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从一只鹦鹉眼中透视人性之尊重 |
正文 | 从一只鹦鹉眼中透视人性之尊重 菡萏 小说是种马拉松式的写作方式,漫长而持久,是颇具耐力和毅力的笔下艺术行为。与其说是用沙子建造房屋,不如说是大海捞针,捞起那些看似无用实有用的东西。一个好的小说家不仅是语言高手,更是位人性大师,复杂生活的洞察者和缝合者。有效的裁剪,细枝末节的连缀,于幽微处穿针引线,又善控全局,文字的袍袖也就慢慢立体起来。 周万年老师的文我看的不多,他低调,从不在朋友圈晾晒文章,是位和蔼的长者。除忙于俗务,用劳动换取《荆州文学》正常运转外,就是孜孜不倦地从事自己的写作。他和黄老师是对黄金搭档,亦被很多人称之为荆州文坛的大咖。而我更钦佩感动于他们自身学养、思想折射出来的人格魅力,以及对每个写作者的爱护。 周主席的小说,黄主席共发来三篇,作为2016荆州作协笔会重点研讨作品。三篇中最精彩的当属《父亲的创业小史》,通篇系统纯正,脉络清晰,语言诙谐,标题也暗合父亲一毛三分四的人生观。一毛三分四是当时的米价,以此做观,足见作者的机智幽默。父亲的一生很纯粹,就是想过好日子,这是父亲的愿望,也是无数普通老百姓的梦想。文字颇有意味,诸多场景让人过目不忘,表达自然俏皮,形容麻脸主任,“一笑犹如石榴皮翻过来了”,毕肖。又如写和自己同年的聚丰楼小老板关财宝,整天穿着缎子长衫,戴着红顶瓜皮帽荡进荡出,一句荡进荡出就把一个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少年勾勒殆尽。说父亲和贱麻子卖完东西一路回家,夕阳下,江汉平原弥漫着油菜花的芬芳,“贱麻子提着空篮子围着父亲的挑子前前后后跑着,影子也在前前后后晃动。父亲右肩的包面挑子换到左肩,然后,舌一挪把烟从嘴中间移到嘴的左角。”情景活现,很有镜头感。父亲属入赘石桥镇的女婿,在家族中没啥话语权,但他称母亲为“你听到没”,这是种细微的找补和暗示,从中我们既能看出母亲的贤惠,亦能看出作者对生活的深谙,属一箭三雕。另本文双脉齐下,明写父亲的一生,暗书历史背景的更移,暗线左右明线,互为交织,推动文字前行,是部光滑如缎,舒服不起毛的小说。 周老师行文,善从根须出发,贴着人物体温发散蔓延,三篇各有特色,《高干病房》采用对比手法,铺陈鲜明。但构思最巧,视觉最新,能引人深思,令人感动的,还是《憨头和他的鹦鹉》。篇幅虽短,留下的空间和回味却是广阔的。 憨头是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一粒砂砾,一个在工地上靠搬砖吃饭的体力劳动者。严格点说是小工,干的是同类群体中,拿钱最少,技术含量最低的工种。他不聪明,憨头憨脑,又嘴笨腮拙,也就成了同工棚大家无聊时取笑嘲弄的对象。当生活的幽默变成伤害,当交流变得干涩不快时,他选择了逃开,躲在马路牙子看车河,数车辆,猜单双号。这成了他工作之余唯一的乐趣,这是种无奈,亦是他情感视野的一次转移。他把自己的兴致放逐于马路,并寄托于冰冷坚硬的钢铁之流,这本身就很嘲讽。他是孤独的,但恰恰是世界的冰冷,情感的无处安放造就了这个底层小人物心酸式的孤独。 偶然一天,他运气颇佳,猜的很准,辆辆都对,加之晚霞迷人,心情也就格外好些。觉得应该犒劳下自己,对自己好点,暂别下清水大白菜,便下意识地走进了一家“回家吃饭”的餐馆。