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九曲人生路 |
正文 | 据悉,今年“十一”期间,咱盘锦的各个旅游景区纷纷爆满,各大宾馆饭店高朋满座。当然,我的故乡鼎翔风光带也是魅力四射。那些有车一族们占了高速路免费开放的“便宜”纷纷驾车去畅游天南海北,还不时地埋怨人太多太挤太累。本人虽然没有出游,但在家里通过电视、微信也“游”的畅快淋漓。于是便时常在想那些已经去过的地方的风景,还有哪儿值得去哪儿一定要去……于是自然而然想起了那次福建武夷山之行,真可谓收获颇丰,虽然两年过去了,仍然历历在目还有些意犹未尽流连忘返之意。 去武夷山之前了解最多的当属那看起来汤色油润橙红、喝上一口齿颊留香回味甘鲜的“大红袍”名茶,不过当身在其中之后才会真正感受到那“原来如此”的味道。夜幕降临,与同行的“驴友”们来到山脚下的某一个茶店,一边看茶农“手工制作”,一边免费品茶,而后便迫不及待地开始与卖茶小姐讨价还价,选择各式各样精美的包装盒,潇洒地付钱。这时早已在此等候的快递公司的服务人员,干净利落地打包给它们贴上“回家”的标签。一切程序进行完,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快感----给家里亲朋好友们的纪念品就算完成了。 武夷山是一座集道、佛、儒教于一身的文化名山,被中国古代著名理学家朱熹形容为“秀拔奇伟”,并以其独特的丹霞地貌获得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双重殊荣。而同为丹霞地貌,广东韶关的丹霞山偏红一些,武夷山则偏黑一点,不过同样很美。秦汉以来,武夷山为历代朝延所推崇,唐朝时被朝廷册封为天下名山大川,有“道南理窟”、“朱子理学”、“架壑船棺” 等人文景观,摩崖石刻留下500多方文物古迹。中国古代的李商隐、范仲淹、陆游、辛弃疾、徐霞客等名家都在武夷山留下过墨宝。比如北宋范仲淹写过《武夷茶歌》:“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大文豪郭沫若当年酒后“失言”留下名句:“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如武夷一小丘。”引来武夷、桂林究竟谁“甲天下”之争。 武夷山更是因为有九曲溪环绕其中,才让山水增色多了许多灵气。“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说的就是武夷山景区的模样----“三三秀水”指的是九曲溪,堪称是整个武夷山的灵魂;“六六奇峰”是指点缀在九曲溪畔的三十六座山峰,是整个武夷山脉的精髓。 本人认为乘坐竹筏漂流九曲溪最为刺激最具观赏、趣味和浪漫。九曲溪大体上宽约10米,竹排漂流的全程约9.5公里,约90分钟。据说,武夷山以竹筏为游览的交通工具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那竹筏其实它就是几根又长又粗的竹子捆扎在一起,竹筏的两头微微向上翘起,宽2米长7米左右,因为是母竹制作的看上去很结实,一个竹筏能坐6名游客。由于那竹筏浮力大,吃水浅,轻便灵活,筏工只要用一根竹篙驾驭就可以平稳地漂过深潭,也可以飞快地滑下浅滩,灵巧地避开突立中流的礁石。 我们所乘坐竹筏的艄公是一对父女,父亲40多岁机警干练穿一身青色衣衫,在前掌控方向。他自称是九曲溪“最能侃”的艄公,带着闽南版的标准话说出来还真是妙语连珠,什么“大家吃饱了坐着,我吃饱了只能‘撑’着”,什么“我也是高学历高材生,是‘太阳大学水文系杆子动力学专业毕业’,‘说是(硕士)’学位,因为‘我说什么就是什么’”等等。女孩挺漂亮,身着蓝白花唐装羞涩婀娜,不时露出灿烂的微笑,在后控制速度。就这样,我们从九曲顺流而下,开始了一段短暂而神秘的梦幻之旅。 竹筏缓缓前进,艄公父亲边撑竹筏边兼做导游。竹筏每行进一篙,山色和水色都在变幻,但总也没有离开过奇秀这一主题----溪水或绿或蓝、或深或浅、或急或缓,清晰可数却数也数不尽的鱼游来游去,一会儿成群地相互追逐,一会儿结队统一行进,一会是零落的几尾大鱼慢慢游戈,那么自由而逍遥。坐筏观山,极目皆图----抬头可见丹山、绿树、蓝天、白云相映成趣,呈现出大自然五彩缤纷的壮美;俯首可观碧水,伸手触动清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刚柔相济;侧耳能听溪声,无噪音、无污染。