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十八涧自出龙井 |
正文 | 依旧一个人,和很多次一样,在杭州的这片山秀水的土地上,我竟然也走了近三个月。走,一种姿态,一种生活,一种向往。 我羡慕骑单车的人,和昆明并不一样,杭州的单车是可以出租的,自由选择变多了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多了一些对畅游的兴趣。我想起了在昆明的那样单车,走的时候送人了,曾经几经周折我饶有兴趣地骑它上班。 公交从来都是不让人的,也又一次庆幸只需要花费三两趟公交车的钱,便可以四五个小时地从九溪一路到龙井,然后载着许多的满足而归,即使带着那么些许累。 游走在这样的城市里,并不需要太多的负担,处处都是风景,连寻觅都显得多余。偌大的西湖水域,似乎你从哪个角度和在哪个时段,她都静静地盼望着你的到来,而你,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就走进了它的心房。从九溪至龙井一段,也如此,便是九溪烟树和龙井问茶新西湖十景中的两大景点。同对千岛湖的慕名一样,我只是太钟情于水,便慕名九溪罢了,纵却追随西湖而去了。 九溪,一个在深林中让你返璞归真的自然圣地,你甚至无法想象那一种空灵和静美在城市的喧嚣中保持的最原始的姿态,如同荔枝被剥开的那一刹那,浑然的皮层再也挡不住它的干净和自然,假如这样的比如不够大气,那么你只需要置身于这样的深林中,被嫩绿色的丛林从头顶扑向大地地包围,然后侧耳倾听山间徐徐而来的溪水声,不带一点杂音的,就那样地听着,没有丝毫的燥热和冷意,呵护你的呼吸和体温与你接触,附上鸟叫从四面为你的喝彩,只为更加得天籁和幽静。 甚或不是这样的自然,也许只需要为水增添一些画面,你便可以感知。溪水从杨梅岭顺趟而来,借用路人的一句话,有山就有水,水来必因山,山涧分流,山底而至。九溪一路小石子,溪水穿路而过,路便搭石而通,即使那么涓涓细流,也足够净化你的心灵,平静你的心气。说它静,它可以轻抚你触碰它的手如母爱般的,说它动,它的灵动让你的视线和思绪跟着它,似乎再也不想回来。如果说这些石阶和细流是精小的,那么引路而去的路下宽流便是大气的,这样的宽流在山路的一侧,地势更低,便是那些涓涓细流的汇聚地,更为急促清响地与你一同前进。然后便是九溪烟树的一潭仙水,我称它是仙水,便是那种绿、净和花草的相依,而声响的山涧泉水自然流向这里,天阶、瀑流、潭水、草木,浑然天成,也便同很多西湖著名景点一样,造就了一段段如诗如画的幸福姻缘时刻。 九溪路一直向前,不得不提的便是茂密宽广的茶园。茶园是美的,不管修剪不修剪,那样一副盛大的茶园图,你总是无法止住惊叹的,你或许就那么冲动地置身在其中,拍下这美丽的一刻;茶园是远的,远的接了天,与树顶浑然一体,你只感觉到除了点点阳光的穿孔而入,便只剩下翠绿,你的视野被绿色笼罩,即使这样也不要紧,水绝对能瞬间转移你的视线,这样,你还遗憾什么;茶园是深邃的,你总是望不到尽头的,你意外的惊喜就是你再迈过一个小细水流的石阶,终于看到了龙井村。 西湖龙井不用细说,这里便说说狮峰龙井,狮峰龙井其色泽嫩黄,香高持久,被誉为“龙井之巅”,与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共同构成了西湖龙井的绝品。前来龙井,便独特领略了这天下第一茶村——龙井村。龙井人很热情,而龙井村自然成了旅游度假、品茶卖茶的极好地方。我一向是走马观花的,没有多问这品茶卖茶的价钱,即使对茶农就在眼前的制茶技艺也没有多余询问,便只是对他们自家门前久坐招呼路人是否买茶的习惯好奇而已,也对制茶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工具独有兴趣。所以便只是这样走下去。 一个人走在这样的马路上,一面高山挺立,一面低谷中耸,却也有人群的笑声从山中而来,伴着鸟语花香,称赞鸟鸣山更幽的绝句。漫步于龙井问茶这一名景,感叹茶农的辛苦和茶道颇深的意蕴,似有闲人莫有随意戏弄之感。走完龙井寺和一路大小景点,意外地来到了龙井八景,风篁岭、过溪亭、涤心沼、一片云、方圆庵、龙泓涧、神运石、翠峰阁,虽也记不住这些名字,但也惊讶龙井人的文化和地域特色,而更为惊叹的是乾隆四下龙井,并为那三十二首的经典八景之作感到佩服,而便对类似还珠之类的乾隆下江南又多了一些判断和遐想。 撑着雨伞,想起第一次游西湖小妹想来的西湖柳,而如今,正中此景,琼瑶雨帘图中的夏雨荷,正也呼应了小桥下的叶叶小荷,似乎一切也够真实了,而撑着伞的那个我,总也向往伞中的一方天,两分地。 蜗牛、壁虎,还有些不知道名字的虫子出没着,自然终究是和谐的,没有胆怯和顾虑,就这样你我一起。孩子,父母,也是一家子的快乐。快乐是会传染的,我便也露出了笑容。 终究是要回去的,在曲院风荷下了车,也似乎知道我的游行已经结束了,也许这里的游人都在期盼一方净土,可惜,他们已经错过了。 其实,风景美与不美,只有心里的那个地方知道,就如同,在龙井的深山中,儿子扶着老母亲的手,孩子调皮地逗乐着父亲,情侣在聊着红叶和小桥溪水的融合。人也一样,而我也向往的这些幕景,竟也错过了吗? 回程的公交上,摇晃的车辆上,那两盒子的狮峰龙井格外地显眼,站着的外地人告诉本地人,一千八的价钱最后还到了七百,却也不奇怪我没有在热情的茶农寻我是否卖茶时我都拒绝,这样的时候我一向是回绝的。品茶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情趣,我对茶道没有参禅。而那位公交上站着的先生,是爱喝茶的,并懂得茶的,便不枉然。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