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浅析苏联解体后文学的发展状态 |
正文 | 【摘要】从1985年开始,在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新思维”的社会总体氛围下,苏联的整个文化空间重新排列组合,发生了意识形态的、道德的、审美的模式的变更。1991年苏联解体后,传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再是俄罗斯作家创作唯一遵循的方法和原则,俄罗斯文学呈现出一种流派林立、风格纷呈、题材广泛和体裁多样的多元化局面。 【关键词】苏联解体 传统主义文学 批判主义文学 后现代主义 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提出“改革”方针时起到1991年苏联解体后的十几年里,俄罗斯社会的巨大变化和许多社会新现象的产生,给文学以巨大的冲击。 在苏联解体前,苏联文学是由国家监控保护的,然而苏联的解体也一下子把文学放入一个尚未定型的商品化社会之中,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俄罗斯文学就开始发生改革。随着官方意识形态的减弱,书刊审查制度的取消,“异样文学”获得了合法的地位,大量的“侨民文学”和被禁文学的回归,苏维埃文学在俄罗斯大地上日益失去了一统天下的局面,俄罗斯文学渐渐从“一元”发展变为“多元”发展,俄罗斯文学呈现出各种流派思潮、现象共同存在、争相发展的局面,不同群体、风格和流派的作家摆脱官方意识形态的干预,开始独立的审美探索,实现对学术的独特追求。⑴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文学自由,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一个旧的价值体系已经崩溃而新的价值体系尚未形成的商业社会,许多文学作家显得手足无措,很容易就陷入了迷茫、失望和深感个人价值缺失的失落中去了。对此,不同的文学家有不同的看法。巴辛斯基认为在这样的国家里要学会生存,而不是被自由饿死,就要在写作之前考虑自己定位于什么样的读者。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从社会和经济的休克中恢复过来的读者开始去书店了,就像去“宜家”一样。如果作家意识不到这就是“人民”——正是他们准备把自己的钱拿出一部分买你的书,那么作家就会因为“不被理解”而痛苦,实际上是他不理解别人;而沃伊诺维奇却认为俄罗斯文学中伟大经典的作品都是诞生在有压力的时代,而当代作家“令人想起深海里的鱼,一旦把它们弄到水面上,倒是有了自由,但是无法呼吸了。”言外之意这样的时代无法产生优秀的作品。 最明显的现象就是曾被奉为至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原则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抨击了唾弃,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了顺应时势的发展,不得不向时势低头,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语境中改变它的题旨和形式,由“一枝独秀”沦落为多元格局的“一元”。 历史是文学的土壤,别尔嘉耶夫指出:“俄罗斯的整个精神能量都被集中于对自己灵魂的拯救,对民族的拯救,对世界的拯救上。其实,这个有关全体拯救的思想是典型的俄罗斯思维。”⑵ 在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中,各派争相发展,势利有强有弱。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通过不一样的文学方式来拯救自己的灵魂,拯救民族,拯救世界。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时期,文学创作的也随之进入多元发展。其中,自由派(改革派)的批判主义文学占据了主导地位,传统派(爱国派)的传统主义文学也有一席之地,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为创作原则的社会主义文学失去了依靠,渐渐湮没在转型时期中。然而,后现代主义则成为90年代俄罗斯文学中的重要景观,女性主义文学迅速崛起,通俗文学也掀起兴盛的浪潮。它们不甘示弱地在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文坛上绽放。 一 传统主义文学的疲软 传统派主要是以邦达列夫、拉斯普京等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传统派作家坚持传统的文学观和价值观,并致力于恢复俄罗斯的传统意识和弘扬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强调文学的“民族根基”,力求恢复俄国斯拉夫主义传统,并反对文学的“私有化”,反对完全否定苏维埃制度和卫国战争的伟大成就。传统派成立了“国际作家协会共同体”,与自由派的“作家协会联合体”相对应。传统派的主要文学阵地有《文学俄罗斯》、《我们同时代》、《莫斯科》、《青年近卫军》等。他们强调要辩证地看待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创作原则,而且他们的作品坚持传统的写实手法,不去追求新奇怪诞的形式。 虽然他们坚持文学传统的阵地,对于外来的文化却是不排斥的。比如,对于西方文化,传统派强调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和吸收外国一切优秀的文化,并为我们所用,他们倡导建立与西方文化相对应的具有俄罗斯民族特色的文化。 传统派作家十分珍视本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在苏联解体前,他们一直埋头于“农村题材”的创作中,解体后,他们一改以往的状态,而把批判的矛头更多地指向现行制度和现行政权去,揭露和批判现实生活中的矛盾与弊端。