可以说是竹筏水中流,人在画中游。“看山不用杖而用舟”,即使是白发翁妪,仍可尽情漫游,遍览山水之美----奇峰相叠、嵌空而立,那高低相错的山峦,如旌旗招展;那气势磅礴的岩峰,如万马奔腾,令人心旷神怡叹为观止。 我们筏子上的一哥们情不自禁地哼起了张雨生的《一天到晚游泳的鱼》。这一不经意的举动,竟引得周围的筏子上的游客们也跟着唱了起来,后面竹筏上的男中音更是尽情地表演了一把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小小竹排江中游》。于是,艄公们也一起兴奋起来,更加卖力和起劲地介绍和演绎着沿途的景色,欢乐迅速弥漫。 行程过半,那位艄公父亲又开始调侃了:“过了这里,你们的小费的一半就‘打了水漂’,剩下的‘继续在水上漂’”----大家注意看,那块响声岩能“空谷传声”;那块“逝者如斯”石刻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手书;那就是最美的山峰天游峰,峰上有个景点叫做“云窝”,时有云雾生成,远看云雾环绕,恰似仙境。还有那块石头像乌龟,那块像鳄鱼,那块像家畜,那块像飞禽……这里拍过某某电视、那边拍了某某电影等等,还有那些耳目一新的神话故事传说,经他的“名嘴”一介绍立刻栩栩如生。 九曲溪实在是太迷人了----柔美娟丽、冰雪聪颖、兰质蕙心。目不暇接之际,清新的空气夹杂着淡淡的花香和爽爽的青草味道迎面撞来,你的呼吸一下子舒畅起来,心灵也变得无比澄净。轻柔的河风涤荡着你的思绪,你的灵魂也无意间接受了一次彻底的沐浴和净化。 艄公父亲还向我们讲诉了一位古代失意文人柳永的故事。少年柳永,生长在九曲溪畔,静蓝的溪水完全洗透了他的灵魂,塑造了他洒脱飘逸的人生情怀和浮生若水的经世之观。走出故乡后,这位浪漫风流到骨子里的旷世才俊,将经纶世务的满腔抱负化作风月场里的“浅斟低唱”,混迹酒肆茶楼,与陈师师、赵香香、谢玉英等青楼名妓打得火热。待整顿旗鼓,走上科场时,却因政治品德上的不合格,被宋仁宗御批“且填词去”。柳永自此过上“奉旨填词”、羁旅穷愁的飘泊生活。死时既无家室,也无财产,众歌妓凑钱将其安葬,死后难入祖坟,魂魄无归,直到2004年才“墓冢抔土还乡”。有人在柳永墓题诗道:“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惜才不及众红裙”。但就是这样一位柳郎,在词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上承敦煌曲,下开金元曲,发展了词体,扩大了词境,达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影响广度……我想,虽然我们没有柳郎的才情,也不会像他那样纵情人生;虽然仁宗已不在庙堂,名妓已不在街市,但我们应该以一种全新的目光辩证地看待柳永,这样更能够凸显出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成熟和宽容。 不知不觉九曲溪的漂流就结束了----九曲溪在三十六峰之间穿行,一路欢歌;三十六峰拥抱着九曲溪,百般俊秀。探奇之美,心境之和,漂流之趣,如此浪漫而又陶醉的经典之旅,你不觉得神往吗?通过与艄公父女俩的交谈得知,父亲撑竹伐已经有20多年了。1999年女儿初中毕业,刚好那一年武夷山导游培训学校开办了一个旅游竹筏班。父亲想,虽然这个行当辛苦一点,但是收入还是不错的,于是就动员她报考,女儿也觉得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今,靠着父女俩的勤劳,他们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早已盖起了一座价值几十万的3层小洋楼……“我们能够有机会把自己美丽的家乡介绍给来自祖国各地的朋友们,我们感到非常光荣非常骄傲!”这是那位艄公父亲对我们说的最认真最动情的一句话。 生命有限,激情有限。一个人不能选择自己的生活时代和生存环境,不能左右自己的仕途道路和宦海轨迹,但可以选择自己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人生需要拼搏,需要感动,也需要平凡,需要在平凡的日子里,做出不平凡的自己。 九曲人生路…… 2013年10月15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