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红薯妈妈 |
正文 | 红薯妈妈 作者:祝文奎 上高中时,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三个哥姐都到了结婚的年龄,父母不仅要忙着哥姐的婚事,还要负担我读书和生活的费用。尽管如此,勤劳能干的父母,却不曾短缺过我们什么。每逢周末,我便早早将换洗的衣服打包带回家,也就在这个时候,母亲会早早地出现在村口,等我回家。 母亲知道我喜欢吃红薯,便早早起来,洗了一大筐的红薯,放在锅里煮。当我醒来时,我总能在床边看到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红薯。看着我起床,母亲赶紧又端了一碗,坐在我的床边,陪我吃。每当看到这样的情形,父亲总是很生气,大声的呵斥母亲道,孩子都多大了,这个样子,像什么话。看着父亲生气的样子,母亲也不甘示弱道,多大?多大也是我的孩子,多大我也要陪着他吃。听到母亲这样的话,父亲似乎找不出什么说辞,但又有些生气,只好扔下手里的东西,愤愤地走了出去。这个时候,母亲总是有些自言自语道,亲个孩子还有错,又不是天天见,真是的…… 下午,我便返校了,母亲会给我烙上很多的油饼,让我带上回校吃。离家时,除了我的一大包衣服外,就是母亲给我准备的吃的了,除了油饼、咸菜丝、豆酱外,母亲总会放上几根蒸熟的红薯。看到这些,我总是埋怨母亲,这么多东西,我又不是出远门,吃不完都坏掉了。每每听到这些话,母亲并没有太多的言语,拍着我的肩膀说道,吃吧吃吧,正在长身体的年龄……。村里没有直达县城的车,需要步行四公里到镇里才有。我不让母亲送我,可她执意要送,说要陪我说说话,我便不好拒绝。一路上,母亲没有太多言语,只是默默地跟在我的身后。快到镇里时,我让母亲回家,她不肯,说要看着我走。车开出了很远,我还看到母亲站在车站那里,一动不动。 有一年秋收,我从学校回去,到了家。却没有看到母亲,我便四处寻找,最后,从一个村里大娘那里打探到,母亲可以去了地里。当时,我的心里就一颤,已经接近冬季了,母亲去地里做什么,没有想太多,我背着自己的书包朝村外的地里跑去。深秋的豫中平原在层层薄雾的笼罩下,显的格外的朦胧和富有诗意,我走进这薄雾中,仔细地寻找着母亲的身影,我辨不清前面的方向,只是在这片纱一般的雾中呼喊着母亲。过了许久,我放佛听到了母亲应答的声音,我便加快步伐,走了上去。在薄雾的后面,站着我的母亲,微笑着,看着我,手里提着一个蛇皮袋子,“今天你怎么回来了”。母亲一脸歉意的说道。我没有回答母亲的话,快步走了上,接过母亲的手中袋子,说道,家里又不缺吃的,怎么跑出来拾红薯了。母亲听到我埋怨的话,并没有解释什么,拉着我的胳膊小声的说道,又不是经常来的,我是担心你回来没有红薯吃……。。母亲没说完话,泪水已经充满了我的眼眶,我紧紧握住母亲的手说道,妈,我不吃红薯,我只希望你好…… 后来,我才知道,我那个时候的学费大多是父亲卖红薯干换来的,而这些红薯正是母亲捡来的。 大学毕业后,我去了省城的电视台工作。虽然离家近些,可依旧很少回家。但是,每次回家,母亲总少不了煮上或是蒸上一大筐的红薯。有一年,我和电视台的同事去隔壁县采访,顺道回了趟家看望父母。看到我们的到来,父母异常兴奋,尤其是母亲,放佛换了个人似的,忙里忙外,安排酒饭。我告诉母亲,我们在城里吃过了饭,母亲不听,继续忙碌着。临走,母亲还煮了很多红薯让我带上,说是路上吃,我望着满满一袋子的红薯,有些哭笑不得,家离省城总共才一百多公里,开车也就两个小时。无奈,我只好带上,分与同事。 后来,我又去了南方的一个传媒公司工作,离家的距离远了,离母亲的距离也远了。自然,很少尝母亲做的饭菜,也很少吃到母亲亲手做的红薯了,可那种味道,那种弥香,却永远的烙在了我的脑海里……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