:

其实,我并不是你说的"吴大懒",没及时回你的信,是因为最近我的思想陷入了一个"非常规"的境地,很多美好宁静其及憧憬,这十几天全被破坏了!!!

其主要原因一是下乡扶贫的所见听闻,深感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人民和政府的关系,老板和佣工的关系,劳动与剥削的关系,开发破坏与保护环境的关系,富人和穷人的关系......己远远超出了我过去存留的意识和想象,使我夜不能眠。其二是重庆王立军事件以及三月十四、十五号中国政治出现的"地震"现象,使我震惊而痛楚......!

娴儿知道,老爸我三十年的工作时间里,在学校当过老师,在政府当过秘书,上过山,也下过海,当然更多的时间是在报纸、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学习工作。----职业的要求和自身文化的需要与觉悟,我是比较关注中国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进程的(虽然曾经有几年的时间里消极、抽烟、饮酒、打麻将,不读书不看报)。但自从二零零九年底学习九型人格之后,我的生命又逐渐回到了健康阳光的轨迹上:"当文学,音乐,书法,兰花又重新回到我的生命中时;当往昔的田畴碧野,春花秋月重回我的视界时......一切高贵生命的信号又呈现在了眼前,一切美好灵魂的智慧又飞进了俗身。于是我的眼睛变得那么明亮,思绪伸到了很远很远的地方,陶醉在对人生的全新感受中。在这个境界里,有限的生命又有了无限的向度,平凡的生命又有了不平凡的感觉,单调的生命又有了厚度,有了质量!"。特别是娴儿二零一零年考上大学后,这种感觉更强烈,更明显,我也更自豪、更自信、更阳光也更爱周围的一切了!

社会、政治、公平、道义、和谐、良知、博爱、自由、启蒙、教育又成了我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追求、寻问、践行的主题词,去年从清华大学培训回来,这种"情结"更明显,娴儿从我的空间、博客、微博里应该感触得到,从我和上海曾伯伯们"火药味"很浓的辩论中也感受得到.....。

娴儿,这决不是"万人皆醉唯我独醒"的自傲与自负,也不是自以为是的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情绪化显现。而是建立在学习、思考、独立、自由、人文、精神、信仰之上的; 是建立在经历、阅历、对比、感受、磨难、痛苦、生死、爱恨之上的; 也是建立在父辈、兄妹、老师、朋友、敌人(暂且用这一词)的教育基础之上的。-----几十年来,我深感身边的人是没有几个人去认真的读历史、读传统、读文化、读经典、读世界、读中国、读血脉、读传承的;也没有几个人认真的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去对比、去发现、去追问、去表达、去呐喊的.....眼前的人们在集体性的陶醉、集体性的麻木、集体性的虚假、集体性的变异、集体性的堕落......----特别是作为教师的我们,作为政府官员的我们,作为引领社会意识形态的我们,多年来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原子分子?什么样的细胞?如今社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作为个体的我们,有没有责任?是帮凶?还是帮闲?或是看客?...... ----这个思考和追问是极其艰难和痛苦的!没有几个人敢勇敢地去面对!因为这个民族历来都不是善于反思和忏悔的,不善于尊重历史和尊重信仰的,不善于剥开自己灵魂下那些丒陋和卑微来的......

其实,我们都在犯罪,作为教育后代、传播文化、引导意识形态的我们,在所走过的改革开放的历程中,是犯下了罪的, 我们的一些所做所为,是对历史犯罪,对人民犯罪,对自己犯罪,对子孙后代犯罪,因为打开"潘多拉盒子"的有我们----我们是无耻的文人,无良的媒体.....我曾经对朋友说过这么一句话:"经济领域的腐败影响的也许只是単位和个人,而意识形态和文化教育的腐败,将会影响一代人几代人甚至整个民族, 这是最大的犯罪!"

