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藏在心底的爱 |
正文 | 在我印象中,父亲一生最爱的除了麻将、香烟,就是喜欢“高谈阔论”人生哲理。恰恰这些东西又是我最不喜欢的。回想我们四十年的父女情,在一起谈话的机会不是很多,大多数时候我都不太喜欢听他“夸夸其谈”他的光辉历史,以及所谓的人生哲理。我从不正面反驳他,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么假装看电视,要么低头不语。总之是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以至于父亲在母亲面前一贯的骄傲自大在我面前逊色不少,勉强交流几句也就不再言语。 一直以来对父亲的怨恨多于爱。在我小时候朦胧的记忆里,“父亲”这个名词在词典里容易找到,在生活中却是那么模糊。两三个月才回一次家的父亲不怎么爱做家务事,回家来也不见一丁点小孩子期盼的糖果,更别说新衣服。每每上餐桌吃饭,他的饭底下总是藏着热气腾腾的荷包蛋,而我和大哥、二哥都只有闻着的份。“啊呜,啊呜”他很享受地吃着香喷喷的荷包蛋,全然不顾我们兄妹三眼巴巴的眼神。他吃完一碗饭,顺手将碗往我手上一递,示意再盛一碗饭。我极不情愿地接过沉甸甸的饭碗,慢腾腾地移到灶房,嘟噜着嘴巴默默念叨:“这么大一个人,自己不会盛饭啊。”等我出来,母亲则将饭桌上有限的辣椒炒油渣子移到父亲那边。不安分的我倔强的跨过分界线夹一筷子,二哥在桌子底下对着我就是一脚,然后死命夹着我的筷子,斜着眼悄声骂道:“好吃婆!”“为什么只能让他吃,我们不能吃?”我偏不信邪,抽出筷子就是几下。“小孩子有吃在后。”母亲柔声说道。“大家吃咯。”父亲威严的脸上显露出少有的慈祥,飞快地将菜碗挪到餐桌中间。“哼,不吃,不吃。”我并不领情,丢掉碗筷跑出了家门。 我想不明白,别人的父亲从大老远回来,多少会带点糖果之类的,而他却两手空空不说,还把我最喜欢吃的鸡蛋、油渣子都吃完了,我怎么会有这么个父亲呢?我一点也不喜欢他。只要他一回来,母亲就不顾及我的感受,原本给我的爱分给了“自私”的父亲,我要离开这个家,不想看到他。这种不切实际的想法一直缠绕着我,以至于见到父亲我都爱理不理,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呼唤“父亲”这个词典里的称呼。感觉少了别人家里父女的那份亲密,更多的是怨恨。 我曾不止一次问母亲:“我到底是不是李家的人?为什么在爹的眼里儿子永远比女儿强?”“他从来没有这样说啊!”母亲露出惊讶的表情,“手心手背都是肉,他怎么可能不喜欢你呢?”“他就是看我不顺眼。我用左手吃饭,他抢我筷子;我翘起二郎腿,他总说没有姑娘的样子;来了客人总要求我泡茶招呼客人,还不准我出去玩……”我历数父亲种种“罪名”,“大哥二哥一样跷二郎腿,两条腿叉开睡觉,还喜欢爬树,他怎么不骂他们?他就是偏心。”“因为你是女孩,女孩子要有女孩子的样子。”柔弱的母亲总是为父亲辩解。我反过来质问母亲:“你到底爱他哪里?脾气暴躁又专横固执,三句话不投机就对着你吼。”“你是不了解你父亲。”母亲淡淡地说,“他是刀子嘴,豆腐心,三分钟不到就好了。他要顺毛摸,知道不?”“也许吧!”我不想再和母亲争论,就此打住。其实我也没怎么和父亲明目张胆的对着干,只是很多时候我不认同他所谓的女孩子要什么话不高声,笑不露齿,什么站要有站相,坐要有坐相……也不知道他一回家哪来那么多的规矩,我郁闷极了!凭什么男孩子就那样自由,女孩子只有在家里做事的份?而且还要遵守那么苛刻的规矩。也许我的行为往往与他的想法背道而驰,也就造成了我们之间不可逾越的沟壑吧。 前几天回娘家,父亲还是不在家,只有母亲一个人默默的忙着家务,我还是忍不住问母亲:“爹呢?又去搓麻将了?”“哎,他脑袋有点晕,还不停地咳嗽,打吊针去了,已经打了5天。”母亲忧郁的表情里有些无奈。“啊?还打了5天?”我不由得紧张起来,“生病了怎么不告诉我呢?”“你爹一再嘱咐不要我告诉你,怕你忙不赢。”母亲眼泪巴巴的样子很是可怜,“你爹一辈子好强,都六十几岁的人了,讲不信呢!听说你要回来,他连最爱的麻将都不打了,这么冷的天,要他早晨不要起那么早去买菜,他偏不信,买了十几斤草鱼回来熏腊鱼,说是你最喜欢吃的。别看你爹平时对你那么严格,其实他心里是有你的,他是怕你不学好,走入社会吃亏呢!看到你现在生活的这么好,婆婆一家那么喜欢你,老公对你那么好,儿子又那么听话,他总后悔你在娘家吃了苦,不该对你那么凶。你想想,如果不是你原来吃的那些苦,你能换来今天的幸福吗?如果不是他以前对你那么严格,你和家人会相处这么融洽不?你呀,别怪你爹,那时候要养三个孩子,哪有闲钱买零食和新衣服,能吃饱就不错了。”听罢母亲的诉说,我突然有种被刺痛的感觉,一种深入骨髓的痛。对父亲那么多年的怨恨原来都只是误会。我必须马上见到父亲,我要告诉他,我是那么那么的在乎他!我愿意一直陪在他身旁倾听他的人生哲理和他光辉的历史,不再惹他生气了。 原来我们四十年的父女情表面那么远,心里却是那么近啊!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