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春晚欢乐颂 |
正文 | 一说起春晚,很多人跟我一样,就像听见了一首老歌,不由地跟着那熟悉的旋律哼唱起来,欢乐不已。 其实我和春晚的欢乐颂开始得有些不易。那时我在县城上高中,过完年一开学,同学们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特别好看,谁谁演得好,哪个节目她最喜欢,我假装写作业不去参与。此时春晚已经举办了八九届了。 尽管改革开放的春风一片一片吹富了神州大地,电视慢慢地走进了千家万户,可我们家四个孩子上学,花钱的地方多,买电视是个奢望。想看春节联欢晚会的想法,憋了一年。又放寒假了,眼看大年三十吃过饭了,我坐不住了。村部有台彩电,但过年的时候不放电视。母亲说,你真想看,你军哥家有电视。承包果园的邻家军哥是先富起来的能人,村里第一个万元户,买了一台大彩电,大概是二十几吋的。夏天的时候,大家忙完了,会上军哥家看电视。这大冬天的,又是过年,天又黑,上军哥家不合适。后来我怎么去的军哥家不记得了,那一年春晚演得什么也不记得了。我坐在小板凳上一眼都没离开过电视屏幕,笑得咯咯的,那个情形我永远记忆深刻。 一九九四年,我们家的玉米籽种卖了钱,父亲狠狠心花四百多块钱买了第一台电视机,黑白的,17吋,如意牌。大年三十,爆竹声声,一家人早早吃过饭坐在热腾腾的炕上包饺子,就像第一次看马戏表演一样坐等春晚开演。热热闹闹的开场舞后,精彩的节目一场接着一场。我看见了广播里说学逗唱的牛群冯巩口吐莲花,演电影的陈佩斯朱时茂大变活人,用名片打扑克的黄宏和侯耀文,唱过《小白杨》的阎维文唱《一二三四歌》,唱过《亚洲雄风》的毛阿敏,蔡明、郭达演的小品,从头到尾盯着电视,哪有心思包饺子。每一个节目都那么精彩甚至经典,一个个耳熟能详的明星一下子活了。那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好的节目,到现在我一直以为那一年的春晚无法超越。 从那以后,每年过年看春晚就像包饺子一样必不可少。有一年我去舅舅家拜年,在舅舅家呆了三天,除了吃饭,从头到尾循环播放春晚。不光看春晚,春晚过后历年春晚精彩节目回放,我一遍一遍地有滋有味地看,每次的笑点和快乐感觉都不一样。红红火火的歌舞,说学逗唱的相声,搞笑的小品,每一个演员,每一个节目我了如指掌。我在春晚上看见了外面的世界,我体味不到的人生的幸福快乐和精彩都呈现在屏幕上。 一九九六年春节是我工作以后,第一次在外面过年,在单位宿舍里看春晚的时候想起来家里的黑白电视机,眼泪就流了下来,那么美丽的色彩,家人看见的只有黑白色。我给家里寄钱买电视,父母说电视还能看舍不得换。一九九七年《春天的故事》在春晚唱响,我希望我们家的春天也五彩缤纷。一年后我回家,给家里换了一台二十一吋的彩电,父亲嘴上说白花钱,心里也挺乐呵的。我希望红红火火的春晚,父母和兄弟姊妹也能看到。 一晃春晚陪着生活富裕了的中国人过了三十八个中国年了,已经成了中国年的新民俗,春晚给千家万户带来的幸福快乐接通和融入了中华大家庭的血脉。我看了这么多年春晚,《一封家书》《相约一九九八》《常回家看看》的旋律铭刻在心头,严顺开的《张三其人》,赵丽蓉的《打工奇遇》,赵本山和宋丹丹的《昨天今天明天》,沈腾的《扶不扶》,马季的宇宙牌香烟,岳云鹏的妙言趣语……我记得一个个从春晚走红的明星,一件件优秀的作品,每年过年跟朋友聊春晚的梗都眉飞色舞,乐不可支,如数家珍。春晚好像一个百宝箱,把最中国的年文化展现给世界;又像一个万花筒,形式多样,既传统又创新,喜闻乐见的搞笑搞怪段子,经典流行的歌曲,平时老百姓不容易见的明星都上了,想看什么有什么;更像一桌精神文化的大餐,华夏九州东西南北中各种风味各具特色,平时吃不到的精品都能尝一尝,而且回味无穷。 又到一年一度的春节了,期待今年的春晚这个大席面给抗击疫情就地过年的中国人,包括全球的中华儿女端上精美的大餐,带来更多不一样的欢乐。(石春燕)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