从而结识了一只会讲人话的鹦鹉,也就有了他情感视角的第二次转移。 “老板,欢迎光临”这样的话,对餐馆而言是例行公事,就顾客是司空见惯,而对憨头的意义却非同一般。有“人”叫他老板,有“人”欢迎他,这是件令他高兴的事,并由此获得了内心极大的满足。那天他要了碗炸酱面,是这个馆子里最便宜的食品,尽管价钱是外面的两倍,但心疼之余,不乏开心,回去又黑甜一觉。这些美妙幸福的感觉,以前从未有过,均源自一只鹦鹉。因此他经常去看望那只鹦鹉,听它说“老板,欢迎光临!”“你好,下次再来!”之类的话,这成了他排解思家之苦和获得尊重感的唯一方式。面是吃不起了,只能瞧瞧笼中之物,也就遭到了本来对他还不错的红衣服务员的驱赶。以憨头朴素的思维,不就是一只鸟吗!有啥不让看的,自家猪配种,一村人来看都不烦!他忘记了这是城里,是餐馆,是靠金钱和利益滚动的位置。但他一点都不傻,他知道这些瞧不起的他的人,和他一样,均来自农村,只不过随着空间的置换,心灵背景的颜色也发生了置换。 饭店去不成了,拥有一只鹦鹉便成了他最大的梦想,他开始往蛇入山花鸟市场跑。怎奈囊中羞涩,屡遭白眼,昂贵的价格不是他所能企及的。小说写到这颇有意思,亦见作者心智机巧,他把一种贵族化的休闲娱乐方式和一个最底层的打工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看似不沾边,却颇有创味。别人玩鸟,属吃饱喝足后,兴之所至,可憨头遭孽,只是想在一只鸟的身上找点尊严,听些人话,而这种人话恰恰是许多人不会讲给他的。通篇反讽,但作者毫不用力,就那么云淡风轻,一路轻飘飘写来。 憨人有憨福,阴差阳错,憨头真就得到了一只鹦鹉。有位孤独的老者要去新加坡带孙子,因爱鸟年迈,无法眷顾,卖又不受待见,面对只有一百元钱的憨头,索性分文未取,外带鸟笼相送,只是一再嘱咐他要善待此鸟。憨头自是如获至宝,提回工棚炫耀一番,起名“捡宝”,捡了宝贝之意。起初大家也新鲜,无事逗弄撩拨几下,怎奈此鸟已老,和憨头一样笨,只会说“你是谁呀!”别的一概不知,加之好吃,随之也就遭到厌弃,被下了驱逐令。憨头无法,只有提着鸟笼另行择屋,好不容易租下一间四处漏风的废弃柴屋,将够他和捡宝容身。租金120元,对他来说不是个小数目,需搬很多砖,亦够家里婆娘买许多盐,娃买很多本子,但为了捡宝,他顾不得这些。 我们都知道一个打工者的身后,皆有个失血的后方。爹娘的药费,儿子的学费,婆娘的油盐钱,无不是肩头的重任,能留给自己的极其有限,也就是这只能取暖的鹦鹉。他找窝,给捡宝找,也是给他自己找一个精神上的窝棚,作者想表达的是一个打工者对精神生活的需求和向往。 漆黑的夜晚,他对捡宝讲他的婆娘,讲他和他一样不会读书的儿子,讲那些细如流水清苦的日子。这时,他的泪水会绵绵而下,没人嘲笑他,看不起他,鹦鹉比人更懂得平等,更懂得尊重,这也成了他排遣寂寞最好的方式。他真心实意的讲,捡宝默默地听,没人打断他,他是流畅的。他不笨,笨的是这个社会,笨的是那些取笑他,自己需要温情,却吝啬给予别人温情的人。他教捡宝说话,说“你回来了!”这是他婆娘经常对他说的一句话。他的婆娘好,待他实诚,和他一样也是那种勤扒苦做的人,一辈子对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回来了,这成为憨头在漂泊生涯里时时回响在耳边最温暖的话语。 这篇小说涉及的人物并不多,婆娘是其中一个,隐形,并未正式出场,属家的代名词,全部采用暗写。