老爸我的"犯罪"这一感觉和说法,在今后几年或十几年的时间里,将会得到完全证明。我是切身感到有志之士所呐喊的"中华民族又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句口号中的深刻含义的。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中国的历史,世界的历史和客观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回避不了。无论现代的人多么聪明和自以为是,最终还是敌不过历史敌不过祖宗,敌不过孔子老子庄子,敌不过秦皇汉武毛泽东,敌不过释迦摩尼耶稣和真主的。后人违背了他们,早晚都要受惩罚。

所以,近年我在空间、博客上常写文转文,给朋友写信给娴儿写信,----我想给娴儿写信的这种方式,除了爱的表达外,这其中也有一种"赎罪"的情怀在里面吧? 娴儿在自幼成长的过程中,老爸我东奔西走,情绪不定,给予的爱和呵护还是很有欠缺的。虽然你如今在家里在亲戚在朋友的眼中都是赞美羡慕优秀的对象,但我知道,由于过去与你妈在教育观念上的矛盾,多少对你心性发展是有一些不良影响,所以我有罪,我悔过! 当读到你上封信中说到看《北京爱情故事》后的一些感受,思考,矛盾和困惑时,我站起走到窗口边,一下有了想抽烟的冲动……

爱情这个每人都要去面临的主题,如今也摆在了娴儿的生命旅途上,作为父亲的我,怎么去与你分享沟通交流这种感受呢?六十年的我和九十年代的你,面对这一神圣永恒的主题,我们会有共同的价值观,爱情观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这一流芳百世的名言道出的真理还会适应这个时代吗?受《青春之歌》、《庐山恋》等影视作品开启的那一代人爱情之蒙味和理想的我们,如今与《北京爱情故事》的娴儿们,会有多少的代沟和不同呢?……虽然咱父女两在艺术、文学、人生等方面都有过很多沟通和交流,但对于“爱情”这个问题,我们一直是躲躲闪闪,没有深入的交流,我们能否利用这次机会,或者说从现在开始去认真的淡一淡,说一说?

这是一个物质至上的时代,原子和分子的沸腾带来了从未有过的喧嚣,也真分不清哪些是物质的声音哪些是人的声音,哪些是爱的声音哪些是恨的声音,或者它们是在彼此呼应。机器在轰鸣,创造着物质;人类在歌唱,赞美着物质。自经济的浪潮从太平洋的西面登岸之后,我们这块古老的东方大陆终于不再沉默。物质在人的欲望的敲打下苏醒,发出千奇百怪、热闹非凡的声音,而人的精神在那些声音的困扰中是否已身陷围城?作为人的精神之柱,生活之柱的爱情,我们会勇敢地去追求,向住,信任吗?是不是里面的想出来,外面的想进去?

为什么,再也听不到经典爱情的绝唱?为什么莫文蔚唱起关于向女朋友转让男朋友的歌时一点也不悲伤?为什么再也没有王杰风里面的忧郁,没有罗大佑的野百合的深情,没有林忆莲黑夜独白的感伤?为什么,原本已够媚俗的琼瑶小说,也要急急忙忙地换成“你是疯儿我是傻”的一派闹剧?为什么到处充斥着烦躁不安、纸醉金迷,混乱、迷惘、无奈、焦虑、背弃,甚至暴力?……为什么,谢烨要在她曾经深爱过的男人斧下丧命?她为什么要把英儿接来激流岛,把自己的丈夫拱手相让?为什么,所有的童话讲到王子和公主结婚了就嘎然而止?戴安娜的那个王子丈夫要弃她而去?又为什么,她要死于非命香消玉殒?

还有西蒙娜波伏娃,在世人所钦羡的关于她与萨特风风雨雨五十年的爱情经典背后藏着什么?作为一个女权主义者,她为什么可以忍受在她和萨特的平等关系中还有很多别的女人?甚至,可以帮他找女人?

古旧的年代消逝了,一些游魂尚未走远,落入现代,狼狈得无法形容。再也没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男子了,再也没有白素千年的坚贞了,当梁祝化蝶的情愫已飘逝,当崔张联姻的绝唱已曲终人散,当“野蛮女友”、“暴力爱情”大行其道时候,我们宁愿选择在一个人的生活里摇摇摆摆着自己的无奈,保持神仙一样的美貌,每天快乐地活着,只爱陌生人,然后,游戏着擦肩而过。

