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信念的力量 |
正文 | 近期在报刊上看到关于纪念阎墨林老师的文字感慨万千,脑海中便不断浮现出那个瘦瘦的戴着黑边眼镜像父亲般和蔼可亲的老人,他有一双深邃睿智的眼睛却因为血栓而步履瞒珊,一年又一年拖着残缺的病体,默默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咱盘锦的“文学家”。想一想阎老师离开我们已经六年多了,真的为当年没有赶上送老人家最后一程而感到遗憾。岁月匆匆,我们这些踌躇满志死心塌地的文学追梦人,仍然快乐地像一颗颗流萤,以微弱的力量温暖每一个“风雨中孤独踯躅前行”的疲惫的旅人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人间千姿百态,我们听到了熙熙攘攘的喧哗,我们感受了生活的纷纷扰扰……用不同的眼光观察自己,用不同的态度对待世界,这是我们给自己的一个像孩子一样天真“快乐”的理由,这也是对在天堂那边仍然会勤奋笔耕的阎老师最好的回报----难忘阎老师那些优美而奔放的文字,不会忘记阎老师孜孜以求终无悔刚正不阿的做人品德。无论世界怎么改变,我们的心依然纯净和原来一样…… 提起阎墨林老师就一定会想到他用毕生的精力苦心经营的香稻诗社,那《香稻诗报》可是咱盘锦的一个品牌,多少人通过那个窗口看到昔日“盐碱地,南大荒”的沧桑巨变和坚毅不拔的盘锦人为实现梦想而奋斗的精彩----那也是一代又一代文学青年心中的“伊甸园”。不过,也许很多人都不知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盘锦与香稻诗社齐驱并驾的还有一个“三五文学社”,都是由市群众艺术馆发起的,那时香稻诗社是每月逢十日晚上有活动,而三五文学社是逢五,也因此而得名,阎墨林老师就是这两个文学团体的组织者。记不清是哪一年在朋友的介绍下我有幸认识了阎老师,当时我正忘情地追逐着文学梦,同时参加了《鸭绿江》和《当代诗歌》两个杂志的文学函授学习,认识了阎老师当然是如获至宝义无反顾地加入了他的两个团队。其实,每次诗社文学社活动都很简单,就是大家战战兢兢地带上自己的习作,羞羞答答地相互点评,当然最期待的还是得到阎老师的亲自指教。 那是一个充满希望激情四射的年代,中国文坛经历了文革时期的困扰阵痛在改革开放的影响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那时候很多人似乎什么都不懂,各种各样思潮涌动,任何一点新东西都有可能带来轰动。作家柳青说:“文学是愚人的事业,是要吃大苦耐大劳的,太聪明的人干不成这种事”。在那个物质与精神十分贫乏的年代,我和许多热血沸腾的年轻人一样,一边用汗水浇灌着贫瘠的土地,一边又痴迷地追求着内心完美的精神世界。面对生活的清贫与无奈,岁月的阴冷与蹉跎,愣愣地开始了文学人生的艰难跋涉----“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顾城《一代人》)。一个人孤独地阅读着李白、杜甫、辛弃疾、托尔斯泰、雨果、普希金、茅盾、巴金、鲁迅等人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从大量的阅读中,无意识地感到文学所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于是,便觉得世界上再没有第二种财富,比纯真的文学家们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更加珍贵更加高尚的了。只要你肯走进文学的世界,你会发现天地是那样的广阔和神奇,文学会给你的心插上想象的翅膀,让你在飞翔中体验到成功和进步的快乐。 记得那一年夏天阎老师带领我们去东郭羊圈子苇场一带采风,也是我第一次以青年“作家”的身份去体验生活真正的接地气儿。于是,小时候在农村那些像打鱼摸虾和田间地头曾经熟悉但并不在意的生活,立即充满诗情画意变成了很多奇妙的灵感。在即将离开苇场的那一夜,阎老师和我们年轻人一样兴奋地在芦荡中游荡,大家自由自在尽情地唱呀跳呀,折腾了大半个通宵……那时能够被称作“文学青年”是一种时尚一种光荣,在阎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快乐地舞文弄墨。