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文章:

 

标题 谁是“辽宁”舰的父母
正文

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舰2012年9月25日正式交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这是海军建设发展的一大标志性成果,标志着中国实现了航母“零”的突破,向着海洋强国的目标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然而在举国振奋的日子里,我们不能不想到曾经为中国航母梦呕心沥血的英雄们,是他们的高瞻远瞩和无私奉献才园了全国人民的航母梦。刘华清和徐增平就是这圆梦英雄中最值得人们敬仰的人。

刘华清,1916年出生于湖北黄安,15岁就离开家乡成为红军中的一名“红小鬼”。1949年1月,出任“二野”第11军政部主任。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2年任海军司令员。后来历任中央军委委员、副秘书长、副主席等职。1988年9月被授予上将军衔。

早在1970年,将军就组织过首次航母专题论证。1980年5月访美时,将军特别参观了美国“小鹰”号航母。其规模和作战能力给将军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当上海军司令员后,将军更是力主建造航母,解决中国海军的“望洋兴叹”难题。但由于当时中国经济实力有限,未能快速实现。将军设想“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将军誓言,“看不到中国的航母,我死不瞑目”。

虽然将军的很多想法因为各种因素未能如愿,但却促使许多与航母有关的预研项目上马,为我国航母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1年1月14日6时,刘华清上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他最终没能亲眼看到祖国航母扬帆起航,怎不让人扼腕长叹!

徐增平,1952年4月出生于山东潍坊,1971年参军,1983年退伍。后从商经营电器及农产品。1988年他已身家千万,这一年他全家移居香港,并创办了创律集团,经营房地产、酒店等。

1997年10月,身为集团主席和董事长的徐增平看到一则路透社的消息,《乌克兰拟出售未竣工的航母》,他立马赶赴乌克兰。声称要将其改造成一个大型海上综合旅游设施,日后将其停泊在澳门附近海域。

然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唯恐航母制造技术外泄,极力对乌方施压,迫使乌方将航母上百分之六十的已建成设施全部拆除,并要求购买方今后不得将该艘航母用于军事目的。乌方还要求购买公司在银行的存款不得少于5000万美金,而当时创律集团只有3000万港元的银行存款。

为了办妥购前必须完成的各种相关手续,徐在澳门找到一个能“走得通”的人,先后谈判十多次,花了600多万港元(那人开口是1000万港元),于1997年12月底才在澳门政府办完了所有相关手续。

回想起购前准备的那段时日,徐曾向朋友感慨,“募集资金虽然很难,然而满足招标的其他条件比想象得更加艰难,也更有戏剧性,几乎像一场赌博”。

1998年春节长假期间,徐马不停蹄直抵乌克兰船厂。也许是徐的真诚和豪爽感动了乌方官员,他们以最低价格2000万美元,并附送20多吨重的航母图纸资料,其中包括被乌、俄俩国国防部情报人员取走的30多万张航母关键部位的图纸。然而此后的“回家”路,徐和他的航母整整走了四年,这其中有大国的百般阻挠和沿途遭遇的九九八十一难(此处省略一万字)。

2002年3月3日,历经艰险的“瓦良格”号(后改名为“辽宁”号)终于抵达大连港,结束了海里的艰难远航(用拖船拉回的)。

然而谁又能明白徐增平在购买之初的动机究竟是什么呢?

1998年11月11日,新华社香港分社以《徐增平表示购买前苏联航母服务国家》为题刊出消息,文中说,“徐表示,一旦国家需要,我和创律集团将毫不犹豫向国家献出这艘航母。这才是我的最终目的。”原来购买这艘航母的目的是以商业之名,行服务国家之实!

在宏大的历史潮流中,徐的义举 ,大大推动了中国航母建设的进程。

作为航母之父的刘华清上将,他的女儿刘超英,对徐增平替国人把握历史机遇,不顾个人安危,不惜损失个人商业利益,倾其家产,大胆拼博的义举十分敬佩。

刘华清,徐增平,这俩个名字将永远留在中国航母的发展史中,永远留在炎黄子孙的心目中。

随便看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sijig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6 0: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