难道生命真的就如此不堪承载一份真情吗?我想起陆游与唐婉“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惆怅;想起李清照“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感伤;想起了哭瞎了眼睛的阿炳的《二泉映月》;想起林黛玉与贾宝玉的木石前盟,以泪洗石,泪尽石醒;想起了简爱对罗彻斯特远隔千里的呼唤;想起了罗密欧与朱丽叶饮鸩而亡,同栖一穴的矢心不二、之死靡它……许多事情真的是让人想不明白的。为什么古人会有这番缠绵悱恻的爱情,而现代人的感情园林却是一片荒芜?在今日,死去活来的爱情已被视为老土,有谁还在那儿牵牵绊绊地唱什么“说好不分手”?一场爱情的来去仿佛像吃一个汉堡那样容易。人们干脆老老实实地承认自己的脆弱和现实,游戏人生、游戏感情,或者干脆飞身向寂寞的夜晚,喝两杯,聊几句,睡一觉,明天的太阳依然万丈光芒。----这些就是我前面所说的无耻文人,无良媒体和文化腐败之后所带来的恶果。

搞不懂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爱情宣言而“开篇”的古老中国文化,为什么会发展到连爱情为何物都不知道的地步。在二十一世纪初的今天,已经是“有人说爱情,大家就发笑。”自八十年代末流行至今的一句口头禅便是:“不谈爱情”。如果我们真像西方人那样,曾有过爱情的辉煌历史,那还有一点灿烂可以缅怀。可悲的是我们压根儿还没有来得及真正品尝一下爱情的美酒琼浆,就被这时代风云变幻的浪潮卷得晕头转向,连自己姓是名谁都弄不清了。面对爱的失落,情的变质,“一夜情”,“包二奶”,“同性恋”等道德伦理的堕落,居然还有人肯定赞美并笑得出来,也不知道哭的日子还在后头,到时候恐怕是想哭也哭不出来了。由此看来,历史究竟是在进步还是在倒退,这个问题很难说清楚。但我相信在中国几千年“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年代,真正追求爱情的人也是有的,他们的勇气和精神就更是可敬可叹了。他们是在黑暗中追光的人。因为现实太黑暗了,他们的那一点生命之光很容易就被淹没在岁月的烟尘中。但即使如此,我们也依然能穿越时空,触摸到他们心灵跳动的脉搏。光阴会逝去,但爱情的歌声不落。

罗密欧和朱丽叶,梁山伯和祝英台,他们的悲剧是积极的。他们为了爱情的美付出生命的真。一次美的毁灭可以唤醒千千万万的灵魂,可以让更多的人明白生的意义、爱的价值以及自由的可贵。这才是可歌可泣,叫人悲而不伤、哀而不怨的有价值的悲剧。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的又岂止是人性的尊严、生命的威仪、真理的力量?人类的历史正是由许许多多壮丽辉煌、为爱情、为真理而不畏强暴、不惜牺牲的悲剧写成的,它们在通往光明的道路上竖起了一座座庄严的纪念碑。

娴儿 ,所以那天我短信告之你,关于爱情的作品,还是多看古典的经典的,少看中国特别是当代的影视剧,不过为了进一步的交流观念,我准备静下心来,将《北京爱情故事》也看一看。下封信争取写写看这电视剧的感受。

娴儿,要去感悟老爸的这些话语: 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是人在信仰的朝圣路上对“圣洁之爱”的渴想,只有当人在神圣之爱的感召下愿意成为一个“人”的时候,“人”才有自由可言,人才有可能建立人类社会的和谐与博爱,不会沦落为欲望的奴隶和金钱的奴隶! 再去看看托翁的《复活》,----人性的复活必须依靠一种强大的力量,人对纯粹爱情的理想憧憬是人性复活的必要因素。 爱情不是一个奢侈品,每个人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爱情不应该是一件任意挥霍的附属品。当人在信仰中寻求真爱,在信仰中坚持真爱的时候,爱对我们而言,是一生的珍藏!

以上这些零碎的文字,好象流水,在不断地流动中渐渐积蓄。愿在经验当中永远把持信仰中的真爱!愿我的娴儿能有可以为之追求的梦想,能坚守最纯真的记忆,永远记住那段属于自己的青春岁月和永不褪色的爱情故事。

愿中国平安,社会平安,娴儿们幸福平安!!!

爱你的爸爸

2012年3月20日凌晨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5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