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遥远的山里有我的家 |
正文 | 遥远的山里有我的家 适逢中秋佳节,且久在异地他乡,会难免生出一缕油然的情怀,而每每最让人牵挂的是父母的境况。 多年在外,常常为生计奔波,屈指算来,一晃数年已过,竟不觉光阴荏苒,岁月匆匆。面对此时融融的月色,一丝淡淡轻 云,一端是站在城市边缘的我,一端是站在遥远山里的我的父母,隔空相望,仿佛有阵阵灵犀在心头涌动。 初为人父的我,才真正地体会到那句掷地有声的俗谚。舐犊之情,在岁月的累积中,渐渐地感悟到了可怜天下的父母之心。 那是我即将握别小村告别父母的时候。风很大,母亲站在村外的小路上,用她那饱经风霜的手,为我扣上今生今世都难已 忘怀那一颗纽扣时所产生的霎那间的感觉,犹如一股热流在全身涌荡。多年以后,已为人父的我才确确的读懂了那时母亲站在村外小路上久久不肯离去的心事。时至今日,母亲已雕塑般的驻足在我记忆深处,她引导我向上,催我自新。我常想,人世间的至真至纯,至高至上的舐犊之情,是大自然中最真切最朴实的一种爱,没有做作,没有粉饰。 我曾写信给山里的父母到我这里小住几日,父亲来信时则说:“住惯了乡下,那地方住起来也有些别扭,花花绿绿的倒使他头昏,还是不去的好。”我不能责怪父亲,因为他是吮吸大山的乳汁长大的,心潮澎湃是大山的血液。他有大山的朴素、豪迈和刚强。一家几口全仰仗着父亲的吃苦耐劳,母亲体弱多病却也和父亲一样要强。在小村里,我家的人口最多,干活的最少。那年月,父亲为了挣到10分的工分,改善些家里的生活,便辞了公社里电话维修员工作,社里来人曾三番五次劝父亲回去,倔强的父亲一直没有答应。 十几年过去了,挣扎在风里雨里的父亲却刚刚过不惑之年,黑发没有多少可见了。那双粗糙得如树皮一样的手,是父亲磨砺岁月,磨练生活时,留下的一层层泣血的辛勤,而如今,当初和父亲在社里的人,已不在为四季的温饱而忙碌,我能责怪父亲么? 不在为春为夏为秋为冬所累,却时时感到无奈。踏着今晚的月色,该向遥远的山里我的父亲、我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月色如霜,心如止水。 我想古往今来那些美好的事物,都是针对特定时空,特定的人而言的,正如这月,千里之下,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人看到,该会有不同的心境和感觉吧。每个人的心中都珍藏着属于自己的月亮,它为情感的光环所深深的镶嵌着,拥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含义。“月是故乡明”,那是诗人用心写成的,那是诗人心目中的独特月亮。 家是我停靠的岸。不管岁月如何流逝,在我心中,永远有一颗月亮,高高的悬挂着,它让我思念,让我怀想。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