这样的作品很多,例如拉斯普京的《在医院中》、《下葬》、《出乎意料,出乎猜测》;克鲁平的《谢天谢地》、《美国佬,滚回去》;邦达列夫的《百慕大三角》等都是这类型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大都批判和揭露改革以来当权者以及上层人物的出卖国家、民族利益的行为。 邦达列夫是一位不断创新成绩卓著的俄罗斯作家。他的小说新作《百慕大三角》通过一个家庭两代人的生活境遇,将家庭变故与社会现实结合在一起,用纪实手法刻画了解体前后苏联社会的各种人物形象,对1993年十月“白宫事件”以及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所进行的苏联和俄罗斯的“改革”进行彻底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当代社会现实的立场。《百慕大三角》是俄罗斯当代历史上一个最黑暗时期的社会状况和最具悲剧性事件的实录。老艺术家在对叶利钦当权者及民主派进行猛烈抨击的同时,对目前许多人的消极堕落、浑浑噩噩表现了极大的不满。他说全民性的愚蠢行动开始了,人民不再受到敬重和爱戴,他们逐渐变得庸俗,变得冷漠无情。这样的言论出自老杰米多夫之口,怀揣着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的前途的忧虑,是对祖国的深沉的爱,是对人民的关心与同情。邦达列夫将自己对苏维埃祖国的一片赤子之心,将自己对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忧患意识倾注于作品中,不仅形成了作品的气势磅礴,也因此造就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 总而言之,在苏联解体后,传统派更多地在宗教、历史题材寻找拯救俄罗斯的方法、特别是在90年代后半期出现了许多以宗教为题材的作品,这一“宗教热”体现了苏联解体后普通俄罗斯人面对社会及其意识形态领域的剧变,心灵无所归依而渴望精神慰藉、寻求俄罗斯民族根基的愿望。 总体看来,传统派在这一时期呈现出疲软的状态,优秀作品不多,整体上处于不利地位,但仍拥有自己的一批作家和读者群。 二、批判主义文学走向繁荣 赞成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自由派(改革派)是以叶夫图申科为代表的一批作家,从戈尔巴乔夫改革以来,他们一直处于“天时地利人和”的强势地位。他们主要以《旗》、《十月》、《新世界》以及《文学报》等报刊杂志作为自己的文学阵地,并竭尽全力宣扬西方的自由、民主,推崇西方文化,在创作方法上也力求多样化。他们中既有以现实主义为创作手法的作家,也有大胆借鉴西方后现代主义创作的作家。他们的作品沿袭五、六十年代、随着“解冻”思潮兴起的“暴露文学”的传统,竭力暴露生活中阴暗、污浊的一面。苏联解体后,他们继续对“苏联”历史进行彻底的批判和清算,否定卫国战争的历史成就,抨击了苏联时期的社会制度以及文学创作的主导原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⑶ “暴露文学”竭力描绘苏维埃制度下人性的扭曲和人行为的乖戾、荒谬,渲染人生的痛苦,不少作品表现出自然主义的倾向。例如佩列文的《奥蒙?拉》、利普金的《一个房客的札记》、叶夫图申科的《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 世界著名的当代诗人叶夫图申科的《不要在死期之前死去》,轰动了九十年代的俄罗斯和欧美,他这种无拘无束的新写实风格却让人很难界定它的题材和体裁。有评论说,这是一部政治新闻纪实作品,在许多有趣故事的掩饰下披露了苏联解体前后政治动荡的真相,涉及到苏联总统和元帅的个人情况;又有评论说,这基本算是侦探小说,因为那位有魅力的侦探的破案故事贯穿始终;有人说,这是记述足球明星和女攀岩运动员的爱情小说;也有人说,由于作者对自己三次婚恋和人生遭遇的坦诚自白,本书带有自传的性质……不管怎么样,这本书都竭力暴露生活中阴暗、污浊的一面,批判苏维埃制度下的扭曲的社会生活。 在转型时期,批判主义文学占据主导地位,在尚未定型的俄罗斯社会中站住了脚步。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兴盛 90年代的俄罗斯文学界,出现了一股不大不小的后现代主义热。此间,一些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理论被引进,并在报刊上引起了较热烈的讨论。一时间,后现代主义的笔法成为一种时髦。 后现代主义文学创作开始活跃,出现了一大批年轻的后现代主义作家,是90年代俄罗斯文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不仅仅是反“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文学和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对现有秩序的结构基础之上的。他们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的对待。在后现代主义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上来说,后现代主义文学不再试图去表现对世界的认识,既不像现实主义那样冷静地观察批判外部世界,也不像现实主义那样去痛苦地感悟内心自我。它注重展示主体生存状况,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颓废主义、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和悲观情绪。 后现代主义思潮以风起云涌的态势占据整个文坛,索罗金等公认的后现代主义作家受到读者和传媒的热烈追捧,一些颇具后现代特色的作品,如哈里托诺夫的《命运线,或米拉舍维奇的小箱子》、马卡宁的《铺着呢子、中央放着长颈玻璃瓶的桌子》等接连获得文学奖项。后现代主义经典作家索罗金在苏联解体后发表了一系列作品,如《排队》、《四个人的心》、《定额》、《玛琳娜的第30次爱情》等。