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三月,再忆海子 |
正文 | 每次读海子的诗,非要读到泪流满面才肯罢手。 当春天的风已经不着寒意的时候,就是怀念海子的时候。这个三月,海子离开我们就整整25年了,不知为什么,每每忆起这位被誉为中国20世纪80年代新文学史中一位全力冲击文学与生命极限的诗人,我的心头总会不禁泛起微澜。读海子的诗,就是读他的人生,亦是读他那一颗在短暂的生命里一直保持圣洁的心。 那一年,在中学课本里第一次读到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开始喜欢这个有着梦一样名字的诗人。我敬佩海子能用温暖的心写出这样温暖的文字。他说想要面朝大海的房子,守候春暖花开;他说想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希望给每一条河流,每一座山取个温暖的名字,这就是他想要的全部。 我反复读着这样的文字,带着喜悦的心情一遍一遍,试图从海子的世界里找到幸福的味道。我喜欢这些娓娓道来的句子,纯粹、干净。诗人有着大海一样宽阔的胸襟,我想他是幸福的,但我的脑海里却总是会浮现出诗人孤独的影子。我思索着,海子的人生究竟是怎样的人生呢,他经历过什么,为什么我从他温暖的文字中却读到了孤独。 后来,读了他另一首《麦地与诗人》,我似乎懂了。海子作为诗人既是幸福的又是孤独的,幸福的是他可以用文字畅所欲言,能够从文字里找到自我,孤独的是他的心永远被悬在半空,期待的与现实相去甚远,到了完全不被理解的境地。所以,当他的询问得不到想要的回答的时候,只能给出自己的答复—— “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我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巨大的痛苦。他的世界是自我的,他的询问人们不敢回应,他是一直是在以悲伤的情调歌颂,歌颂那些人们永远不敢回应、更不能报答的事物。这就是海子,一个真正痛苦的海子。 人生惟其如此才孤独,这是海子的财富也是他为自己建的坟墓。再读海子的诗,感觉读的是诗人的心。山海关的汽笛淹没了他的孤独,和他的孤独一起淹没的还有不被理解和释放的心。 我仰慕诗人,仰慕他一颗不被理解却始终坚持在人类的痛苦和自身的痛苦之间游走的心,尽管这颗心最终还是陨落了;我怜惜诗人,怜惜他一颗自始至终善良、坚毅、执着的心,能在文字的海洋里自由游弋,不被束缚,尽管累了的时候,选择了弃世。 从海子的诗里,我读到了我认为文学创作最重要的两个字——真心。只有用真心才能写出感人的文字,词藻堆砌的文章看似文笔优美,实则空洞无物,我是极反感的。所以我也断不会写此类的文章。 红尘俗世,能如此坚持真心的人太少,读海子的诗,能从朴实无华的句子中窥见诗人的真心,毫不雕琢和修饰的真心,纯文学的真心,忠于内心的情感,不做作,不掩饰,总是展示最真的自己。 最后以海子的诗《麦地与诗人?答复》作结,海子永远活在我们心里! 麦地\别人看见你\觉得你温柔美丽\我则站在你痛苦质问的中心\被你灼伤\我站在太阳痛苦的芒上\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麦地啊,人类的痛苦\是他放射的诗歌和光芒 注:因之前写过一篇《三月·想起海子》故而“再忆”。 海子,原名查海生,1989年3月26日在山海关卧轨自杀,年仅25岁。 2014.3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