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改掉懦弱,你敢吗? |
正文 | ![]() 01 一个性格懦弱的人注定因为懦弱成就不了大事。 因为懦弱就意味着他没有积极的担当和克服困难的进取心,做事也瞻前顾后犹豫不决――即使他多么想要捍卫自己的尊严,无奈却因为懦弱,不敢越雷池一步。 前段时间热播一时的电视剧《都挺好》中的角色苏大强,因不敢“得罪”无理取闹的儿子和态度强势的女儿,只说一句“你们兄妹吵架,不关我事”,就着实让人感到了这位父亲的懦弱和窝囊。 因为性格懦弱,苏大强在同样强势的妻子面前也无法保护还未长大的女儿。 每次都眼看着女儿受尽委屈却不敢多说一句,自己找个理由逃到一边装作若无其事。 当一个丈夫不能帮助到他的妻子,当一个父亲保护不了自己的孩子,当生活中所有的重担都强压在妻子一个人身上时,妻子面对这样一个丈夫,也就不得不强大起来去应对所有事情。 所以,不论是在妻子眼中的分量,还是在家庭中的地位,“苏大强”都近乎为零这件事,也就不难理解了。 02 “懦弱”意为软弱无能,柔弱。 语出《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 是郑国子产临终托付太叔主政之言。 意思是,施政若如水柔弱,民众就愿亲近且戏弄它,因此让人忽视了潜在的危险,为此丧命。 施政应当严苛如火般刚猛,是谓上法。 比如烈火,民众望见便惧怕它,反而很少会有人死在其中。 不久后,子产殁。 太叔主政,因生性柔和,太叔未按子产的嘱咐施政,布政宽厚,却未料到郑国因此产生了很多盗寇,他们甚至还在萑苻湖畔招集人手,盘踞势力。 太叔悔不当初。 子产之言已定下了郑国施政的良方,然而太叔不采纳,岂不是懦弱之人行懦弱之事吗? 03 前几天遇到了以前的邻居老王,他在公园门卫处当保安。 几年不见,老王越发的“老”了,头发掉的所剩无几,已经露出了大半个头皮,脸上的皱纹也深了,怎么看都不像一个才四十多岁的人。 听人讲,年轻时老王也是一个意气风发,热情阳光的帅小伙儿,只是因为生活的种种不顺才造成了今天这个局面。 那时,他听从了朋友的建议,一时脑热,把好不容易安排进去的体制内工作辞掉后,跟着朋友下海经商。 二十年前的那个四线小城,汽车能走入家庭的情况还不多,朋友正是看到这一商机,与人合伙开起了工厂,做起了汽车配件生意。 因为深知老王为人忠厚,又稍有些家底儿,便极力邀请老王加入。 几年的商海浮沉打拼,起初还一腔热血的三人渐渐失去了热情与拼搏的动力。 由于不懂经营,不知该如何拓展更多的客户;又不善于管理,一些工人没有责任心,在公司制度里钻空子;加之买来的原材料成本高且质量次,公司生产出来的残次品越来越多。 等到终于改善了管理工作,提高了产品质量,客户也已经丢的差不多了。 眼见着工厂要陷入危机,只好从各方想尽办法贷款,从此每日里拆东墙补西墙的艰难维持。 可惜好景不长,贷款渐多又因偷税漏税遭到了巨额罚款,三人的心血最终还是黄了…… 老王丢掉了“铁饭碗”,生意又惨重失败,再也不是从前那个朝气勃勃的“小王”了。 每日里饮酒为乐,喝完了就耍酒疯闹事,妻子也只得与他离婚,带着孩子离开了他们曾经温暖踏实的小家。 泰戈尔曾说过:“决不能因为一件伤心的失望的事,就从此摒弃生活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可惜老王自那以后一蹶不振,至今也不敢再去跟命运抗争说“不”了。 他没有本钱,借钱做生意又怕再被赔掉,最后怎么还回去都是个问题。 所以,他只得在如日中天的年纪当了一个看门的保安,不得不过着节衣缩食的窘迫生活。 他也时常感叹命运的不公,却又不敢再去尝试“闯”一回。 他说,这辈子因为懦弱,可能就此了却一生了。 04 一个人性格懦弱,大都因生活环境造成。 且能追溯到幼儿时期,与家长的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家长性格火爆,动不动就发脾气,孩子的一点小过错都会遭到他们的严厉批评甚至打骂;各种条条框框约束、规矩繁多,使得孩子不敢轻易去尝试——即使遇到自己非常喜欢的东西或事情,也因为家长的严厉和暴脾气不敢提出质疑和反抗。 久而久之,重压之下,孩子就形成了这种逆来顺受的懦弱性格,内心的抗拒也逐渐演变为“习惯成自然”。 当然,还有一种原因恰恰相反——孩子从小被家庭过于溺爱。 遇到些小问题或小困难都由长辈或哥哥姐姐出面帮助解决,从未尝试自己去处理事情。 像这样的孩子,依赖心理过强,也会因此在渐渐长大后变得越来越没有主见。 在遇到困难时不敢积极面对,总想着依靠别人帮助,没有单独解决事情的能力。 当今的网络上,频频出现学生因小事就想不开自杀的事例,在大家都无比痛心的同时,不得不去思考什么才是促使他们自杀的真正元凶? 仅仅是因为他们与同学闹了小矛盾? 或者是学习压力太大? 甚至是父母与老师的一句善意的批评和教育…… 都足以摧毁他们不堪一击的意志,使其崩溃地选择去逃离这个世界。 太强的自尊心和懦弱的性格,这种矛盾使得他们不敢面对接下来的生活该如何继续,从而引发了一场场令人惋惜的悲剧。 假如,这些孩子能够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父母在他们年幼时就能以身作则,自强努力,用正面的形象潜移默化的去影响他们。 当他们压力大或遇到困难时,不是上来一巴掌说“你怎么这么笨?这么废物!”,而是换一种方式,带着鼓励和欣赏的态度说“妈妈相信你,也相信你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情”。 那么这些孩子,会不会还在这片天空下追逐着自己的青春呢? 05 知乎上有个关于懦弱的讨论,在众多评论里最扎心的评价,莫过于这一句:“一边抱怨生活的不公,一边在不公的生活里沉沦。” 试问,凡尘里有多少人,每天是以这样的方式,活着呢? 但愿你不要只看到了我讲述郑国太叔不听忠告铸成大错,就一叶障目,说“古人亦如我懦弱”,却不知他醒悟后雷厉风行,施政刚猛,发兵剿灭了萑苻的全部的盗寇。 虽说咸鱼翻身还是咸鱼,但咸鱼不翻身,会变成一条糊掉的咸鱼。 所以说做人做事不能一味懦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刚柔并济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所谓“该出手时就出手”,说不定你就能活出一个崭新的自我呢? 更何况最可怕的还不只是你,懦弱虽不能遗传,但你若一直不愿改变,你的孩子会因此潜移默化的深受你的影响。 那么现在,你是选择继续做一个懦弱胆小的苏大强或是那个被失败打倒的老王呢? 还是像知错就改、最终受人崇敬的郑国太叔呢? 或者简单来说:改掉懦弱,你敢吗?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