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慕白
正文

自是青茗赐知音,折叶空闻戏水声。——题记

这是一座古老的桥,指尖触碰——布满了如佳人浴后肌肤般的苔痕,那些原始的文学刻印却有些许的磨损了,仿佛,有的已被扔入了梦。可是画在桥上的,却尽是新鲜事物:花叶凌乱,絮枝香。

顺着桥的方向向南边走,梨花海——而慕白所住的湖村就栖息于此。

湖村是少有的不受宋时商品经济所影响的村庄之一,那里的人们勤劳却也慵懒:没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的劳动成果推往集市售卖的。

梨花成海,疑风为,众女何笑晌午时,曰是指尖缎思。

和许多女孩一样,南慕白也爱纺织,而在织衣之时吟咏几句诗,亦更是常有之事了。

南慕白,是南家的长女,自幼爱读诗书,笔墨间亦有不少诗辞。闲暇时间,她会把诗作于扇。只是这些扇徘徊于村内,对外名气不算大。

……

第一次见到慕白,是在崇宁十四年七月的一个暮色中。于她,我是从娘口中得知的:“若,南家慕白,自幼喜慕诗书,何不友之?”我自幼性格孤僻,少有佳年节时,始见客。虽然,犹爱太白之书,闻有此女,以为知音,欣然往之。

踩着渐显睡意的暮色,我见到了那个笔墨作扇的南家长女。

“南青茗否?”(青茗是南慕白的字)

“正是。君何人也?”

“江边鄙屋杜子若,字芷,慕诗书此好,愿友之。”语罢,我蹲下身来,拾起其中一把扇:

平林漠漠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这首是《菩萨蛮》,我望着慕白的笔迹,仙袂飘摇,羽衣霓裳,加之扇上之画,使“愁”这一字眼愈加真切。岂一“绝”字了得!

“芷。”

“恩?”

“其实青莲居士并非我最喜爱的,子美胜之”说着便吟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我无法想象,如此诗意的女子,本应是做亭末易安,抒豆蔻之情,却羡慕杜子美“穷年忧黎元”。

……

和慕白熟悉后,我的性格较以往开朗了许多,清晨天刚亮就捎上诗辞出去了。慕白是个很细心的女子,相处久后,她的细心也感染了我。

曾以为,诗意会成为永恒。

怎料,靖康之耻喋洗东京,周遭村庄万户逃窜。慕白和我最后一次在那江边见面,临去,她赠与我两把折扇:一把《菩萨蛮》,另一把是她自己作的词,说是在词中可找到她要去的地方,战乱平息后,便可去哪儿寻她。

马车中,轻轻展开了那首她的词:

青茗羡说黎民甫,今夕犹别江渔月,背湖过蘋,念芷于怀,折叶空戏池。

……

建炎三年,余往蘋,途径湖村,潸然泪下。今昔之变,恐非一言可状。

入蘋村,问之路人,答曰:无此女。回家寻扇,影匿。

也难怪,怎么会那么碰巧,使我路遇知音?罢了,浮生若梦。

未寻湖村墨扇人,心守弄弦亭。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6: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