在这些作品中,他运用了后现代主义的互文、嵌骈、反讽、戏仿等手法对苏联的一切进行嘲笑。 到90年代中后期,后现代主义在经过短暂的热潮后迅速降温,现实主义开始回归。俄罗斯著名作家、批评家格?尼?弗拉基莫夫这样感慨道:“任何对于现实主义的离开都会以悔过地回归现实主义而结束。这棵唯一深入植根于生活的树干将会永远挺立,永远给绿荫婆娑的树冠以滋养。”很多作家和批评家旗帜鲜明地提出“新现实主义”的口号,一些年轻作家如沙尔古诺夫等甚至否定虚构,以近乎白描的手法直接记录自己的生活,被称为“自1917年以来,俄罗斯最直接了当、最忠于现实的文学”。 后现代主义文学是90年代俄罗斯文坛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潮流,对俄罗斯文学界、思想界影响很大,因为它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对苏联文坛多年奉为至尊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进行了彻底的颠覆。 四、女性主义文学的崛起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文坛中一批才华出众、独具个性的女性作家群体开始崭露头角,随着“异样文学”的出现,“女性文学”逐渐在上世纪90年代为批评界和文学史所认同,女性作家人才辈出,佳作迭现,女性文学迅速崛起,日益成为俄罗斯文坛中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 女性作家的创作是俄罗斯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她们的作品主要叙说现代社会中女性生存的欢乐与悲哀,对女性的情感世界作了深度发理性的透析,强调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体现了独特的“女性话语”。 传统经典女性文学的题材大多以女性的婚姻、爱情、家庭生活和事业为中心,常常通过家庭日常琐细来反映社会风貌,较少描写重大社会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女作家则较多将笔触伸向社会,自觉承担起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保持着探索真理、关怀社会的人文主义立场;而女性所特有的生命意识与人生经验,又使得这些文化行为具有了丰富而鲜明的个性。 俄罗斯文学一直是男性雄踞文坛,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和西方女权理论的输入,90年代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女性作家。这些女性作家普遍受过良好教育;有多年创作经验;通过描写家庭来反映社会问题,表达女性独有的情感体验。女作家乌利茨卡娅是当代俄罗斯女性文学的领军人物。她在作品中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展现了俄罗斯妇女在历史长河中的坎坷命运。与乌利茨卡娅、托尔斯塔娅并称为当今俄罗斯文坛“三剑客”的柳?斯?彼特鲁舍夫斯卡娅就是当今极具影响力的实力派作家之一。⑷ 转型时期俄罗斯文坛女性作家的群体崛起缔造了转型时期俄罗斯文学的繁华盛景,其作品本身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和深厚的时代精神,对其后的俄罗斯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通俗文学的流行 90年代苏联解体后,由于商业社会的冲击,严肃文学的通俗化在所难免,出现了一批通俗文学作家。言情、侦探、惊险小说随处可见。这些通俗文学能满足读者的精神需要,安抚他们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疲惫的心灵。 通俗文学指除了历史上的民间文学以外,还包括现实创作的通俗化、大众化,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以满足一般读者消遣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它与严肃文学﹑雅文学相对而言。通俗文学最贴近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因此通俗文学也成为俄罗斯文坛中的一道不可忽略的风景线。 苏联经典文学作品在经历了苏联解体的阵痛之后,渐渐虚弱,在经典文学休养的阶段,通俗文学不失时机地大展宏图,在转型时期,通俗文学流行于尚未定型的俄罗斯社会中,风靡一时。 社会生活的不安,经济领域的动荡导致了这一时期文学的紊乱状态,形形色色的文学思潮相互冲击,五花八门的文学流派相互对立,严肃的有价值的作品不多,低格调的庸俗读物不少。要走出这个“低谷”,俄罗斯文学还需要时间。⑸ 随着社会转型时期的结束和后现代主义的渐入困境,带有新的精神和特点的新现实主义作品必将大大地丰富俄罗斯文坛,使俄罗斯文学步入新的纪元。 【参考文献】: ⑴任光宣 主编 《俄国文学简史》 第196页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9月。 ⑵[俄] 别尔嘉耶夫 著,汪剑钊 编:《别尔嘉耶夫集》,第51页,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年。 ⑶张杰、汪介之主编 《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M] 南京:译林出版社,2000年。 ⑷ 李辉凡、张捷主编 《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M] 青岛出版社,1998年。 ⑸郑克鲁 主编《20世纪外国文学史》(上)》第521页 复旦大学出版社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