后来,通过群艺馆搭建的平台,我们有幸与咱辽宁的文学大家阿红、雁翎、林和平、赵天山、林雪等名人进行面对面地交流。随着一个又一个属于自己孤芳自赏的“豆腐块”勇敢地走出内心的“瓶颈”,发表在《香稻诗报》、《盘锦艺术》(那时还都属于内刊),甚至还飘飘然然地走进《盘锦日报》“黄金带”副刊、《辽河》、《鸭绿江》等文学杂志,还真为自己能够成为一个“文化人”而感到骄傲,以至于曾经别出心裁地将祖国各地几百名函授学员联系起来,通过书信交流的形式成立了个名为“春笛”的文学社,还以在蜡纸上手刻的形式“印刷”《春笛》社刊邮寄给大家,那一阵子,我所在工厂的收发室每天都有我几十封文友的交流书信,真的很惬意好风光,那“春笛”的声音虽然稚嫩却充满了真诚的温馨----那油印文学刊物的感觉,就像电影里面的地下党在油印传单一样,油印的与其说是文学,不如说是狂热的青年的理想和信念。对文学青年来说,油墨的香味(尤其是铅字的油墨)不仅仅是油墨的气味,更是文学的香味。那些稚嫩的习作不但手写文字变成铅字是一种梦想,就是被打印机打印油印在纸上也是一种满足,从心底里也觉得那是一种发表。 “曾经年少爱追梦,一心只想往前追,飞过了千山和万水,一路追来头不回……”。多少年了,多少文学追梦人一路磕磕绊绊地走过来,有欢笑有感动有自豪但更多的还是那些难以表达的困惑和悄悄埋在心中的泪水。虽然我没有成为一名大作家,我也不知是否有谈论“文学”的资格,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文学改变了我的命运----由当初一个汽车大修厂的锅炉工成为一名从事文字工作的国家干部,应该得益于当初文学创作的文字功底,也是文学给我带来了所谓的荣誉或者说是虚荣。写作是一种精神寄托,是一种心灵的释放,是一种单纯的快乐。我想用文字创造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有了它就会有足够的空间飞翔,然后插上心的想像的翅膀,去体验成功和进步的快乐,去体验生活的种种感动、冲动……感伤、叹息、温暖,却不知何处才是尽头。 对于文学对于写作,我始终心存敬畏心怀感激,笨拙地坚守着渐渐地寻找主攻方向。不是吗?有文学相伴的日子妙不可言----我有一亩田,散文便是田间的庄稼,也是我的最爱。现实城市的喧嚣与心中童年乡村的纯净,一直纠缠不已。我钟爱于一种含蓄精致的表达,一种力度一种刚劲一种风骨,一种心灵的触动,像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凝固为巨石。更确切的说,无拘无束地信手拈来,是散文创作进入了自由王国的一种成熟境界。 在莎士比亚用文学搭建的命运舞台上,“活着,还是死去?”是回响在哈姆雷特心中的一句经典台词。后来,在一代饱经“沧桑”的文学青年心中,这句台词则变成了:“是继续写作,还是下海赚钱?”……那个纯真的年代也许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但我不后悔,我曾经是一名文学青年----如果把一个又一个曾经串联起来,如果把尘封的回忆拆开,如果把青春消融进无边无际的孤独,如果把黎明的沧桑分裂成无数的光点,那么一一并不是错的,痴心妄想的一一在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都流淌过那种真实的渴望。明明知道仅仅只是渴望,却还是在这茫茫的起点用目光望向那遥远而不可及的终点。 文学是我生命沙漠里的一片绿洲;文学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个美丽而耐人寻味的童话。心中的文学,有着太多的感慨,太多的思路,太多的回忆。文学是知识的海洋,只要我们乘着那艘小船,就可以在那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获取无穷的知识,探索前所未有的奥秘。 文学给了我纯净的灵魂和轻盈的翅膀,让我可以在多梦的季节,以一颗最平凡的心,珍惜着世界上每一处细小的美丽。文学承载着太多太多的情感和梦想,虽然我只是文学原野上的一株自生自长的稚嫩的小草,尽管理想随时在变,但我仍愿意独自负起暖暖的生命,带着幸福的体验,一边书写着青春流浪的神话,一边执着地去寻找心中的那片美丽的桃花源。 谢谢阎墨林老师给予了我追逐文学享受文学的那种信念的力量。 2014年7月10日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