但分量很重,只几笔,读者便知其心性为人,这是作者的本事。婆娘不仅对他好,还对他娘好,两次电话,均为婆婆的胃病,说医生说了再不及时医治,就有可能恶变,从未言及自己的艰辛和照料之苦,是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农村传统女性,也是一位令人敬爱的好妻子。 憨头在与捡宝相依为命的日子中,变得快乐,变得自信,捡宝依恋他,他待捡宝好,为了安全他给捡宝装了块旧铁门,把捡宝放出笼外自由飞翔。他托着捡宝去广场,捡宝在他的肩头飞上飞下,他饶有兴味地看捡宝和鸽子嬉戏,很多孩子天真地围着他问这问那,这让他知道自己也可以成为中心,也可以把话讲得匀称。他的日子开始变得繁花似锦,轻快、纯粹而有意义,这一切都是捡宝给的,他沉浸在这种精神的春天里。他满足,做梦都想省点钱,给捡宝买个苹果,他知道捡宝爱吃,希望有一天捡宝能开口说“你回来了!”。但好景不长,房地产下滑,楼盘滞销,工资拖欠,春儿开始催逼房租,他只能左躲右闪。不料一天还是被春儿堵住,春儿是个有名的无赖,他惹不起,也没能保护住捡宝。鸟笼被春儿恶狠狠地摔出很远,他扑过去时,捡宝已奄奄一息。他摸着口袋里仅有的硬币,冲出去给捡宝买苹果,回来时,捡宝已永远地闭上了眼睛。 读到这,相信许多人都会潸然泪下了,故事很感人,而这个城市却很钢筋。憨头非常绝望,唯一能给他温暖的东西没了,他怀着悲痛的心情厚葬了捡宝,背着行李,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家的路程。故事到此也就结束了,至于娘的药费,娃的学费是我们不愿想象和无法想象的。 这是篇耐人寻味的小说,角度之新颖,构思之巧妙非常难得,且叙述不着痕迹,相当自然。我们只是在静静倾听一个人与鸟的故事,作者没有声嘶力竭的呼吁关爱农民工,也没有随便泛滥自己的爱心,显示自己悲天悯人的博大情怀。却于无声中,把人性中恃强凌弱动物性的一面揭示了出来。告诉我们人活在世。除吃饭外,还有尊重二字,尊重他人和得到尊重,才是快乐的源泉。当一个劳动者的劳动得不到尊重,当一个人的人格得不到尊重,这个世界无疑是荒芜的。所以看似轻松的故事,却像一条条鞭子抽打在读者的心上。 憨头木讷,是个老实的人,对这个社会要求很低,只是希望能得到那么一点点尊重,但这点尊重,就是没人给。何为尊重?尊重很简单,就是重视顾忌别人的感受,有时只是真诚平等的对话和倾听,而这看似举手之劳的尊重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价值观。人们往往尊重的是金钱,是权利,而不是人之本身。所以有些人是人,却不肯讲人话;是人,才更会伤害人。鹦鹉是动物,但会讲人话,会倾听,懂尊重,尽管这是主人公虚拟幻化的结果,但足以说明有些人还没有进化到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个世界,并不非要你奉献多少博爱,也无需高擎什么大旗,有时只是管住自己的嘴巴,就行了。 在这篇小说里,人和动物间,鹦鹉是个平衡点。作者没有选择狗、猫或其他鸟类,而是把目光锁定在一只鹦鹉身上。就是想告诉我们,它会讲人话,讲人话,才是尊重! |
随便看 |
|
四季谷提供散文、诗歌、杂文、随笔、日记、小小说等优秀文学作品,并提供汉语、英语等词典在线查询,是专业的文学及文字学习免费平台。